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印”被称作国粹三绝,而历代名人书画作品更是被人称作“历史的光点”。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毫州市,近年来出了个酷爱书画收藏的年轻人,他以丰富的书画藏品引起了海内外各大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由此跻身于书画收藏家之列。他,名叫苏胜利。1992年9月26日至10月4日,《苏胜利书画收藏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展出,引起了轰动,单开幕式就有2000多人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亲自为之剪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各大新闻单位纷纷报道了这一空前盛况。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是因为貌…  相似文献   

2.
宣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市档案馆首都图书馆市社科联联合召开理论研讨会本刊讯11月14日,北京市档案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市社科联信息学会,首次联合举办“首都档案、图书。信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研讨会在市档案馆举...  相似文献   

3.
兰州人养鸽,爱鸽是有传统的,兰州“鸽子市”就是好鸽者、养鸽者自发而起定期的临时市场。1949年前兰州即有此市场,据西北史地学者张令瑄先生讲,当时“鸽子市”规模很小,并以好家交换鸽子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后,兰州“鸽子市”渐成规模,并有雀、金鱼、雀食、鸽食和雀笼、鸽笼等小工艺品进入“鸽子市”,其址屡经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中旬,桂东县图书馆举办了“台胞陈祥乾先生捐赠图书字画首展”。展出当天,便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各阶层人员300多人次。这次展出的图书字画中,有于佑任、郑成功的行书条幅,有曾国藩的楷书七言联、有朱熹的四书全  相似文献   

5.
字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品,但装裱是其成为艺术品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书画装裱已有1700年的历史,它是在不断继承、发展中逐步完善的。但时至现今,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诸如装裱工序的繁杂,生产条件的苛刻,受温度、湿度、天气、季节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它仍不能满足艺术观赏者特别是普通群众的需要。最近,在北京玉泉路花鸟鱼工艺市场的凌翔图画苑装裱店,一项新的装裱工艺引起了广大书画界人士的关注。这家装裱店创造发明的、独特新颖的“张氏书画装裱技术”,不仅轰动京城,而且在全国独树一帜。该字画装裱店虽名不见经传,而慕…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7号至19号,湖南大学图书馆举办以“诵读民族经典,弘扬湖湘文化”为主题的湘籍台胞李佑赠先生捐赠专题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展厅:李佑增先生收藏书画展厅;李佑增先生生平与历史文物展厅;李佑增先生竹雕展厅。展览共展出李佑增先生收藏的字画200余幅、自刻竹雕作品100余件以及其他收藏品1000余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博物馆》2009,(3):54-54
2004年5月15日,“卡地亚艺术珍宝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卡地亚是法国著名的珠宝钟表高级手工艺品品牌,自十九世纪中叶创立以来日渐确立起自己的国际声誉。该展汇集了卡地亚一个半世纪以来设计的经典名作,以珠宝首饰为主,兼有钟表、小摆设、化妆盒、手袋等其他高级工艺品,还配有一些精美的设计手稿。上海博物馆为此设计了具有相应文化氛围的展厅,使观众可以历史地领略卡地亚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去年春节前的一天,在烟台币华联商厦门前,一位解放军战士正在挥毫泼墨,义务为过往群众写春联\画年画。他那苍劲有力、浑厚传神的字画,令围观群众喷喷称道、赞不绝口,许多群众排成长队渴望得到他的一幅字画。这个战士就是被誉为“军营书画家”的烟台警备区船运大队二级专业军士张国永。张国永从小就迷恋上了绘画。上小学时,他的作品就被学校推荐参加了邓州市儿童美展。1983年11月,他携笔从戎,来到了北国锦州某高炮团四连,当上了一名炮兵。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写生创作上,用手中五彩的笔,描绘火热的训练场,在绘画艺术的征途上,…  相似文献   

9.
龚晨 《兰台世界》2013,(10):67-68
说到宋徽宗首先想到的是“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的统治者;提起赵佶让人想到的是古玩典藏、记鸟绘画和自成一派书法“瘦金书”的独创者,成功的书画大师.身为帝王,宋徽宗赵佶因爱丹青甚于爱江山的错位人生,最终国破家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博物馆》2009,(3):90-91
2007年8月12日,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隆重开展。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著名的“希腊古典时代”。共展出130件大理石雕塑、陶器、金器等精美艺术品,再现了这一伟大时代的辉煌。展览分“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以及“与希腊名人对话”三个部分,分别从社会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物馆》2009,(3):89-89
2007年9月25日,由山西博物院和晋祠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霜红之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书画大展”在山西博物院书画展厅开展。此次书画大展是为纪念山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傅山先生诞辰四百周年向社会推出的文化盛宴,共展出傅山作品一百余件,包括从故宫博物院等9家博物馆借展傅山书画精品30余件,  相似文献   

12.
张晓爱从事记者、编辑工作近30年,现任北京电视台副总编、高级编辑。1996年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称号。1988年,她被调到北京电视台组建青少部,先后担任青少部主任、电视台副总编,主管文艺、戏曲、社教、电教、青少、动画6个主要编辑部门的工作。她参与创办、策划了北京电视台21频道的青少年节目和组织北京电视台27频道开播的筹备工作。策划、制诈了大量精美的电视节目,是首都电视界、青少年教育界一位较有影响的编导。10年前,张晓爱组建的北京电视台青少部,在全国电视同行中,…  相似文献   

13.
世纪作家冰心以“爱的哲学”见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也见证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近百年以来.冰心“爱的哲学”主题——母爱、儿童之爱、大海(自然)之爱,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批评家、作家、学者、读者诠释冰心的思维定势。阿英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冰心“爱的哲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A母亲的爱、B伟大的海、C童年的刚忆”。^①后来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写到:冰心“知道苦难的现实里只有泪珠.但她不愿意做这样不情的文学家:她要讴歌理想——超现实的,于是就逃避和沉醉到她所常写的那些概念中了。  相似文献   

14.
张方 《青年记者》2007,(8):64-64
读报类节目“遍地开花” 早在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首都报纸要”节目(也就是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要”),可视为广播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雏形。在21世纪曾经一枝独秀的凤凰卫视2003年1月6日开播的“有报天天读”,将解读全球重要报刊头条新闻及主要社论作为节目重点,短短半年时间收视率飙升凤凰卫视节目前三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周森,1964年出生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20年前定居郑州。1992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上以左手反书“龙”字获大奖,被誉为“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1998年,左手反书“善”字参加“长城黄河杯”国际书画大赛,获一等奖。2000年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将作品拍卖所得的全部6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了上海福利机构。2001年5月,与河南省登封市颖阳镇敬老院签订“百年寿终”养老送老协议,为10位老人养老送终。2002年10月,义卖手书,将全部20万元义卖款捐赠给“重庆万州周森慈善爱心小学”。数年来,周森先后为慈善事业捐助的资金达千万元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壬午年)和2003年(癸未年)分别是中国农历的马年和羊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生肖邮票主图,都是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的民间泥塑为原型设计的。自1980年国家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至今24年间,一个村的民间工艺品连续两次印上被誉为“国家名片”的生肖邮票,这在全国也是“独领风骚”。据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图稿编辑部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王虎鸣介绍,生肖“马”票是他以中央美术学院陈列室收藏的两匹民间工艺品泥塑马为原型设计的,经调查确认,这两匹泥塑马都来自凤翔县六营村,原件上无作者署名。而生肖…  相似文献   

17.
近日,云南70后艺术家的杰出代表陈流的风景油画展“云归何处”在文达画廊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他5年来的28幅精美作品。这是陈流首次在云南举办风景画展。  相似文献   

18.
留住历史     
2004年3月1日,“呼和浩特市档案馆接收刘振雄藏品捐赠仪式暨藏品展览”随着铿锵的鼓乐声,在内蒙古美术馆隆重开幕。楼上楼下参观了一遍之后,不禁为其藏品之多、内容之丰富而惊奇。刘振雄的全部藏品约有2吨重,藏有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千余本、“文革”传单5千余份、战斗队小报4千余份、名人书画400余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教授今年五一前夕,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 首都劳动奖章。据悉,这是我国图书馆界第一位获得劳动奖章这一殊荣的图书馆工作者。劳动奖章授予一名图书馆工作 者,说明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这不仅是倪晓建馆长和首都图书馆的光荣,同时也是全国图书馆界的光荣。  相似文献   

20.
11月27日,首都图书馆迎来九十岁生日,一系列展示首图文化和历史的展览拉开帷幕。 首都图书馆的老馆长刘德元和冯秉文讲述了一些往事,连首图员工也是第一次听说。 阴谋炮击天安门,法文图书馆被首图接管 “首图最珍贵的藏书来自法文图书馆,1951年,法文图书馆员工参加反革命叛乱,企图炮击天安门,因此该馆被人民政府没收,其藏书全部由首图接收。”刘德元的回忆牵扯出一桩历史大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