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特征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似文献   

2.
<正>【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点拨】这是一道名言警句型的作文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一生在不断地寻觅。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4.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似文献   

5.
<正>【新题展示】有人说,怀旧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有人说,怀旧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篇题为《人不能不怀旧》的散文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当时光悄无声息地抹去记忆中的苦痛,旧事就成为自己犒赏自己的财富。"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似文献   

6.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似文献   

7.
<正>【真题再现】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70分)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综观2013年全国17道高考作文题,可以说是材料作文一统天下,而以诗歌作为作文材料的仅有福建一  相似文献   

8.
《少年文摘》2015,(2):96-9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  相似文献   

9.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冀才)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名师题解】2012年高考福建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命题材料简明、指向明确,没有审题障碍,不用猜题、不易离题。因为材料直接告诉了考生有关的人生哲理,考生只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诠释和感悟即可。这种命题材料文字较少、有一定思辨性内容并且几乎没有审题障碍的命题方式,体现了一种命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命的价值。在信仰缺失、精神困顿的  相似文献   

10.
金华/丽水卷     
<正>【中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这组漫画,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套写、抄袭;(3)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题目】题目:我的老师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写作指导】1.审题从作文题目看,本篇作文题为命题作文;从写作要求来看,写作对象很明确,要求写人;从题目新颖性来看,此命题为常见命题;从写作要求来看,没有限制文体,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12.
<正>【文题亮相】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一、题意理解1.本义:  相似文献   

13.
<正>【原题展示】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两个人谈理想。甲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乙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快递直达,全年Wi-Fi。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思路点拨】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人们所熟知,常被当作温暖明亮的  相似文献   

14.
<正>【原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留白是一门艺术: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凭观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戛然而止,意在留点空白,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讲究含蓄,意在留些空间,让读者自去想象……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相似文献   

15.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题解读】今年安徽省高考题目属于思辨性的作文题目,考察考生的思维水平,与往年作文题相比形式较为新颖。此类题目是近些年来高考作文改革和探索的一个结果。一  相似文献   

16.
<正>【真题回放】写作。(60分)请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解析与指导】2019年盐城市中考作文为全命题作文"真的有意思",与往年作文题相比,可以用"稳中有变"四个字来  相似文献   

17.
<正>【真题回放】作文。(60分)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  相似文献   

18.
·【真题再现】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2.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好的事情你老记着,就可能没办法进步;坏的老记着,只能让自己更加狭隘。一个人不能忘记过去,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题目】请以"写给母亲"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5)不得抄袭。【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学生一眼看到题目,就感觉有东西可写。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