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企业报动态     
《霍林河矿工报》出抗洪抢险专刊为真实地反映霍林河矿区在抗洪斗争中的英雄事迹,弘扬霍林河人精神,《霍林河矿工报》在8月31日印制了“抗洪抢险专刊”。在这期对开8版的专刊中,该报以《洪水压不垮霍林河人》为题组织了《生死瞬间》、《大写的情》、《光明再现》、《紧急救援》、《冲出困围》、《重整河山》等反映霍林河人抗洪救灾英勇事迹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2.
据悉,8月19日,《夺取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陆续在全国各地公开发行。这本书收入了江泽民同志于8月14日在湖北视察长江抗洪抢险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以及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同志亲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第一线查看灾情的纪实报道。反映广大军民抗洪救灾英雄事迹的《众志成城抗洪图》一书由该社同时出版。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98中国军民抗击特大洪魔的新闻作品浓缩成为一幅世纪之画,那么,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的摄影报道则是少不了的一道风景。从7月28日,战区部队投入长江干流抗洪抢险,到9月16日,抗洪部队班师回营,49天的时间,该报共出报30期,刊用图片428幅,其中,整版刊登图片9次,半版刊登图片8次。8月22日,该报增出8版,其中有4个版是新闻图片,数量之多,版面处理之突出,开创了该报历史先河,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为什么过去在该报充当补白、美化版面的图片,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能与文字比翼齐飞,甚至在版面处理上有时比文字报道…  相似文献   

4.
1999年间月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等三家新闻单位举办第五届中华大地之光金丝柳林好新闻颁奖大会在这里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给照片类一等奖获得者——湖北省黄冈军分区宣传干事陆汉江颁奖。陆汉江的摄影作品《血肉之躯》是在89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来的。当历史镜头摇回到1998年的夏天。陆汉江在长江抗洪一线奋战了80多天,他用笔和镜头绘出了广大军民抗洪抢险的感人场面。在他的70多篇(幅、条)文字、图片、录像的新闻作品中,他采写的通讯《抗洪司令张正安》,获得全国抗洪抢险好新闻奖…  相似文献   

5.
在’98抗洪报道中,《八月八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认可,我想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这篇消息以史为证,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实的可比性;二是它写活了人,表现了抗洪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 ’98抗洪斗争波澜壮阔,愈演愈烈,超乎人们的预料。8月初,我被编辑部派遣赴荆江三险段之——的监利时,已先到过嘉鱼、黄梅等抗洪一线采访。当时,人汛已一个多月,军民抗洪抢险持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从7月7日《众志成城战洪灾》开始,到9月29日《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评论36篇(不含“今日谈”、“人民论坛”专栏评论),其中社论2篇,任仲平文章1篇,短评1篇,其余32篇均为评论员文章。尤其是,从8月9日到9月8目,也就是在抗洪抢险斗争最为紧要的时刻,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每日一篇,有时两篇,篇篇掷地有声。这组评论经过报纸转载,广播电视转播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读  相似文献   

7.
国内新闻界     
我国新闻界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宣传近两个月来,我国新闻界数以千计的新闻工作者奔赴抗洪一线,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抗洪救灾斗争,为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每天以大量篇幅及时向全国人民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洪救灾的决策和部署,《人民日报》有37名记者活跃在抗洪  相似文献   

8.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洪水发生的前期,文汇报在一版位置及时报道了洪水汛情,使读者在有限的新闻版面上能够比较连贯地了解这些地区的水灾情况。在洪水发生的中期,随着抗洪形势越来越严峻,文汇报加大了有关抗洪抢险方...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当兵的缘故吧 ,部队每天都要组织收看《新闻联播》。以后上了军校 ,因为学的是新闻专业 ,学院还特许我们连《焦点访谈》也一起看。从此 ,我便与《新闻联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渐渐地 ,看《新闻联播》必作记录 ,已养成了习惯 ,每天的头条及重大新闻的标题必定是我专用记录本里的“座上客” ,有空就请出来“聚聚”。我想 ,没准什么时候能用得着。1998年夏季 ,我国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 ,广大军民全力以赴 ,严防死守 ,日夜奋战在抗洪大堤上 ,全国各新闻媒体的记者也纷纷出动 ,奔赴抗洪前线 ,一边抗洪抢险 ,一边采写拍摄 ,以笔头、…  相似文献   

10.
’98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将作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壮举载入史册。在这场抗洪抢险的伟大斗争中,我国的新闻记者深入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了抗洪军民与洪水搏战的悲壮场面,为广大受众又塑造了一批新的英雄形象。本文要论述的是部分报纸对人民解放军高级  相似文献   

11.
去年入夏以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今天,这场伟大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总结这场斗争的时候,许多人开始注意到“新闻报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特殊魅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新闻工作者及时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积极宣传抗洪军民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鼓舞斗志。”也正像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7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的那样:“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宣传舆论鼓舞广大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水,克服艰险,对全国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赴抗洪一线采访的“大堤记者”,静下心来把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在眼前“过一番电影”,体会最深的就是抗洪精神鼓励着我们搞好抗洪新闻,抗洪新闻弘扬了抗洪精神,激励、鼓舞了前方将士,教育、感动了后方群众。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抗洪新闻与新闻抗洪。  相似文献   

12.
6月中下旬,在湘潭市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灾的关键时刻,湘潭日报社紧急动员,从总编辑到记者纷纷深入一线采访,14天时间先后在一、二版发抗洪抢险整版9个,各类稿件155篇,约6万余字,有力地配合了全市广大军民抗洪抢险斗争。湘潭日报社40余名采编人员在总编辑廖才定带领下,深入到抗洪一线。经济部主任张彪和记者曹国强、张实践等人,在十万垅、河口等处堤垸发生险情时,和广大军民奋战在一起,并写出《为了国脉畅通》《天星堤保卫战》等一批有质量的稿件。6月17日晚10点,副刊部喻名乐、杨芳和美摄部颜天智3位青年记者,…  相似文献   

13.
(一)##D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情牵动了中原人民的心。为了让听众及时了解到抗洪前线发生的新闻事件,体现出新闻媒介在抗洪抢险斗争中的社会责任感,位于远离抗洪抢险第一线的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树立大广播观念,把宣传抗洪救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在大力宣传郑州人民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基础上,及时与赴武汉等地的驻豫部队和当地新闻媒体联系,播出了一批时效性强的反映抗洪前线情况的报道。之后,又派出4名记者组成两个小组分赴武汉、哈尔滨抗洪前线实地采访(谢宏亮、陈宏坤赴武汉,刘悦、傅…  相似文献   

14.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我国军民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终于取得了’98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抗洪史上的奇迹。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斗争中,新闻界和全国千百万军民一道,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军报抗洪抢险的宣传也打了一个漂亮仗。在抗洪宣传中,我们这支新闻队伍经受了近似实战的严峻考验,所获得的经验和启迪,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为新闻改革打了前站、闯了新路。我们要认真总结抗洪宣传的成功经验,推动新闻改革深入发展,切实把军报办的更有特色,更受读者欢迎,在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抗洪救灾斗争已成为历史的篇章,但细细品味那些令人惊心动魄、使人记忆犹新的抗洪抢险报道,深深感到广播电视宣传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了充分展示。 广播电视在抗洪报道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快。这是各类报纸望尘莫及、无法与之比较的。在抗洪最紧张的日子里,水情灾情时时都在变化,天天都有新进展,等拿到报纸看到水情公报、抗洪报道,早已是前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夏我国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抗洪抢险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时刻关注的最重大事件,也引起国际上极大的关注。 翻开当时的报纸,在一版十分醒目地看到: 来自抗洪前线的报道…… 本报抗洪第一线传真…… 打开电视机或收音机,在新闻节目里又看到或听到: 记者在抗洪现场向您报道…… 我在抗洪前线向您直播…… 在这场感天动地与洪魔的决战时期,从首都北京到许多省市,众多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新华通讯社相继派出3000多名新闻工作者,怀着对党的  相似文献   

17.
《邢台日报》为期20余天的“新闻救灾行动”10月30日圆满结束。作为市委机关报的《邢台日报》全力以赴、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10月7日始,以二版整版(多年固定的下部三栏广告版面取消)的篇幅共刊发救灾专版9个,主要报道各县(市)灾情;抗洪英模事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帮救和对口支援情况;灾区现有的特点和优势等。二是为每个受灾县(市)赠印刊有该县(市)救灾专版的报纸600份,建议并敦促各县(市)寄送给本县(市)籍在外地工作的同乡和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前线北京记者事迹报告会,有7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介绍了参加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的体会、感受,他们的发言使我很受教育。在这之前,我仔细地读了《北京日报》刊发的长篇报道《抗洪前线的北京记者》,也看过一些新闻单位内部简报介绍的情况,更看过一大批从抗洪前线发回的报道,我深深地为我们的记者在关键时刻,冲得上、挺得住、打得响、干得好的出色表现所感动。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委宣传部向从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前线回来的记者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也向所有为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作出  相似文献   

19.
春节刚过,省记协给我转发了一本“中国新闻奖”获奖证书,看着上面“《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报纸消息二等奖”的字样,我不禁回忆起采写这篇稿件时的情况…… (一) 1998年夏天,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8月,荆江防汛抗洪斗争进入关键时刻,湖北日报社党委从各地记者站抽调了一批记者到沿江各县,加强对抗洪斗争的宣传报道。我被派到公安县参加有关荆江分洪的报道。 8月上旬,因汛情严峻,为准备实施荆江分洪,公安县荆江分洪区内30多万人连夜进行大转移,几十个新闻单位的几百名记者曾云…  相似文献   

20.
不少投到报社的稿件,不大注意对文章进行认真的文字修饰,有时总的看起来还行,但是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几乎每句话、每个段落的小问题改不胜改。下面修改的是一位通讯员来稿的第一段,这里发表出来,为大家提供一种修改文章的思路。原文:“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上,一个叫周晓渊的党员,连日奋战在抗洪一线上,而这个不满20岁的小伙子,从94年起就主动加入暑期抗洪斗争的行列,迄今已连续五个年头了。95年,与他父亲一起被新闻联播誉为‘抗洪父子兵’。”我试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