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毕生精力创立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学说,于此同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极为关注。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以重要的地位论证了自然科学的理论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有关于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问题的论述。在他们的其他许多著作和通信中,也很注意自然科学问题。但是,专门地系统地论述自然科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弗兰茨·梅林(1846—1919),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也是卓越的文艺批评家。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梅林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德国文学。他在报刊上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对德国文坛上重要的文艺思潮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对莱辛、席勒、歌德、海涅等德国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评论。他的文学研究名著《莱辛传奇》得到了恩格斯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同时,他对欧洲一些著名的作家作品也进行了研究。梅林的文艺论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梅林和法国的拉法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试论马、恩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兼谈莎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世界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也是被人们评论得最多的作家之一。从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作家本·琼生开始,三、四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世界许多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对莎氏作品都作过评论。本文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评介苏联、日本对莎氏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讨和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重大问题时,也极为重视教育领域中的问题。他们虽然没有留下教育学方面的专著,但散见于各种著作的教育言论甚多。这些论述总起来看,无疑地构成了马、恩教育学说,并奠定了马列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那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的教育学说,或者断言他们的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几乎长达半个世纪的多方面的活动中,非常注意东方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局势。他们专门就中国问题写了不少文章,对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直接作出了反应。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著作如《资本论》、《反社林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等,包括了许多关于中国问题的指示和意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以及同各国社会活动家之间往来的信件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些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思想(以下简称“同时胜利”思想)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一样,都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区别只在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列宁则认为可以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持这些意见的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作出了新的解释,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进程的思想,无疑的是有启发的.但是,他们所做的解释,他们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同时胜利”思想的论据,有的地方是值得商榷的.一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没有提出过“同时胜利”的思想,主要论据是:(1)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只讲“同时发生”,没有讲“同时胜利”;(2)《共产主义原理》之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再出现“同时发生”的提法,更没有“同时胜利”的思想;(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在谈到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时,讲的都是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恰恰否定了“同时胜利”的思想;(4)“同时胜利”的思想是斯大林强加在马克思、思格斯身上的.在这里,牵涉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问题.是全面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对于欧洲,以至世界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他予以高度的评价。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说;马克思“特别热爱莎士比亚,曾经专门研究过他的著作,连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马克思一家对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有一种真挚的敬仰。马克思的三个女儿都能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0—71页。)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大剧作家的生平传记性资料保留下来的很少,其可靠性也常成为人们争论的问题。第一手材料的缺乏对我们研究他的生平和创作是很不利的。但以下一些有关他的简略事迹,却是文学史上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8.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是职业的艺理论家和艺批评家,也没有写过系统的艺和美学专,但他们散见在其他作中的有关艺问题的论述却非常丰富,他们所评论过的作家非常广泛。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马、恩往往在各种形式的艺批评中阐述了一系列十分重要而又精辟的理论问题,提出了非常精彩的见解。我们从马、恩的批评实践不难想象,他们对许多艺问题有过深思熟虑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同当时的斗争实践结合起来,借助艺批评表达出来。因而学习和研究马、恩的艺批评对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从五个方面对马、恩的艺批评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真挚(zhì)友谊是众所熟知的,但是,他们的友谊也经历过小风波哦!1863年,恩格斯的妻子病逝了。恩格斯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给好朋友马克思写信,告诉他妻子病逝的消息并倾诉了自己的痛苦心情。可没想到,马克思的回信却让恩格斯伤心了。马克思给恩格斯的回信只在开头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è hào)使我感到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接着,笔锋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学和艺术的生产显示出了持续不断的兴趣,但是尽管在他们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暗示和例证,但他们都没有对艺术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尽管他们也许附带提到或研究了艺术问题(《神圣家族》中的欧仁·苏),甚至为理论思考奠  相似文献   

12.
一、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1、黄宗羲和方苞都是清代人,他们写的《柳敬事传》和《狱中杂记》反映了统治阶级统治下的黑暗政治和人民的痛苦生活.()2、《百合花》中的主要人物“我”是—个为解放事业不辞辛苦、勇挑重担,善于团结同志,富于乐观主义精神的人.()3、《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4、"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的这句话是说明马克思的敌人都不是他个人的敌人,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也表现了马克思人格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邓拓在担任《晋察冀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和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期间,撰写过多篇有关文艺方面的社论和专论,也写过不少关于文艺的随笔、小品、杂文等,据初步统计,多达八十余篇。其中有对文艺理论问题的探索,有对文艺方针政策的阐述,有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也有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的漫谈。这些评论,体现了作者饱满  相似文献   

14.
<正> 文化人类学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民族文化的科学,又称民族学。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兴起的实证科学十分关心。马克思花了大量精力研读文化人类学著作和有关亚、非民族土地所有制方面的著作,写了许多读书笔记。恩格斯在研读摩尔根《古代社会》等著作的基础上,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他们想以此来揭示古代原始社会的真实状况及其发展规律,完善唯物史观。继马、恩之后,拉法格、考茨基、库诺夫等,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从开始他们的理论活动时,就十分重视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研究。因此,我们说人道主义思想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中。我们不能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对人道主义没有提及为理由,而就否定马克思主义不包含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纵观作为现代文学主潮的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发展,很容易看出,从五四时期的启蒙现实主义到毛泽东延安《讲话》发表以后的革命现实主义,再到新时期现实主义的深化发展和多样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挥着日益重大的指导作用。在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思潮演变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认为有一个问题不能够被忽视:虽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主要文论著作直到30年代初才被陆续地介绍过来,在此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现实主义理论,才在中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重视和关心数学。马克思自上一世纪四十年代起,直到逝世前不久,数十年间始终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和钻研数学。他读了许多数学方面的书籍,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笔记,其中有详细的读书摘录和评语,大量的算草,以及对某些数学问题特别是微分学问题的研究手稿。恩格斯也涉猎了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一些数学著作,并有关于数学的札记和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时还在通信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很具体的讨论。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18.
欧洲19世纪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在社会地位和思想体系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作家,他们有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动摇了资产阶级统治永世长存的乐观主义。他们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扬。高尔基对于这些作家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浪子",并肯定了他们的作品的价值。以高尔基的观点为出发点,从意识形态性质上进一步分析"浪子"身上的矛盾以及他们的作品的意义,有助于深刻理解"浪子"作家及其作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虽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许多单行本著作的中译本,但是还没有整套中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苏联从1928—1935年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一版,共29卷,其中有些卷又分装为上、下分册。在第1—16卷内,有长篇也有短篇的著作,按主题和编年相结合的办法编排;第17—19卷是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20卷是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1一24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互往来的书信集,按书信的日期编年排列;第25—29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给第三者的书信集,也  相似文献   

20.
一百年前,即1884年,恩格斯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他在第一版序言中说: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稍稍补偿我的亡友未能完成的工作”。从成书经过和内容看,这部著作确实可以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研究成果,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十分重视国家问题的研究,不过,直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对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还未能作出科学的、全面的回答。主要原因是,那时欧美的整个学术理论界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还相当浅薄,尤其是缺乏大量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