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涛 《海南档案》2007,(4):33-34
在当今这个物质世界越来越富足、奢华的modem时代,我吃惊地发现,我们这些出生在八О九О年代的年轻人对生活却越来越感到迷茫,不少人身上都弥漫着一种消极、颓废的气息。也许因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辈们又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些人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向社会和家人索取,却从来不知道奉献,不知道感恩,更不知道关心帮助别人。在我看来年轻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的,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可是这些人却缺少他们本该有的激情和理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微时代”组成部分的微电影,经过巧妙融合,成为植入式广告的绝佳载体后,不但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和关誉度,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是广告业的一大进步。但是,作为新兴事物,微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还不甚完善。本文主要分析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优缺点并展望、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又到了暑假,孩子们高高兴兴走出校门,家长们则开始发愁,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富有收获的暑假着实不容易。有人安排出门旅行增长见识,有人报上三五个学习班准备夏练三伏,还有人则无奈只能将孩子关在家里和电子游戏做伴。那么上世纪50年代的孩子们又是如何度过自己宝贵的暑假呢?本期影像特选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老照片一组,带大家看看1951年上海市举办的第一届少年儿童队夏令营。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2015年,数字营销生态系统实现了野蛮的生长,所有营销企业都希望在这片沃土占据一席版图,暗潮涌动。如今,波诡云谲的2016年已经到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愈演愈烈,群雄逐鹿,将死谁手?惟有一点可以确定,未来再也不是单靠技术、内容、创意或品牌就能取胜的时代,唯有实现立体化整合,打造闭合的生态系统才是制胜关键。  相似文献   

5.
卢秋萍 《出版广角》2015,(10):80-81
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传统纸质图书的质量要求反而越来越高,出版社要想打造一本畅销书,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以往.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畅销书的营销组合优化呢?笔者通过分析畅销书的卖点,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畅销书的营销模式以及畅销书在未来应选择的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6.
员工的跳槽已经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让老板们分外头痛的问题,更是大家都深感困惑的问题。我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遇到的这个企业试用我所创立的五字真言人力资源管理法的过程也许对大家有所启示。可是老板出于自身的考虑,不希望将其名公诸于众。我们隐去其名,姑且称之为H公司,Y老板了。H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个不大不小,不老不少的企业了。Y老板也是40多岁,风华正茂。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老板?做一个什么样的老板?这恐怕是让所有老板们头痛的问题之一。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上了“贼船”而又轻易下不来的老板们来说,则要多花点时间来思量: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经商、经商,经常受伤”的无止境的愁苦中去。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25):11-11
雀斑美人不那么吃香,孕斑妈妈统统告急,色斑MM对镜发愁……谁让如今仍是白雪公主盛行的年代!时值高考完毕,暑期开始,准大学生们开始严选未来的专业方向,老师们的悠然假期正式启动,向“漂亮女人”栏目咨询“扫黑问题”的读者越来越多,我们特别专访了仁爱医院的专业医师罗丹,向大家交出一套科学权威的净白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编辑部收到市人民政府转来的一封署名“胡同一市民”的信,讲的是“胡同里的议论”,希望“报纸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北京的日报晚报整天报喜不报忧,净拣好听的说。 “比如说清华池一经改装,洗一次澡80元,引起附近百姓们反感,偏偏你们不知趣,登了一段《京城又一好去处》。百姓们有几人肯花80元洗一次澡?……你们能想到老百姓的难处吗? “老百姓买菜都发愁,你还宣传高消费,实在太不知趣。另外报纸上最好少登平均每人存多少钱,平均每人住几平方米,平均每人吃多少肉,你登一次就找一次骂,你说何苦呢?” 信中发了一大通牢骚,有些话相当难听,但却令我汗颜,促我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党报优势,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全媒体逐渐变成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所谓的全媒体就是通过媒介信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传播的一种形态,并通过广电、电信网络及互联网融合的方式实现用户在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最终让用户随时随地地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全媒体具有覆盖面最全的特点,这给企业品牌的推广与营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企业品牌营销应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发展。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下企业该如何进行品牌推广与营销?基于此,本文以2019年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为例,对企业品牌的推广与营销开展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集团化、上市、改制、兼并重组,中国出版业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变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出版人都能感受到翻天覆地,困惑和担心随之而来.有人认为,文化市场化了,追求利润应该是天经地义;有人担心以利润为杠杆,文化的社会职责谁来承担;也有人坚信:"市场需要文化,有文化才有市场".在这个变革如此猛烈的时代,如何在市场中做好文化?如何在运营中不忘担当?本刊上一期邀请业界专家畅谈了他们的理想,刊出后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个“CEO文化”,通俗来讲就是“老板文化”。一个企业,老板的习性是什么样的,员工们的习性就会是什么样的,老板的风格是什么样的,这家公司的形象就是什么样的,当然也有不合流的,那结果自然是迟早打包走人。这种“企业文化”不独是中国的特点,也是几乎整个亚洲企业共有的企业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由于世界政治形势的多变,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经济开始衰退,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一些世界知名大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削减支出和预算,以期望维持企业利润水平。由于降价和打折难以改善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企业的管理者们认为最能控制的就是成本了,因此削减成本就成为了各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目标。但是,不科学地削减成本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且是以牺牲企业的生产力和利润的未来增长为代价的。好的成本管理者不应当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应当较多地考虑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识别…  相似文献   

14.
陈放 《湖北档案》2023,(1):26-28
<正>国营单位是时代的产物。作为曾经的国营单位子弟,国营单位带给我的记忆,既是荣耀的,也是忧伤的。沾亲带故的工友们1988年秋,我出生在四川一个国营企业的厂医院里。算起来,我是这里的第三代。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企业的职工。1960年代,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当年的背景是三线建设,大量工业企业内迁。他们的子女,  相似文献   

15.
粮票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刻板而贫穷的计划经济时代惟一的记忆,就剩粮票了。上小学时,家里给的早点钱,都要附带给上二两粮票,不论是买碗米粉,或者是买一个葱油饼,少了粮票是绝买不成的。  相似文献   

16.
冠名综艺类电视栏目一直以来都是快消品牌很热衷的品牌营销方式。早在2005年,蒙牛与超女的联姻便为品牌营销界留下了经典案例。近年收视火爆的《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无一例外不被快消品牌所冠名。国内外的金融保险企业常以稳重的形象示人,品牌建设也往往中规中矩,阳光保险何以打破常规,冠名一档新的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且持续投资长达三年甚至可能更长时间?阳光在与《我要上春晚》的这场"联姻"中的投资收益如何?是凭借哪般营销策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周凯 《新闻大学》2003,(1):82-83
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传媒开始企业化经营后,竞争愈来愈激烈。有学者指出,中国传媒已经进入了营销经济时代。①市场营销的核心,就在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消费者)需求,对于一般商业性企业如此,传媒也不例外。如何在竞争中夺得优势?波特在80年代谈到竞争力时,强调产品的优势在于其全部或特定市场上能够做到具有独特性或低成本。如今,则非常强调独特性或达到差异化,这就有赖于公司或企业采取突破性、创新性的策略。因  相似文献   

18.
王正 《声屏世界》2013,(3):47-48
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百花齐放,对于快消品行业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消费者的信息碎片化及全媒体传播的媒介碎片化,如何抓住消费群的眼球?我个人认为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坚持线上线下整合传播策略。我们品牌处于起始阶段,未来3-5年将逐步在全国建立品牌知名度,主流媒体的选择必不可少,然而,该如何合理有效传播?首先要根据营销战略和市场  相似文献   

19.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广告主迫切希望通过延展更多的数据纬度,在各个营销平台深入了解消费者,并不断试图运用这些数据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然而,跨屏时代的海量数据,却也成了广告主心中真正的痛点:消费者行为是否能被完整捕捉?广告主如何找到真正有需求的用户?是否可以通过一个整合的营销平台运用这些消费者行为数据?如何将信息整合,找到人并找准人?要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多元、海量的数据就必须要汇流、整合,而不能让数据分析与传播脱节。而  相似文献   

20.
茶座老板寄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一步步的加快,企业报也同样要顺应潮流,做好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如何充分吸收其他报纸的长处,如何把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企业报更好地为企业工作中心服务都成为这一时期企业报工作的重点。企业报是我国经济体制下所独有的一类媒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报将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在这条道路上毕竟是荆棘丛生的,需要我们企业报人共同来探索、前进。在这个信息互动的年代,企业报更应加强沟通,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