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强 《考试周刊》2010,(30):146-146
学生的读写练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但我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不少学生在课后的读写语言活动中不懂得如何高效地做练习。要么盲目地做,不知道哪些练习最适合自己;要么埋头苦做,不知道要做多少才适当,也不知道如何最有效地从练习中消化、理解所学知识,以为多做练习就能掌握知识。时间花了不少,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次音乐课,我在给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不知道真的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欠佳还是这样的练习的确过于枯燥乏味,学生们一直都不肯积极配合,甚至连最基本的节奏型都念不准确。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个迟到的学生敲响了教室门:“砰砰砰,砰砰砰。”  相似文献   

3.
练习是学生消化掌握所学知识重要环节,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在课后的练习活动中,不懂得高效地做练习,如何指导学生事半功倍地做练习一直是每位教师关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使练习充分发挥其效能,如何指导学生事半功倍地做练习作了初步的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省学生的学习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杨毅 《当代电大》2004,(10):78-85
法律文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写作课,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为此目的,学生必须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但在进行写作练习前,学生必须首先掌握各种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及写作方法。惟有如此,写作练习才会有的放矢而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故本文拟就本课程的重点问题做一些提示,以帮助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杨毅 《当代电大》2004,(4):73-76
法律文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写作课,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为达成此目的,学生必须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但在进行写作练习前,学生必须首先掌握各种文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及写作方法。惟有如此,写作练习才会有的放矢而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为此,本文拟就本课程的重点问题做一些提示,以帮助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怎样提高学生做综合题的能力,这个问题已引起不少数学教师的注意。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对做综合题之所以束手无策,主要是平时见得少,做得少。应该在平时让学生多做些这类那类的较难的综合题,各种类型的题做多了,看见差不多类型的题目,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到处搜罗综合题,自己出综合题,希望能让学生多作一些练习。我认为在平时多让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给学生多一些练习机会是好的,但不是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仪器组装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没有条件做巩固练习,如能以课件形式做出来,学生就可以在自习或回家时在计算机上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经过近一年的使用,收效很好。  相似文献   

8.
指导练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陶兴荣小学生年龄小、思路窄,练习时审题不细心,解题容易错。因此,指导他们认真审题,掌握练习方法就非常重要。实践中,我的做法如下:一、想一想就能使四则混合题简便计算题,小学生习惯于拿起笔来就做。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多读读、多...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的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数学练习,保证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并通过有效练习去提高教学效果,保证练习的高效性. 一、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 据调查,有3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有4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做数学作业和练习,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去完成作业和练习.要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首先对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让学生看到习题后,就想做下去,就想把题目搞懂.  相似文献   

10.
配合苏教版科学课教材的教学,学生每人有了一本《小学科学实验册》作为配套练习。今天上午,我上完了《做酸奶》一课,由于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上完教学内容后,还剩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于是我就安排学生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册》上的一些练习。  相似文献   

11.
练习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古人云:"学而时习之""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学生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已反复练习——脑子想,口头念,手上做等实践活动,才能变成自已的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练习只注重书面的练习,而忽视活动性练习的设计,学生练得机械,做得枯燥,常产生厌做、厌学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潜在因素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动性"的练习,则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
<正>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步的阶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练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待练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讨厌做练习,这种态度严重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面对这种现象,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一些有效性练习的方法。数学有效性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获取和巩固已获得  相似文献   

13.
一次音乐课,我在给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不知道真的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欠佳还是这样的练习的确过于枯燥乏味,学生们一直都不肯积极配合,甚至连最基本的节奏型都念不准确。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个迟到的学生敲响了教室门:“砰砰砰,砰砰砰。”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的随堂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步骤。通常的做法是:教师讲完新课后,出几道题,让学生练习。这样往往会使好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没有事可做,后进在规定的时间内无论如何也完不成,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布置学生的练习题时,应因人而异。既要出一些最基本的和最基础的习题,要求所有学生都应完成,再出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让那些好学生做。总之要让后进生吃得了,好学生能够吃饱。如梯形的面积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当讲完了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之后,就可…  相似文献   

15.
林丽芬 《考试周刊》2010,(24):75-77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解题能力提高不大。以后碰到同类型的题目,甚至有些已做过的题目,却仍然不会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追求解题的数量,不着重理解解题方法,不善于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举一反三。实践证明,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题目给学生练习、讨论,事后总结经验,可使学生掌握题目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对题目及其解法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应变能力,从而使学生每做一题有一题的收获,提高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课本练习题时通常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评,这样就能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课本练习题,然后教师再从课外找来大量的练习题给学生做,以求得所谓的"训练效果",岂不知这样做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学习的负担。与此同时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使得练习过程经常出现"夹生"的现象,如果教师只是过于关注练习的结果,忽视练习的过程,这样的练习很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学好数学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那么是不是大量地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练习的成效呢?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想通过练习使学习得到改善,这种练习必须是有指导的。可见练习不能盲目,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本文仅仅从十个方面来论述一下教师对学生练习的指导和帮助,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练习动机。有无明确的练习目的是影响练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有些练习在平时做过而学生仍然出错,这就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练习目…  相似文献   

18.
沈铭源 《考试周刊》2010,(46):60-61
现在高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听得懂,做不会”的现象,主要原因除了高中数学本身较难,高考由于要为国家选拔人材,部分试题较灵活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为造成的。比如,一些备课组长只关心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快班的进度作为全年级的进度,这样必然会导致普通班教学进度太快。还有一些老师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为学数学不只是会做题就可以了.不充分理解知识点势必影响解题,  相似文献   

19.
提起信息技术课,不少教师肯定会说:电脑课,学生最喜欢了,每次上课都是很早就到机房里。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大多数学生来上课只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电视等等。有些学生即使教师在广播教学,为了不被教师控制,就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安全模式玩游戏,甚至干脆把网线拔掉。在做练习时,有些学生宁愿自己漫无目的地改动计算机的各种设置,也不愿意做指定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孙孝忠 《江苏教育》2007,(13):106-106
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我校本学期取消了家庭作业《练习与测试》的征订,只用教材课后练习和与之配套的补充习题。一段时间后,教师反映家庭作业没法布置了,经过了解,教师们大概有以下意见:①家庭作业的量不够了,没有练习可以做;②学生在学校利用课间就把作业做好了,晚上就玩了,心都散了;③我们布置了一些实践(综合)类作业,但是没有办法批改。听了这些意见后,我心中窃喜,看来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真的减下来了.但继而又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