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学科渗透”理念,就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加一点唱唱、跳跳、画画,似乎这样就是“学科综合”了;有的则彻底地“抛弃”了学科本位,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社会课”、“科学课”,在语文课上大段地给学生讲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而在识字、阅读、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作者表达的感情等方面却“惜时如金”,所谓“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语文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在语文课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欣赏资料,忘了本学科的要求,长期以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提高了,可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祥 《快乐阅读》2013,(34):113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张祥 《快乐阅读》2013,(12):113-113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却将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教语文,虽然说教无定法,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如黄亢美老师在《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一书中说,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应该是“三维一体”。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和评价一节语文课,才能不偏不倚,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因此,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看它是否突出语文的工具陆,语文味是否浓郁。《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和能力”列为个三维度之首,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首先是要突出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老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土。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老师是知识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贾洪斌 《语文天地》2010,(12):50-51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对立的。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高揄文 《现代语文》2008,(12):80-81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因而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采,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陆莉莉 《考试周刊》2011,(89):28-29
开展语文实践体验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对传统教学的巨大挑战,需要语文教师探索与实践。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说:“走出教室是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更谈不上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教学实践证明,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运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3.
唐葵玉 《教师》2008,(2):19-20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文”与“道”的有机统一,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或是将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或是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根据新语文课标的要求及在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借助阅读教学这一重要平台,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陶冶人格、完善个性。  相似文献   

14.
袁锡甲 《成才之路》2010,(2):I0019-I0019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境界 ,也是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笔者尝试着给语文课添入生活味、幽默味、人文味 ,让语文课三味俱全。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草木虫鱼 ,大至立身处世 ,小至人情物理 ,尽在其中。语文教学要鲜活 ,就必须把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此 ,我在任教的班级做了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一直在一种误区中徘徊,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被严重曲解。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内容和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语文”基本等同于“语言文学”;从新时期颁布的第一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90年颁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不难发现,语文与政治紧密联系,突出“文以载道”的古训。其实,语文课毫无疑问应是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为语文教学正名、定位、松绑,使语文教学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编出一套能真正体现二基教学的新教材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