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课堂教学不是任何流于形式的“作秀”,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序地“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动情等.让课堂热热闹闹、活而有序地“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实现的。但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笑声越多越好,那样往往会使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一团散沙。本文探讨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 ,学习必须做到“眼、耳、口、手、心”五到。在推行素质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 ,教师更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 ,使它们积极地“动”起来 ,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发地、积极地“动”起来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一、故事引入 ,能让学生动起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堂上 ,只有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会真正地“动”起来 ,也才不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对学生说 :“今天 ,…  相似文献   

5.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的共同愿望。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纵观国内的高效课堂教学名校、教育名家,不难得出一个共同点: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一条法则。响应“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五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即人人学生心动、行动、互动、口动、笔动等各方面展开,力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叶澜教授曾说:“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数学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愉悦的“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叶澜教授曾说:“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数学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愉悦的“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简论互动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式教学突出“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相互作用,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就互动式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方案和各科课标,是自2001年以来义务教育课程又一次系统的改变。这种改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追求,以“素养导向”为课程取向,全面推进学生素养的生成。课堂教学因此要发生系统化的改变,从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走向学习中心的课堂。所谓学习中心课堂,就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这种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自主)的学习占据主要教学时空”。[1]  相似文献   

11.
李思大 《山东教育》2014,(Z6):74-75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的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其实,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用活动的方法学习,在活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和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认为关键在于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2.
高效课堂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手动、脑动,学生思维始终围绕课堂中心任务而展开。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编写精致的“导学案”可以达到这一目标。文章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导学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作用及“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环节。  相似文献   

13.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看出,学生渴望轻松、好玩地去学习,渴望能跳出那种传统、沉闷的课堂教学,他们很想在安静的课堂上“动”起来.而不再是一种受约束的、被动的、灌输式的学习.在此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动”——适当的引导.更需要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探究.勤于去“动”!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动”,指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量较大的学习方式,例如表演、讨论、游戏及操作等。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越来越多——“动”的时间增长,“动”的形式增多,“动”的频率增快。这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但课堂教学在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合时宜的“动”,有必要引起我们的警觉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从2010年开始,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深入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探索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科工特色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初步确立了以“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为特征的活力课堂教学原则,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科工“活力课堂”,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让教与学更精彩。那么怎样构建活力课堂呢?  相似文献   

16.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能否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交往、在“动”中求知、在“动”中发展、在“动”中创新。a.创设和谐情境,在“动”中交往。“激情是生命的亮点,更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根本保证。有“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营造和谐、民主、合作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①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联动”。…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叶澜教授曾说过:“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何为“动态生成”?我的理解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数学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愉悦的“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是精彩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知识交流的主要过程,也是学生多方面素质形成的主要渠道。要让学生有驾驭知识的能力,就应该让他们通过课堂,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美国有一名心理学家叫布鲁纳,他曾经说过:“教给一个人某一门学科,并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课堂教学,是知识形成的主要环节。为了激发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意识,为了将课堂的知转为能,学生应成为良好的知识“导体”,从课堂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能看到知识的光华。课堂要避免“绝缘体”的存在,我们为人师者应主动掌握学生心理,调整学生心态,使他们对课堂产生“缘”,也就是兴趣,因为兴趣是干好一件事的第一动力。无疑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兴趣的产生。要寻找或培养学生课堂兴趣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高中段的学生已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渴望通过实践与探索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他们要求音乐欣赏课不再是单一的官能的音乐欣赏,还应该有情感的体验、理性的认知,音乐的表现与创造的过程。本文探索设计布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布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