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于孩子们对“假如我是孙悟空”这个语言谈话活动非常感兴趣,我给他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问问爸爸、妈妈,假如他们是孙悟空,他们会做哪些有益的事情。第二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了我很多。尹志小朋友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告诉我:妈妈说的,假如她是孙悟空,她要让生病的人都好起来,让没有饭吃的人都有饭吃,让没有房子的人都有房子住……听了这个回答,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尹志,也表扬了他的妈妈。我想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为什么尹志小朋友能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为什么尹志小朋友做事认真、积极努力?这些…  相似文献   

2.
散文: 变色的房子   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它把小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   春天,小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绿房子藏在绿叶里,狐狸看不见。   夏天,小苗开花了,红艳艳的。花房子藏在花丛中,灰狼看不见。   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金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见……   小兔,住在变色的房子里,日子过得很快乐。   作品评析   房子是孩子们常见的建筑物,变色的房子却不常见,变色的房子能给幼儿以新奇感:多奇妙,房子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变色的房子是小兔把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创造的“…  相似文献   

3.
编织活动札记文/张朝霞上课了,我把用马莲编的小辫、跳绳、小花篮、小葫芦、小鹿、小兔等等都挂在墙上。我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你们知道是用什么编的吗?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我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用一段时间来学编织了。”我先带孩子们去河边...  相似文献   

4.
小兔吃草     
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只小白兔,这是本班自然角中的第一只小动物,孩子们对这个小客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有空就去看它,看它吃东西,看它大小便,看它玩耍,看它闭目养神。有的孩子还常常跑来告诉我小兔子在干什么,孩子们乐此不疲,我也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兴趣爱好。可是自从教了孩子们做手工“小兔吃草”之后,我发现自然角中的植物变得“缺胳膊少腿”,而小兔的笼中总有一些植物叶子。经过了解,原来孩子们知道了小兔喜欢吃草(平时我们给小兔喂的是专门的兔食),就拿这些叶子去喂小兔。于是我尽量用委婉的口气劝导他们:“自然…  相似文献   

5.
马云霞 《早期教育》2005,(11):16-16
在一次语言活动“分房子”中。我出示许多小动物图片,让孩子们给小动物们分房子,想一想谁和谁住一起最适合,它们住几楼最方便,为什么要这样分?结果孩子们都开始“工作”了。长颈鹿和大象住一楼,  相似文献   

6.
许元元 《山东教育》2012,(Z6):65-66
幼儿园外的大片农田,是我园小朋友快乐游戏的生态乐园,特别是秋末到早春这一段"搁田"的时节,那些田间地头的自然游戏,总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这不,我和孩子们又来到了园边的杨树林里,一起给蛐蛐儿摘豆叶,给小兔割青草。树林的主人哈哈伯在地里种了许多大豆,那些豆棵下的青草,正是小兔子最爱的食  相似文献   

7.
成人的想像经常受到理性和知识的制约,幼儿的想像则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愿望出发。通过设计和实施《蝴蝶衣裳》这一活动,我对此有了一些认识。解开作品中的理性绳索为了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我选择《森林服装店》这个童话来设计语言活动,这个作品有一个神奇的构思:小兔衣服上的蝴蝶(图案)会飞走,又会飞回来。但是,这个作品又有些生硬,小兔衣服上的蝴蝶飞走了,它去请营业员大叔来帮忙(给衣服画上花朵)。这样的情节发展跟幼儿的想像轨迹不那么吻合。孩子们会想:小兔衣服上的蝴蝶飞走了,它的朋友们(童话形象)会来帮忙,为什么非要…  相似文献   

8.
学会分享     
又到吃点心的时候了,孩子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桃酥。一会儿,我们班的小伟很快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迅速跑到点心桶旁,抓起剩下的一块桃酥就急着往自己嘴巴里塞。这时,我发现班上有好几个孩子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我喊住了小伟,把他叫到跟前说:“小伟,其他小朋友还想吃,分点给小朋友吃,好吗?”小伟极不情愿地把手中的桃酥分了一些给那几个小朋友。这使我不由得又想起前几天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件事情。晨间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自由活动,佳佳一个人在建构区开心地玩着积木,并尝试拼搭着不同形状的房子。我把她叫过来喝水,当她喝完水跑回…  相似文献   

9.
老师,谢谢你     
今天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太成功了。孩子们比平时兴奋、活跃、积极,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而且表现得那么强烈,那么恰当,使得半日活动始终充满着笑声。家长们被孩子们一声声幼稚的回答、一个个调皮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李燕,你来唱一个吧。”我叫了这个从不主动表现自己的女孩子。全班小朋友仿佛吓了一跳,眼睛一下子转移到她的身上。她像平时被提问时一样一动不动,忽闪着大眼睛直盯着我。“来,李燕,这首歌你唱得最好,唱给大家听听。”她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慢慢站了起来。我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大拇指。音乐响起了,她没唱,我的额头直…  相似文献   

10.
案例1:“三角形的认识”课尾练习设计 师:小朋友们在课间活动时,经常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今天老师把小松鼠、小兔、小羊全都请来了。和大家一起做猜谜游戏,小朋友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11.
带着他跑     
课前设计的蜗牛、乌龟、毛毛虫小兔等头饰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于是我趁机导入了今天的课:孩子们,今天森林里要举行动物大会,你们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活动吗?  相似文献   

12.
室外活动时,我们班的林小梦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给院子里的芸豆拔草。她蹲在一棵芸豆前,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又察看了其他的芸豆。突然,她大声冲着我喊:“老师,芸豆都吐须了,该给它们搭个架子了!”我连声答应。第二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找来树枝、布条给芸豆搭架子。搭完架子后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蘑菇,了解了有些蘑菇能吃,有些不能吃,一些颜色鲜艳的蘑菇往往有毒。此后不久,在一次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出示了许多颜色鲜艳的蘑菇图片,并创设了小兔采蘑菇的情境。意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房子:居住的房子、各具特色的楼房、图书上的房子、卡通片里的房子……不同的房子带给孩子不同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新奇和快乐,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愿望。孩子们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建筑师,建造更加美丽、更加有趣的房子。活动目标1.学习用撕、贴、画、捏、组合等多种方法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房子。2.了解房子的主要组成部分。3.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及初步的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窗台上摆放玩具房子,资料栏里展示孩子们搜集的各种房子图片。2.操作材料:(1)橡皮泥。(2)平面粘贴材料:一张大的黑色…  相似文献   

15.
倪婧雯 《小学生》2010,(2):73-73
今天,陆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10只小兔排成一列做游戏,每两只小兔之间再插入3只小猴,算一算,一共要插入多少只小猴? 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朋友们认真地开始思考起来。不一会儿,曹青松就高举小手,响亮地说:“老师,我是画图的,我先画10个圈,表示10只小兔,  相似文献   

16.
小兔的新房     
小猪一拍胸(xiōn)脯(pú)说:“你知道我爷爷是谁吗?天蓬(pén)元帅猪八戒。爷爷帮我给你找个地方住还不容易。”第二天,小猪把自己吃掉小兔房子的事,和猪八戒说了。猪八戒答应小猪,天上的房子随便住。小猪把小兔送到了太阳里。可小兔只住了一天就受不了了。太阳温度太高。把小兔的尾巴都烤短了。小猪把小兔送到了星星里。小兔住了几天,感觉不舒报。因为星星到了晚上,整夜一闪一闪的,小兔睡不着觉,把眼睛都熬红了。小猪又把小兔送到了月亮里。兔子在月亮上一住下来,感觉这里既凉爽又宁静,舒服极了,不愿再回到人间了。后来,这只小兔就成了月…  相似文献   

17.
小熊、小狗和小兔是好朋友,它们住在一起。一天,小兔说:“咱们的房子漏雨,冬天又快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咱们造一座小屋吧。”“这是个好办法。”小狗和小熊马上开始动工。不久,一座漂亮的小木屋造好了。小兔说:“房子太暗了,什么也看不清楚。”小熊和小狗也觉得太暗了,就一起坐在地上想办法。小兔灵机一动,说:“我有办法了!我们可以看看哪块木板比较松,把它敲下来,不就有了一个窗子吗?”“这个办法好。”小熊和小狗说。说完,它们就行动了。小熊发现右壁一块木板上有块大结疤。小兔说:“就敲这块木板吧。”说完,就用小锤子轻轻地敲打,墙上…  相似文献   

18.
袁滢 《幼儿教育》2004,(12):28-29
过新年时,班内童话剧的成功演出使孩子们深受鼓舞。于是,他们决定重排童话剧,演给全园小朋友看,但活动刚开始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于是,我鼓励孩子们自己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做真正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9.
点名与拍照     
快点名了,有几个小朋友还在用双手做出照相机的样子,给别的小朋友“拍照”。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灵机一动,问幼儿:“小朋友喜欢拍照吗?”“喜欢。”他们大声回答。“来,给老师也拍一张。”我说完,就一本正经地坐在40名小摄影师前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喀嚓,喀嚓”地给我“拍照”。“小朋友们拍得真好,老师也来给你们拍一张,好吗?”“好!”这  相似文献   

20.
实习笔记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我感到充实、快乐。几个有趣的小镜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我们一起玩" 晨间活动时,我特意留心观察小朋友的拍球活动,发现孩子们只会不停地拍上拍下,动作单调,活动显得枯燥、乏味、呆板。于是,我走到正在拾球的一个小朋友跟前,"来,我们一起玩儿。我拍一个,你拍两个,我拍三个,你拍四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