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霾、台风、龙卷风、冰雪冻害——全球变暖导致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和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将气象报道融入时代大背景中,向公众解疑释惑,将气象信息传播至千家万户.如今,气象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是气象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做好这个热点问题的报道工作,在报道中既体现出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共性",又体现出行业媒体的专业"个性",是中国气象报社组织开展气候变化报道时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罗毅 《新闻前哨》2006,(4):45-46
气象新闻的出炉源于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新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发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从那时起,气象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人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在人们生活中持续了20年。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们总是被迫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开始.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种气象"新理念,开启了气象报道的全新视野.如何在新的坐标系上重构气象报道的话语系统,成为气象新闻界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7.
王玮 《新闻知识》2005,(7):29-32
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气象信息在工业、农业、海洋业等各行各业及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方面正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天气预报,作为一种新兴的报道内容,对新闻媒体尤其是都市类的报纸,近年来,得到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在报纸版面上的分量也正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8.
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解析气象新闻二十年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从而使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由配角成为主角,由当初无足轻重的服务性信息变成新闻媒体上重要的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9.
电视气象新闻的成长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媒体对气象报道的重视以及对气象资源的挖潜、整合都前所未有,而具有声画兼备的传播优势的电视媒体先拔头筹。但电视气象新闻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有待记者开掘。未来成长的空间在未来二十年中,我国气象事业将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理念发展,即要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这种理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气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后续报道和外延新闻空间广阔我国的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只局限于对某一场天气事件的报道,而对天气…  相似文献   

10.
反映精准扶贫工作、人物以及相关信息的精准扶贫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近发生的关于气象精准扶贫的信息的传播,亦即气象精准扶贫报道,是精准扶贫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反映气象科技用于精准扶贫或者反映气象科技人员从事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新闻。本文以新疆气象精准扶贫报道为例,对气象精准扶贫报道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予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即模式局限,并对气象精准扶贫报道的改进策略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晋辉 《青年记者》2016,(25):16-18
气象报道是什么 生活中,人们眼中的气象报道就是在家时常看的电视天气预报、乘车时常听的与出行有关的天气话题、刷手机时屏幕上常出现的与气象相关的各种资讯……实际上,气象报道还包括在各种媒体平台传播的天气、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气象科普知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和气象事业发展动态等多种以气象为主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蒋璐 《青年记者》2007,(12):68-69
气象报道直接关系到生产、生活,故一直是报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大多数报纸的气象报道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旧口吻,远远跟不上其他报道种类的创新速度。气象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徐全卫 《湖北档案》2008,(10):12-12
日前,襄樊市档案局(馆)主动找有关部门协商,派专人到市各新闻媒体单位重点收集,把“7.22”襄樊水灾——特大型气象灾害全部录像资料完整接收进馆.填补了市馆有史以来影像记载襄樊气象灾害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气象灾害预警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以"灾后报道"代替气象灾害预警报道,对干旱、冰雹等一些持续性、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预警报道不够完善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到防灾抗灾,小到穿衣防晒,天气变化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变化影响着市民生活方方面面,气象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越来越受媒体关注.所有的媒体都有气象报道,气象新闻已成新闻富矿,在这个背景下,气象报道如何从中挖出更多的财富值得思考.做好标题引关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老话也说“题好一半文”.那么,如何做好标题呢?  相似文献   

16.
时下有些媒体仍把气象报道视为可有可无的"补白",有版面就发,没有版面就拉倒;记者有空就采写,没空就放弃。采写、编排时也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未能统筹安排和依计划行事。在媒体转型时期,气象报道作为受众关注的一项内容,媒体人理应予以更加重视,改变视之为鸡肋的看法,给予更多的版位,并用心研究报道手法,让气象报道也能"给你好看"。气象报道要吸引眼球,应该改变传统的"气+温+风"的简单报道程式,丰  相似文献   

17.
阴晴雨雪风霜,都是平常的天气现象,每天例行报道,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很难出新出彩;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新闻的关注促使我们必须做活、做深、做透、做强气象新闻.需要我们在气象新闻报道中拥有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本期前沿报告关注气象报道,有人说选题冷偏,其实不尽然. 气象,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各类媒体的气象报道,正在千变万化着、大红大紫地走进我们中间. 从30年前都市报兴起后的添字加句、电视台的指点云图开始,到今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即时滚动,气象报道,已从三两行字七八句话的天气简报、静态报告,转变成为半版整版、音视频全方位立体传播的动态气象新闻.+专家,+技术,加版面时段,加传播花样手段,看如今,各类媒体争相“揽天上云雨,问人间冷暖”,不断创新气象报道,以此吸引大众、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9.
李彬 《中国广播》2013,(8):52-54
近年来,全球气象状况越来越复杂多变,广播媒体作为最主要的传统媒体之一,如何拓展播报方式、报道好气象新闻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文以2012至2013年4月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报道作为考察对象,从内容转变、手段创新、范围扩展三个方面展示了广播媒体气象新闻报道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姜晨 《新闻通讯》2011,(9):25-26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都市报紧跟“气象”和“天机”,揽天上云雨,问人间冷暖,气象新闻立体化传播的时代正悄然来临。 都市报气象报道的三大误区 我国都市报毕竟只有不到20年的发展历史,相较于国外大报娴熟的气象报道。尚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状态下的气象新闻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