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范式和一种教学艺术,内涵丰富。新课标下构建"绿色数学课堂",要把班级、课堂、创造、发展、生活等还给学生,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构建"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误区。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要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首先就是要备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互动的平等关系,表现在课堂上就需要形成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我们要研究、摸索并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革新守旧的、原有不合理的数学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努力建立一种"师生互动"、"情知互动"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学教学的"本真"化发展,作为数学奠基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寻找数学的生活本源是一种必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初中数学课堂寻找数学本源的强大理论支撑."教学做合一"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探寻数学生活本真,增强数学情感,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数学课堂从过分关注知识积累的"绩效教育"回到关注学生成长的"生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课堂.教师要转变观念,让数学课堂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放慢教学的脚步.让兴趣激发更自然、探究活动更丰实、错误辨析更从容、回顾反思更深刻.让"慢教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思维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如今,一股"绿色课堂"的清风开始逐渐吹向小学数学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绿色课堂"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巨大的反响,"绿色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被相关学术领域所认可。本文首先就绿色课堂的内涵进行解析,接着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利用好绿色课堂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打造"和谐教育",创建"和谐课堂"成为全面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在阐述建构和谐课堂的意义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实现民主、平等的教学过程三方面提出了建构和谐课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健春 《教师》2013,(13):111-111
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只有在课堂里做到有生机、开放,才能称得上是广泛的开放。学生惧怕数学,把数学看作是一种负担,都说明数学课堂文化还需再民主、再和谐化、再反思而重新构建新型的课堂。如何重构新型数学课堂文化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着重要落实"三优化"。一、唤醒学生精神生活,优  相似文献   

8.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需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希望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动"的数学课堂,创造性的实现教学目标."动"的数学课堂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动有趣,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道理"即数学知识的本质特点,体现出了知识的生长点与连接点.深入挖掘有利于"教"与"学"的资源,努力打造"讲道理"的课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所以,构建"说理"的数学课堂是有效提升数学效能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剖析时下"说理"课堂的缺失,从整合认知结构、强化亲历探究、善待生成资源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形成良好思维,提升数学课堂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于梅芳 《教育探索》2021,(10):20-23
中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边缘人"出现在自主学习中、师生互动中以及小组活动中."边缘人"的产生是由于师生位势差存在、学生理解力不同、课堂氛围不积极造成的.为促进这类群体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转化,需将课堂教学中的外生力、内生力和黏合力这三大内驱力相结合,构建中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人"的转化路径.从外生力上看,要分层组织教学内容,交叉运用教学方法,反馈教学评价过程;从内生力上看,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从黏合力上看,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该种物理教学中绿色课堂是一种比较理想比较新的课堂教学观念,绿色课堂为学生们营造自然、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绿色课堂可以使学生们健康的成长.因此我们现在物理教学也应该向这方面发展.在绿色教育中采取多种效果比较好的手段,使教育的效果能够提高.绿色教育是构建高中物理绿色课堂的关键.我们对怎样构建高中物理绿色课堂进行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课堂讨论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课堂讨论不能够停留于表面化,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学习"关键点"、数学"思维点"、教学内容"特点"这三大"基点"优化课堂讨论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绿色"原本就是天然的颜色,它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绿色教育"是一种充满真善美而摒弃假恶丑的教育,一种讲求实效且教书育人的教育,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快乐学习的教育!构建绿色课堂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有效率的有生命力的"而且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本色课堂"。一、创和谐的"绿色氛围"数学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也只有教师的作风民主,在课堂中能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如,在一节教学生"写数"的课上,我们的教师没有按通常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描红或一笔一画地照老师演示临写,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她写数。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她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教学生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她虚心地接受了学生  相似文献   

15.
微课是指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主题明确的知识点为内容,以短小精悍为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之下催生出的一种产物,具有潜在的强有力的价值,它对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课逐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开辟了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微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师》2013,(13):22
编者按:绿色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改善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教育的理念下衍生出的"绿色课堂",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理想状态中的"绿色课堂",如何构建"绿色课堂"?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改进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一种优质教育.而生本课堂是实现生本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构建"数学生本课堂"的快乐舞台是新课标的展现,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灵的呼唤.我们的数学生本课堂力争做到:在情景导入中播种快乐;在自主学习中品尝快乐;在激励评价中获得快乐;在课堂练习中享受快乐.我们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改革期待追寻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绿色"的原生态中去,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同时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征,让数学课堂教学处处荡漾关注生命、润泽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绿色德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德育观,"绿色德育"重体现、重情感、重行为训练.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环境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