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试着在《衡阳晚报》一版开设了一个个人言论专栏:《茶楼闲谈》。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专栏一开张,竟然引来了那么多关注的目光。晚报甫一出街,读者争相购阅。《茶楼闲谈》里所谈之事以及文章本身,都能引起相应的议论和品评。我常常能听到读者打来电话对我文章进行评论。有读者甚至把我所有的文章一一搜集下来,并装订成册。令我没想到的是:衡阳市的领导也非常关注这个专栏,有些文章甚至成了市委常委会的议论话题。市委书记对我说:我也是你文章的忠实读者。有些文章说出了我们不便说的话。希望你把这个专栏好好办下去……二一个小小的个人言…  相似文献   

2.
《时尚》、《时尚·娱乐》、《时尚·休闲》……如今报刊上有关“时尚”的专版专栏和话题,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么,何为“时尚”?“时尚”什么?就我所读到的这类专版专栏,发现其中大多数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吃喝玩乐穿”来展开的。给人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严元俭退休三年后再度强势吸引读者眼球,近日,他在《衢州日报》推出的《严记者看家乡》专栏迅速走红。细细读罢专栏里的50多篇文章,探究走红的背后,感觉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潮好评去年11月19日开始,《衢州日报》上出现了一个专栏,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严记者看家乡》。专栏稿由《当年实录》和《今日一说》组成。  相似文献   

4.
“时尚”宣传谨防偏刘章西《时尚》《时尚·娱乐》《时尚·休闲》……如今报刊上有关“时尚”的专版专栏和话题,多得让人眼花燎乱。那么,何为“时尚”?就我所读到的这类专版专栏,发现其中大多数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吃喝玩乐穿”来展开的。给人的印象,似乎时尚就是吃...  相似文献   

5.
新闻和文学     
写下的题目很大,我却只能做篇小文章。我是搞文学的,不少作品常发表在报纸上,但对新闻几乎一窍不通。曾记得,那年,文学界有个集会,报社让写篇报道,费了好大劲,弄出的稿子仍不地道。隔行如隔山,新闻自有新闻的路数,和文学一样,写出好作品,殊非易事。是《新闻爱好者》拉近了我和新闻界的距离。是热情的编辑,使我和这家期刊保持了长久的联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应约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刊物上发表谈写作的专栏文章,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断断续续十余年。若不是他们鼓励、督促,我决不可能鼓捣出那么多东西。那批文章,后来结…  相似文献   

6.
王石  房树民 《传媒》1999,(4):28-31
《报刊管理》杂志创刊.社长老史约我为刊中"名稿档案"专栏撰文,使我又回想当年…… 曾记得,有位新闻学研究者在《试论优秀新闻作品的历史性》一文中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在全国影响最大,可称范文的不碎的"易碎品",当属《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等篇.然而,到了1996年,不料想健在的"阶级弟兄"们事隔36年回访北京恩人,激起社会涌动跨越时空的真情,又为那篇报道谱写了动人的续篇!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报“科技之星”专栏问世那天,我因病住院。我被第一篇特写和照片所吸引。从此,每天报纸一来,我就把专栏上发的特写和照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仔细阅读。专栏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照片照得也很传神,留住了美好瞬间。我最喜欢读的是《第三者的魅力》,文章一开头就引人入胜,结尾也很有兴味。《属“天”的人》全文集中在“上天”二字上,分三个侧面展开,写得好。《泥腿子教授》紧紧围绕“两条腿”作文章,总之,绝大多数文章写得有特色。同时,专栏刊登的科技之星的面也很宽,“医”、食、住、行等方面一应俱全。标题是报纸的眼睛。专栏里,有不少标题作得好。如《远东神农》、《乐在光与电》、《捧出金秋》、  相似文献   

8.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新闻观察”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的文章。文章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 “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我在审读2006年第四季度维吾尔文版《乌鲁木齐晚报》、《新疆法制报》、《亚洲中心时报》、《伊犁晚报》当中,感觉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以上4种报纸都非常吸引人,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好像坐家里就看到了全世界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我感觉这4种报纸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上了新台阶。一是内容有了很大拓宽,用的稿件具有指导性、新闻性、真实性、时代性,可读性。这主要体现在栏目设置的丰富多样,内容更加贴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编辑部约稿,让我谈谈如何关注基层抓难点问题的体会。说实话,我真有些发怵。原因有二:一是军报有一批善写基层报道的前辈同行,读他们采写的基层报道,问题准、兵味浓,感觉很过瘾;二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5日晚上,上海暨华东地区的广大电视观众欣喜地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专门介绍海外各国的时事政治、科学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有趣的专栏节目,这就是上海电视台的《国际瞭望》。这个专栏,犹如一个洞开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收视率跃居当时上海电视台专栏节目的首位。 8年多过去了,这个专栏已办满了400期。搞这个专栏的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从开创之初就形成的准确、及时、形象、生动的风格却始终保持着,广大电视观众对它的兴趣也始终不减当年。它曾被上海市民评为上海市“十大精神产品”之首,它的专栏节目主持人晨光曾被全国广大电视观众选为“全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前“走转改”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早在1989年《瞭望》周刊开办《中国人心态录》专栏时就曾谈及新闻工作走转改的问题,其中有三段话十分经典:我们一贯提倡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新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呼声。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站  相似文献   

14.
“古都北京,你好!你胸中蕴藏着3000年来千万个悲壮的故事,而我的同行——《北京日报》的朋友,却让我用这支笨拙的笔,用寥寥数语把你——‘八臂哪咤’城的风貌勾勒,这不啻让我把大海装进一个水杯。”这是巴基斯坦专家阿法兹·拉赫曼为北京日报“外国人看北京”专栏写的文章《古都北京,你好!》开头的一段话。北京市市长陈希同曾让人在市长办公会上朗诵过这篇文章,上边提到的那段话也为我们的专栏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比喻。随着我国实行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和世界的双向了解已成为80年代的重要历史进程。如何深入、广泛、迅速、直接地反映这种进程,也成了新闻单位共同面临的课题。为此,北京日报于1984年6月创办了“外国人看北京”专栏,力图通过这块园地为中外交流开辟一条渠道。三年多来,专栏共收到了40多个国家近400位作者的文章,特别是1987年9月以来,为办好这个专栏,北京  相似文献   

15.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是从写一句话开始,再到写两句话、三句话,才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的。 记得有一天,我在班里觉得无聊没事干,就随便翻了翻《前卫报》,无意间看到报纸上有个《思想火花》专栏,虽然它刊登的就是那么一句话,但读后却让人很受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李幽幽 《军事记者》2006,(11):35-36
如何让典型走近读者,为读者接受,一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难题。去年初,空军报社为了活跃典型报道工作,丰富版面内容,决定为我开设专栏——《幽幽之约——倾听你的故事》。在报纸上为编辑开设个人专栏,这在《空军报》历史上是头一次,我的压力很大。专栏文章不同于以往的报道样式,怎么写?写什么?我心里没有底。社领导知道我的顾虑后说,专栏文章的思路应该从写事的思路转变为写人的思路,用亲身体验的方式,以一名女记者独有的视角,走近部队,了解变革中军队的人和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当代军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这样文章不仅有写…  相似文献   

17.
在1994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我曾发表《“一字未改”的编辑也应奖》的文章,文中提及一些编辑处理来稿,“为了让部主任、处长、总编看出自己编辑的‘认真’,对人家的好稿叉划叉添、满纸红墨,既是对作品的伤害,也是对编辑职业的一种亵渎。”1996年第l期《中国记者》“编辑杂谈”专栏也发表一文“《从用狗作诱饵说开去》,文中写道:“法沃尔斯基是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  相似文献   

18.
贾大雷 《新闻传播》2005,(10):28-29
很长时间以来,党报的很多新闻评论专栏给人的感觉是脸谱化、说教式且缺少可读性,而且专栏内容感觉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失去了一个专栏应有的个性和特点。自2002年年初,笔者在哈尔日报新闻周刊“流行版”开办了《时尚走笔》专栏。专栏开办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19.
纪旭 《中国编辑》2003,(4):62-63
“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一种失恋的感觉……我承认我最害怕天黑,梦被掏空的错觉……”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南门的地下过街通道里,一个长发青年拨着一把旧吉他,用嘶哑的嗓音吼着阿杜的《天黑》。这一天,是5月24日,广州各大报纸的头条无一例外都是“世界卫生组织解除赴粤港旅行警告”的消息,广州似乎在一瞬间被卸掉了沉重的枷锁,整个城市有了轻松的感觉。作为一个新闻编辑,我见证了黑暗来临又消退的全过程。此时,当国内媒体正在反思SARS如何改变着中国的时候,我,则在思考着SARS如何影响了我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20.
罗慧 《新闻前哨》2004,(6):30-31
2003年4月10日《南方周末》有这样一段话:“新闻,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的进程同样如此。1000个周末里有多少种人生,近20年的城市里发生着怎样的改变?或许只有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的命运可以给出解答……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总有一些人和他们的故事让人产生深远的印记,当时光倏忽而过的时候,城市生活的方式和理念正因此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