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比亚兹莱(1872—1898),英国画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学而成为职业画家。结核病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在26岁就去世了。比亚兹莱的艺术生涯短短不到十年,却留下了几百幅画作,成为一个独特的美的存在,人们称其为画苑鬼才。《莎乐美》的插图是比亚兹莱的重要作品。英国作家、诗人王尔德(1854—1900)的独幕剧《莎乐美》,描写莎乐  相似文献   

2.
比亚兹莱插画背后的主观独立思想个性是他插画艺术精髓所在.比亚兹莱插画具有隐喻性,画作中有很多对社会人性情欲的隐喻与暗示,或融有他自身的生命感受.中国插画寻求发展,不必对比亚兹莱的艺术形式与技法进行模仿,中国的插画需要更多的精神创造者,而不是形式跟随者.中国的插画创作者应从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获得启示,更多地表现独特个性、人文思想、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英国插图画家奥布利.比亚兹莱曾被世人指称为颓废主义的代表而饱受诟病。实际上,比亚兹莱晚年的几幅作品风格非但不是颓废主义的,相反饱含着高昂的生命激情。深入审视其晚年作品,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评价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英国插图画家奥布利.比亚兹莱曾被世人指称为颓废主义的代表而饱受诟病。实际上,比亚兹莱晚年的几幅作品风格非但不是颓废主义的,相反饱含着高昂的生命激情。深入审视其晚年作品,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评价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相似文献   

5.
《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以感性为美”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其对美的表现,尤其是感官美的表现淋漓尽致。本文从该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色调渲染、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了《莎乐美》唯美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主题模式、唯美理念、语体风格和情节结构等方面都对白薇的成名作《琳丽》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存在可以从白薇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角度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插画艺术的发展,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插画艺术史上,奥博利·比亚兹莱拥有着超人的艺术天赋和对艺术不断追寻的毅力,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一座令人难忘的纪念碑。在他那短暂的生命中,让插画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他的插画惊人的艺术表达力为人类插画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充满了奇异的、耐人寻味的黑白插画之美。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五四”时期被竞相译介,其主人公任情而执著的精神,独特的生死观和作品装饰性风格曾为田汉,向培良,郭沫若等许多作家所认同,并对他们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莎乐美》的反判精神契合了“五四”时代和文学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种影响中,也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经验值得今天的戏剧艺术建设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发展已进入高科技阶段,数字插画艺术设计往往追求国际化的时尚元素,导致本土设计语言缺失严重。从传统四神图形的艺术思想解析入手,以笔者设计的《四神》系列插画创作为例,着重分析数字插画创意设计构思的实践过程:确定主题,精心构思,推敲构图,确立风格,后期调整。  相似文献   

10.
比亚兹莱的插图散发着浓重的情色意味,它对于海派小说的影响也是包含着正负价值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海派作家的创作对性持有着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部分作家的小说流露出世纪末的享乐主义情怀,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思想深度.比亚兹莱的插图以诡异的变形夸张而著称,这种怪诞之风在部分海派作家身上也有体现.海派插图中受比亚兹莱影响最明显的是叶灵凤的插图.  相似文献   

11.
朱淑鸾 《文教资料》2009,(10):14-16
莎乐美的故事起于《圣经》,在《圣经》中叙述的是施洗者约翰为信仰和真理而殉道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所蕴含的艺术因子并非仅止于此,故事潜在的衍生性、辐射性不断地成为后世众多诗人和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原型。文学在莎乐美这一故事题材流变中表现出想象的丰富性、创造的多样性、内容的独特性。莎乐美故事在文学领域的流变映照着时代文化的变迁,亦体现着文学创作的个体性。本文对莎乐美故事的流变,以及莎乐美在中国的影响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王尔德,一个将唯美主义进行到底的贵族作家,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成功地顺应了消费时代的要求营销了其唯美主义剧作《莎乐美》,使之成为经典。《莎乐美》的成功与流行,象征着唯美主义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消费品。《莎乐美》的艺术形象内涵、艺术表现和其剧作家生活都暗合了消费时代对文化的一种体验式消费过程,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这一过程促进了《莎乐美》经典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燕杰 《考试周刊》2010,(40):49-5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插画制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个性化很强的插画设计来说.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插画设计所表达的主题形象化和直观化.插画设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在继承发展传统的插画艺术基础之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设计风恪,并使插画设计从理念到表现形式全方位发生变革。本文阐述数码时代插画的设计风格.分析了数码时代电脑技术的发展对插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插画制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个性化很强的插画设计来说,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插画设计所表达的主题形象化和直观化.插画设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在继承发展传统的插画艺术基础之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设计风恪,并使插画设计从理念到表现形式全方位发生变革.本文阐述数码时代插画的设计风格,分析了数码时代电脑技术的发展对插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创造社的宗旨是"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中,创造社起了先导性的作用。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积极译介英国颓废派文人道生的作品;田汉翻译的《莎乐美》在当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他执导的《莎乐美》在上海和南京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16.
《莎乐美》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该剧取材于《圣经·新约》中"施洗者约翰"的事迹。王尔德从唯美主义观点出发,对圣经原型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和处理,使该剧成为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是对圣经原型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莎乐美》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取材于《圣经》创作的独幕戏剧.通过细读剧本,读者不难发现主人公莎乐美的悲剧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之悲剧理论为依据,从情节一致、人物特征和“内部冲突”三方面解读《莎乐美》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创作者,其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诡异风格,《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胭脂扣》、《青蛇》等小说都在社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其中也体现出其诡异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诡异之风在香港作家李碧华言情小说的分析进行探究,分析李碧华言情小说中诡异之风的体现,并分析对其诡异之风形成的影响因素,旨在促进对李碧华写作风格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以感性为美”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本文从该剧的色彩、语言和意象三个方面的特点分析三者在《莎乐美》中的完美统一,以此来论述王尔德特立独行的唯关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受生理因素以及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女性语言相对男性在词、句法以及话语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点。以小说《血色浪漫》中女性人物对话为例,从话题选择、会话策略以及幽默的角度对其话语风格进行总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