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农民工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开展农民工体育的有利条件,构建了"国家服务为主体体育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工业园区体育模式、农民工体育俱乐部模式"多元模式并存的模式,以期为促进我国农民工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韦朝贵  曲宗琴 《体育科技》2010,31(3):98-102,10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桂林市的农民工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得出,桂林市农民工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展较差,农民工对于体育健身的认识、知识的掌握、项目的选择、消费等都有待加强。针对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政策、法规、制度、组织不完善,以及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指导员严重匮乏是影响农民工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调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85%的农民工不参加体育活动。农民工实际上已成为农村和城市都不管、远离体育的庞大群体。受民营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民工个人经济收入较低,劳动时间过长,企业体育设施的缺乏等是制约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丽水市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调研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影响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开展的主要因素,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对于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寻找能有效解决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宁波市农民工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宁波市农民工对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认识与需求,但实际参与状况和社会对农民工体育服务的供给均处于低水平,制约农民工体育开展主要有制度、文化、个人、工作、经济、组织管理、体育资源等因素,由此提出促进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体育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备受冷落,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城市社区的排斥,企业重视不够,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影响等,但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强烈。寻求若干符合农民工体育发展之路,近年来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然后相应的提出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社区体育发展模式、联合型体育发展模式,以期为城市农民工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7.
英日两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起步较早且发展成熟,他们在社区体育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体制、相关健身活动内容与条件的开发方面均已形成比较系统的科学体系,是欧洲和亚洲的典型代表.将我国与这两个国家的社区体育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与两国的差距,从而为我国社区体育法规、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职工体育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珠三角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珠三角民营企业职工每周参与体育活动频数和时间大部分达到国家体育人口标准;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为主要体育活动形式,活动多以散步、羽毛球、跑步等项目为主;活动多数在社区、单位或公园等场所进行,活动目的以健身、娱乐和丰富文化生活为主;影响职工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场地器材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农民体育人口现状和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揭示了陕西农村体育人口和体育发展的最新特征,并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为陕西乃至我国西部省区制订相关的农村体育政策,指导农村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峰  王驰  陈平条  候广斌 《精武》2012,(13):56-5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湖南省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项目与内容、体育活动时间与空间、体育活动形式与组织管理、体育消费,体育活动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体育动机不强,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体育锻炼时间不长,政府、企业体育锻炼组织不完整,管理欠缺,体育消费低、体育锻炼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同时,提出通过政府行为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锻炼的合法权利,通过企业行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提供条件,通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行为提高体育意识,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等,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前江西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体育系统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城市之间体育系统的场地数量与质量发展极不平衡;场馆管理方法陈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西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指出:各场地尽快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在设施建设上要借鉴国际模式;在发展趋势上要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目标,突出场(馆)平时的使用效率.旨在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在制定新政策时,提供相应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探讨体育教育的价值走向与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与现实。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体育教育的多元期待,不仅期待体育教育的发展弊端尽早尽快消除,期待体育教育的操作流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还期待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要能分层分类分项推进。从永恒不变、动态发展、优化完善等内涵特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双减”落实中体育教育发展的构想,诸如体育教育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瞄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路径的优化,其层次感需要聚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涵的提升,其满意度需要集中体现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结果。旨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基础理论和在“双减”背景下促进体育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谈体育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友谊  袁广锋 《体育学刊》2000,(2):61-62,64
根据现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总结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些措施,对当今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存柱  王颖 《体育科技》2005,26(1):70-73
通过自制问卷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海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来源、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关系密切;从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和锻炼项目来看,海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专项设置基本合理;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媒体、企业的大力支持等。同时为我国电子竞技日后的良好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对电竞的支持度;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电竞的认可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电竞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加强媒体正面报道,吸引大型企业的资金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质量的测度和就业反馈系统的建构进行分析。建立了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质量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毕业生就业反馈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并提出了体育院校实施就业反馈系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系统理论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管理之中,介绍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组成、结构及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管理。就体育教学系统的目标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科研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对就业制度缺乏了解和正确认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对职业的选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市场面狭窄,就业信息不畅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建全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赵学功  杨明  王潇 《体育学刊》2006,13(3):35-38
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其存在着营销水平低下、资金严重不足、技术和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等问题。阐明体育用品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造就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区域体育经济协调发展、大量吸纳劳动力就业、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等作用。继而提出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优化体育用品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走创新之路,确定“避”、“借”、“联”的发展战略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营销策略等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