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展开的,四篇课文分别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儿童生活的窗口。《与时间赛跑》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作者自我生命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心灵活动。为此,在写作中,作者要走进心灵的世界,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荡涤灵魂,升华自我。一、写心灵的人生感悟任何作品都有其灵魂的显现,而文章的灵魂正是作者对生活感悟的结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真挚友情的感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对纯真爱情的感悟……感悟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有了灵魂才能生动,才能动人心魄。例如:我边划边想:人生不也像划船吗?驾驭自己的人生小…  相似文献   

3.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小语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的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启示。本篇课文,课题“和时间赛跑”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其“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人生启示,也与课题息息相关。所以教学本课时,可以…  相似文献   

4.
孙道荣 《新读写》2009,(10):61-61
从孩童到老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不同的心好比不同的“门”,当我们打开“心门”时,人与人就走近了。作者用敏锐的眼光打量平凡的生活,得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使我对这旬名言感悟颇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善于育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真诚的爱心、满腔的热情改变学生的人生,成就着学生的人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相似文献   

6.
与时间赛跑     
《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贴切地喻出了人生的短暂。青春虽美好,但时间很短暂,年轻人不能“游戏人间”,不能做时间的奴隶。就此观之,我们应与时间赛跑。  相似文献   

7.
高伟 《现代企业教育》2011,(18):212-213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作文必须“出情”。作为语文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人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倾吐人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抒写人生,让学生在“真情”的天空尽情翱翔。  相似文献   

8.
编首语     
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到来之际,我们编辑部的全体人员,向大家拜年了。“世纪之交”是一个激发人们想象,又促使人们思考的字眼。从“中学生论坛”的三篇文章中,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现代中学生面对新世纪,追求理想、挑战权威、把握命运的那种万丈豪情和理想的思考,如黄碧茵同学对“敢于与太阳竞走,敢于为理想而战”的夸父精神的讴歌,龚玉婷同学“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自信等在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到来之际,我们编辑部的全体人员,向大家拜年了。“世纪之交”,是一个激发人们想象,又促使人们思考的字眼。从“中学生论坛”的三篇文章中,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现代中学生面对世纪,追求理想、挑战权威、把握命运的那种万丈豪气和理性的思考,黄碧茵同学对“敢于与太阳竞走,敢于为理想而战”的夸父精神的讴歌,龚玉婷同学“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自信等  相似文献   

9.
本期“我的摘抄本”栏目为大家奉上的是张玲和焦美琦同学的“摘抄本”。他们或摘抄名人名言,或摘抄精美文段.表达自己对才学、美丽、人生、母爱等的感悟。同学们在读了这些“摘抄本”以后,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吧?不妨将你的“摘抄本”也展示出来和大家一同欣赏吧。欢迎集体投稿;对于单独投稿的同学,我们也不会忽视哟!你们的作品将在被整理后分专题刊登。  相似文献   

10.
很高兴,本期到我们《对话》栏目来做客的嘉宾是一位男老师。英俊中透着儒雅的傅老师自己都很惊讶,怎么一转眼的工夫,已经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校里当了十年的“教书匠”。他愿意把自己对人生、对职业的体验和感悟与所有青年朋友一起分享。让我们与他一样做一个“快乐的赶海人”吧!  相似文献   

11.
夸父追日     
周和平 《双语学习》2010,(12):18-19
据说在古时候.有一位叫“夸父”的神仙。夸父决定跟太阳赛跑,他要竭尽全力追赶太阳。  相似文献   

12.
杨沛霖 《红领巾》2010,(5):39-39
人生一定有生离死别的时候,但这一次铅笔与橡皮的“生离死别”让我感悟颇深,终生难忘。 语文课,王老师让我们先写上五个自己最爱的人。按照老师的要求,我认认真真地用铅笔写下了“妈妈、爸爸、舅舅、外婆、奶奶”.  相似文献   

13.
所谓“生命性阅读”,它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会人生中的精彩历程,从中对生命有所感悟,享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对自己的人生、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着眼于“生命性阅读”,立足于学生的品质,定位于让学生“学会感悟生命”,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进行生命性阅读呢?1.关注差别珍视个人所悟阅读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是由每个学生原有的内部建构不同而造成的,总存在差别,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阅读的差异性和个人所悟,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无非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场”,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4.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万言散文。作家试图通过这篇自传体散文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即对人生的感悟。每一个认真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无不受到启迪:“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他要认真做的是如何珍爱人生,如何顽强地开辟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路。《我与地坛》共七节,教材上只选了两节。这篇文章分两条线写,第一条是作家对地坛观察后的感悟,第二条是作家对地坛生活场景中几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后的感悟。史铁生有着不幸的人生经历,当他正值最“狂妄”的年龄时下肢瘫痪,那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意蕴深邃、启人灵思的散文精品。作者以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洞察世态的生活感悟,以娓娓谈心的形式,告诫我们:在这“非常世界”里,须选择一个“月冷风清竹林萧萧”的幽静之处.为自己修建“三间小屋”,作为“精神的栖息地”,从而完成我们人生的功课,这应是每个“智慧生灵”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与太阳赛跑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道从山谷升起。“我要和太阳赛跑,要在太阳没有下山以前跑回家。”我心里有一个声音说。然后,我拔足狂奔,一刻也不停歇地跑回老家的三合院。我站在大厅的红门外时,夕阳还露出最后的一角,迷离的光影映着红门上的狮头钢扣。我安静地站在厅前,看夕阳一分一分地沉到山的背面,心里涨满了感动,跑进厨房对正在生火炊饭的母亲说:“我跑赢太阳了,我跑赢太阳了。”接下来,我的小学时代几乎都是在与太阳赛跑,在夕阳未落前返家,欣赏着蕉园上那绝美的落日。我对生命的美感就是从那…  相似文献   

17.
与太阳赛跑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道从山谷升起。“我要和太阳赛跑,要在太阳没有下山以前跑回家。”我心里有一个声音说。然后,我拔足狂奔,一刻也不停歇地跑回老家的三合院。我站在大厅的红门外时,夕阳还露出最后的一角,迷离的光影映着红门上的狮头钢扣。我安静地站在厅前,看夕阳一分一分地沉到山的背面,心里涨满了感动,跑进厨房对正在生火炊饭的母亲说:“我跑赢太阳了,我跑赢太阳了。”接下来,我的小学时代几乎都是在与太阳赛跑,在夕阳未落前返家,欣赏着蕉园上那绝美的落日。我对生命的美感就是从那…  相似文献   

18.
这篇文章仍然是贴近生活而写,但写的是友情。在学习生活中,“我”追赶着‘你”的脚步,“我”在默默地与“你”竞争,与“你”赛跑,试图超越“你”。是啊,在生活中我们读者何尝不是时时会有紧跟某人脚步的体会呢?但小作者把这个材料发掘出来了,我们从中读到了他敢于竞争,不服输的劲头,富有感召力。结尾的感悟也很有力度。另外,通篇采用第二人称的手法,仿佛在与“你”的交谈中缓缓地叙事,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小语课本新增的篇目。它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的名作。这篇隽久的散文以祖母的死开篇,对时间的流逝发出追问,通过自己与时间赛跑悟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人生哲理。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对于这样一篇散文的教学,任何外加的浮华都会影响它的美感。教学时,教师可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每天24小时是如何安排的,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时间的看法,然后提问,你是否想过怎样珍惜有限的时间呢?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遵循整体感悟原则,教学时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命性阅读”,它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会人生中的精彩历程,从中对生命有所感悟,享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对自己的人生、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