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彰显了化学学科独到的优势。本文就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淡几点做法。一、研发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深入挖掘化学教材编排体系的内涵.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建立化学实验的思维模式。化学学科的学习充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更加有效,我校一直在关注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化学组依据学科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知识构建学案 我们将适用于新授课的知识构建学案设计,分为元素化合物学习导学案、化学实验导学案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导学案三大类. (一)元素化合物学习导学案 新授课注重知识的生成,导学案设计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些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必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目的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刻意求新的精神,并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作为教学的最高追求,真正把化学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素养指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照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充实学生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的科学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在社会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法把学生课堂中学到的化学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会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将科学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应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性,通过实验,也可以发现和验证许多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因此,实验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化学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对  相似文献   

7.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不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还是从抽象的思维到能动地实践,观察都是首要步骤。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要求学生在观察、想象、思维和记忆等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水平才能学好。而其中的实验观察能力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学生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化学是学不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在课内外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演示实验(包括其他直观教具)、学生实验和化学课外学科活动是化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练习观  相似文献   

8.
郭海珍 《甘肃教育》2009,(22):47-47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为基础,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一开始就向往化学,产生对化学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化学的教学目标更加丰富.新课程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知识目标而言,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具体地落实"三维目标"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包括两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显著,直观性较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对学生化学素质及实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教学中,突出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在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重视补充一些家庭小实验,发挥其在学习化学知识和感受化学学习乐趣中的辅助、延伸作用.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良好的化学素质方面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情境.从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化学家戴安邦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教学效果与实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化学实验教学贯穿于化学学科的始终,演示实验是其基础,对化学实验教学有示范作用.演示实验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示范性,确保学生有效观察实验现象,在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解释现象,巩固知识.学生在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观察,帮助学生们养成科学的实验思路.本文我将从演示实验的实践教学出发,谈谈对演示实验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新课改继续推进.各个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实验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学习化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和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阶段。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甚至是更高学府,化学这门学科都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就成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基于微格教学,分析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高职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定势需要进一步加深和引导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在高考中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从学生知识基础来看,在高中段的学习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对化学这课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应付3 x中x的综合考试中,因此化学课的知识基础不是很好,在高中段的学习中,学生埋头于题海战术,而对于实验课不感兴趣,所以学生对一些实验的基础知识了解很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有关的分析化学实验仪器,更谈不上实验操作了.而分析化学是化学课的继续和加深,化学实验掌握得不好,分析化学的实验课教学就需要从基础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6.
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中学物理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要使学生学好物理这一学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特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物理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重、操作兴趣浓的特点,切实落实教材安排的科学探究实验,使学生经历物理规律的再创造活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从兴趣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坚 《学子》2013,(6):142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化学实验在高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高中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化学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和较为复杂、繁琐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扰。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可行性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想要学好化学,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新课改教材中,有与知识内容紧密联系的演示实验,有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学生实验,有趣味十足的选做实验和创造性的家庭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好这些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