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使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子女成材已是这个家庭的首要任务和目的。但如何培养孩子,怎样教育孩子,使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有些家长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有些父母,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要,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事事听从父母安排。人家的孩子琴弹得好,父母就省吃俭用,花上万元也给自己的孩子买钢琴。强迫孩子一天花几个小时坐在钢琴前,孩子感…  相似文献   

2.
央视心理访谈栏目播出《乖巧的小魔头》中的主人公小民“不玩就写不成日记”一语道破了现代家庭某些家长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的尴尬局面。父母含辛茹苦地为孩子操劳,反而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素淡如水,甚至出现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曰渐“萧条”,同时也透视出一些孩芋内心的独自.他们对现实生活充满强列的渴望。他们渴望自由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好像父母是他们生活的“桎梏”。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所谓儿童观,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总看法和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现代社会新的儿童观主要包含: 一、正确的“孩子所属观”。从血缘关系看,孩子当然属于父母,但单纯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则不妥,只有树立“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的观念,父母才会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教育、要求孩子产。二、正确的“儿童角色观”。许多父母在考虑家庭关系时,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变孩子为家长。”因此往往以教训的语气去命令,要求孩子服从。如果父母能从“父母和子女都是家庭和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也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威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重视对孩子的价值引导,提升其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爱生活、会生活的人;重视孩子公德心的塑造与养成。使其能融入公共生活;尊重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孩子的成长以充分的空间;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功能的日益发展,教育影响的日趋扩大,许多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仅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非常关切的问题,更是许多家长面临的困惑所在。而独生子女群的出现,更使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刻刻小心,时时在意,惟恐孩子挣破父母编织的“保护网”“防空洞”,去独立学习,自由社交。衣服父母洗,生活父母理,朋友父母定,生怕孩子走错一步,造成“满盘皆输”。在父母的这种层层荫蔽下,孩子成为一个无情、无  相似文献   

6.
孩子很容易因为攀比而向父母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味满足孩子显然不对,但拒绝也需要技巧。当了妈妈的谢军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跟下象棋一样有策略,她的这种有进有退的“谈判”方式也许值得父母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孩子的成长单凭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良好言行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人们通常习惯性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其实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长,70%的责任在于父母,父母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最大决定因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教育得法的父母。相反,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也一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父母,他们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也急速提高,但农村教育也出现了新问题。农村中许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来带,长辈们用他们“特别的爱”使多数孩子形成了傲慢、骄横的心态,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等不良行为和习惯。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使农村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家教莫过度     
这里所说的“教”是指广义的,指教与养,或教育和保育。凡事都有个限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能进行过度教育。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子女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吗?不是。家长可以回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是否有下面的教育过度言行。一、过分亲昵。亲昵是亲子之间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亲昵,会使孩子在情绪上不适当地依恋父母,以致影响个性的发展。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将产生不良影响。二、过分照顾。孩子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这种照顾应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  相似文献   

10.
吓唬孩子是一些父母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有些家长在孩子哭闹或不听话时使用某种方法来吓唬孩子,有时可能会奏效,真能把孩子“镇住”,但其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父母难以预料的。首先,吓唬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观念。例如,警察经常被父母搬来“抓坏孩子”,以致使孩子误以为警察就  相似文献   

11.
爱在每一天     
爱自己、爱父母、爱伙伴、爱学习、爱生活,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让孩子——要在孩子心中播入爱的种子,这是每位父母都希望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呵护、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最重要的是将爱的音符融入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孩子从本身做起,爱自己、爱父母……1.爱自己。孩子怎样“爱自己”,需要父母关心吗?如果父母过早地、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梨”,却没有细心指导“把关心留给自己”,孩子甚至会误认为“爱自己”是不光彩的、自私的。其实,爱自己是人的天性与真本,也是爱他人、爱人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父母…  相似文献   

12.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发出一种日益强烈的感叹:孩子不听话!当爸爸妈妈的要孩子做一件事,比方说让他倒一次垃圾,或是刷一下牙,孩子都会脖子一拧,说一声“不!”我们从观察和研究中不难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常常不在孩子身上,也不在父母说的“话”本身有什么不对,而往往在父母自己没有把“话”说好。合理的要求,不恰当的表达,结果使孩子不肯听话。因此,欲使孩子“能听话”,父母必须懂得应怎样“说话”。父母说话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如果父母向孩子提出的是“要求”,那么就不是“请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按照人际交往与家庭教育的原理来看,“请求”和“要求”在孩子心理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看来,请求是可以选择的,既可以照办,也可以不照办;要求则是不可选择的,是必须照办的。因此,要让孩子听话,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开始严格正规的学习生活,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次重要起步,如何让他们勇敢自信地迈步向前,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呢?我认为挽着孩子走好这一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的心理更健康,非常重要。一、从身边事做起,倡导“心灵基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英雄榜样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线。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只注重这样高格调的教育,轻视了最底层的“心灵基础层”教育。并且要爱身边的人,最起码要爱自己、爱同学、爱教师、爱父母,并且要把“爱自己”放在首位,要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  相似文献   

15.
小档案多湖辉是日本最受推崇的教育心理学专家。他认为培养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自己成为“教育的实践者”,以一个实践者的心态来教育孩子。多湖辉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且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观察生活,提出了许多值得反省的问题,给人以启迪。多湖辉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而且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从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多湖辉童年故事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苦地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爱子心切的父母,无不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几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含辛茹苦的背后,几多欢乐,几多忧愁,几多无奈……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是一个值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问一下中国的父母:“活着是为了什么?”十有八九,他们会说:“还不是为了孩子。”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忙乎,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是生活的重心,是自己的希望。在人生的历程中,他们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替子女承担下来。中国的父母活得苦,活得累。但当亿万个父母挥去额头的汗珠,不厌其烦地唠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时,孩子却说:“活着太没意思了,我觉得家里最好的地方是厕所。”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日益增多,但在早期教育汹涌澎湃的浪潮中,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令父母目瞪口呆:“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陷入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他们盲目要求天真活泼的孩子学这学那,并使孩子除了上幼儿园外,将回家后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当然,这样不是说幼儿就不需要学习,但他们需要的是玩中学,学中玩。那么,怎样使家庭教育都能做到游戏化、科学化呢?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快乐生活; 二、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 三、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四、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小小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可不少孩子却说活得“没意思”、“烦死了”,有的甚至轻生。为什么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给一些人带来了心灵的空虚和对生命意义的茫然?为了帮助父母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使生命呈现出灿烂的色彩,我们请德育专家马兰霞老师给我们开“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关注孩子生命的需要和发展,使家庭教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创新思维方式的核心,其实它也应当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座右铭。这其中的“时”不仅是时代,不仅是今天孩子的生活环境、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了什么不同等等,还有更重要的,即孩子身体、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