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陕南2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建立了陕南县域城镇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运用spss17.0和ArcGI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从空间尺度对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发展不均一.针对研究结果,从环境优先,扶持特色城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加快陕南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有利于陕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较全面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首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再结合我国西部12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这些数据利用"最大—最小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确定各指标对城镇化评价的隶属度函数,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我国西部12省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各省的经济、生活、社会、环境以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选取全面评价地区人才吸引力的12项指标,构建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消除指标共线性,将原有的12个指标提取为3个公因子,发现经济实力因子是影响人才吸引力的关键,并以综合得分得到广西14个城市的排名,依据排名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人才吸引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空间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相关指标进行空间计量分析,使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测算分析和相关检验。并且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二元邻接空间权重矩阵,对人口流动、工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采用Moran’s I(莫兰指数)对经济增长变量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计算2013—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通过空间模型分析发现,人口流动率(m)与经济增长(lny)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人口的空间流动并未明显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工资收入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珠三角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专家意见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法测算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综合指数,对珠三角区域的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个方面,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人群在珠三角区域大量就业,提升了珠三角区域就业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进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提出公共服务水平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城镇就业;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了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是正向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旨在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的城镇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对8所学校446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以教师满意度为中介变量,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应用6个维度运用相关、回归及结构方程分析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发现:(1)高校科研评价制度与教师满意度、科研行为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评价理念对教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评价理念、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应用对高校教师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评价理念、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应用3个变量以教师满意度为中介间接影响科研行为,教师满意度在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和科研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从评价理念、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应用与评价外部环境4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城镇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得出2012年重庆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应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综合水平整体不高,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出一圈高两翼低的格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重庆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呈现强集聚分布格局,形成了五个集聚中心.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科教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等要素构建安徽省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安徽省16个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结果表明,安徽各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其中,合肥、马鞍山、芜湖、黄山、宣城和铜陵等6个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大于0,而其余城市综合评价得分小于0。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将安徽城市按照人才吸引力水平高低划分为高度吸引型、中度吸引型和低度吸引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相关论述,构建一个综合的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类指标权重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自学能力在就业能力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较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界定新型城镇化内涵,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运用熵权法对北部湾6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北部湾新型城镇化水平城市差距较大,中下游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均衡;北部湾在广西区内,经济增长、经济开放、生活水平和环境建设方面有优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针对北部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走集约化道路、突现产业结构升级、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并重、加强环境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以公立教育为主的国家,增加教育财政支出是增加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跨省就业规模较大的现实背景下,研究省级教育财政支出对本地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贡献有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省域不平衡,并呈现较强的以经济距离为权重矩阵的空间相关性;全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省级教育财政支出对本地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地区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中部省级教育财政支出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正向促进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东部地区,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验证了省级教育财政支出促进本地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的效应与跨省就业规模密切相关的研究假说。因此,为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省级政府除统筹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以外,还需要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就业环境,形成合理的工资定价机制,吸引人才到本地就业。  相似文献   

13.
使用湖南省2019届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数据,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实证分析高职教育与地区经济环境对高职毕业生专业和就业岗位匹配(专业匹配)的影响,并构建样本选择模型处理样本选择偏误,发现专业教育、双创课程、地区行业发展态势显著正向作用于专业匹配;地区经济整体状况则发挥显著负向影响。鉴于双创课程、地区经济环境对不同学科、不同性别毕业生的专业匹配有显著差异化影响,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建议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中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在教师队伍、课程内容、监督管理等方面发力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质量;深化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内双创教育建设;增强就创业服务的适切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的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地域景观、生活方式、文明程度6个方面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指标权重,模糊隶属度函数构造模糊矩阵,从而测算出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值和城镇化水平一级指标的分项测度值.结论是: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总体来说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度处于较低水平;人口城镇化、地域景观和生活方式城镇化水平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文明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东盟十国都存在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也将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宏观环境分析法(简称PEST),从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s)、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技术自然环境(Technology)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和约束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获得吸引力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5个维度,运用熵值法对广西2003-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回归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经济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影响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依次为行政力、产业集聚力、市场力和外向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已成为左右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的竞争已日趋明显,人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吸引人才。人才的吸引取决于人才的发展环境。根据影响人才发展环境因素,构建了吸引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关吸引人才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沧州城郊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沧州城郊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失地农民的失业水平总体较高;职业培训、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失地农民就业起正向作用;失地补偿金、年龄等因素对失地农民就业起负向作用;征地补偿金和生活补助费不利于失地农民就业;失地程度和征地用途对就业影响不大;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就业.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沧州城郊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郑州市2002—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算,运用SPSS相关分析对郑州市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相反,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健康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青海河湟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青海河湟地区的城镇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与城镇化水平进程相关的社会经济要素与现行的人口城镇化指标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城镇化进程的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湟地区城镇化水平作出总体排序及发展类型划分,为该地区城镇化进程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