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材料的科学投放、游戏空间的合理设置有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是推动幼儿游戏深入进行的驱动力。尤其是材料投放,只有投放丰富的、可操作的、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需要的材料,才能让幼儿自发地通过游戏获得发展。一、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材料的科学投放、游戏空间的合理设置有助于幼儿游戏开展,是推动幼儿游戏深入进行的驱动力。尤其是材料投放,只有投放丰富的、可操作的、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需要的材料,才能让幼儿自发地通过游戏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3.
游戏材料是幼儿获得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有效载体,科学、有效地投放游戏材料是衡量幼儿游戏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结合文献法、观察法与访谈法探究高校附属幼儿园混龄班游戏材料投放困境,发现幼儿园混龄班游戏材料投放数量不足、种类单一,挫伤幼儿联合游戏的积极性;轻非物质材料投放,未挖掘出潜在的游戏材料教育价值;游戏材料经常闲置,造成游戏资源严重浪费的局面。影响游戏材料投放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混龄班资金短缺、师资队伍不稳定和管理体制滞后。幼儿园混龄班科学、有效投放游戏材料,应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性,为幼儿“量体裁衣”;以“幼儿为本”,投放适宜的非物质游戏材料;变“废”为“宝”,使闲置材料有效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幼儿获取各种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科学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方式,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作用,自由地进行各种操作与探索,满足着他们探求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促进幼儿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凸显幼儿园科学游戏的教育功能,我园积极实施苏州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常态化的研究》,探索将科学游戏与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相融合,借助区域游戏宽松、和谐的环境、丰富多样的材料以及内容选择的广泛性、教师观察指导的及时有效性等特点,吸引着孩子,让幼儿园科学游戏"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材料,观察、指导幼儿游戏,游戏结束后还要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真正发挥区域游戏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五大领域教学中,科学领域的教学是重中之重,通过科学领域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科学核心素养提升。融游戏元素于幼儿科学领域教学之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对借助游戏情境,激发科学探究欲望;运用游戏材料,助推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游戏示范,突破科学探究难点;驱动游戏过程,引导科学探究发现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洁莉 《考试周刊》2012,(77):192-193
区域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自我学习、自由成长。因此,幼儿教育应注重区域游戏这一教育形式。在区域游戏教育实践中,把握尊重幼儿的游戏权、支持幼儿游戏、给予其充分空间、进行隐性指导等原则和研究观察幼儿游戏、适宜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等策略。通过适宜弹性化的区域设置和丰富层次化的材料投放,创设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通过正确介入游戏、适当给予帮助、科学进行评价,提供适宜的区域游戏指导。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科学游戏是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启发与组织下,让幼儿借助物质材料,有关的玩具、图片和声像资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寓有科学知识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游戏的这些属性与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征是一致的。再者,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容易疲劳,且认知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性等特点。幼儿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喜欢科学游戏,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接受学习,求知好学的精神也容易得到培养。因为,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中,科学…  相似文献   

9.
蔡荔 《成才之路》2014,(20):94-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科学小操作、小活动有了兴趣,才能主动投入活动。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呢?通过以班级特色活动进行探索,是一个好形式。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内容,再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将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活动内容定为—初探区域游戏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多样化的科技小操作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进行有价值地探索,就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材料投放的位置以及顺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将影响到幼儿参与科技小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来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通过分层创设环境,有选择的来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感知、发现的权利。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现象、特征以及是通过怎样操作、发现、推理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大胆地进行科技小操作活动。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幼儿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有趣的数学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在大班数学区域游戏中对游戏目标、游戏材料、游戏指导过程和游戏结果进行留白,能让数学区域游戏更精彩有趣,也更能体现区域活动开放、自由、自主的属性。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并自主决定游戏的目的,从而以积极情绪开展的游戏活动。所以,教师需要"放手",因为,自主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的游戏。但是,所有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都应有一定的支持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所以,自主游戏中的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价值把握,扮演好"支持者"这个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班幼儿科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摆弄科学区域游戏材料,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最为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科学教育途径。但是,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如何投放?投放后如何使用成为幼儿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对小班幼儿科学区域游戏材料投放问题进行思考,力求为幼儿创设科学思维发展环境。"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在幼  相似文献   

13.
课程游戏背景之下的科学活动是将游戏融入科学活动,以游戏的生动有趣、取材的层层递进来激发幼儿操作意识,提高幼儿对于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科学教育中科学小制作就能很好地体现其游戏化的特点,本文就针对小制作的特点对其有效的开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将从制作的内容、材料、方法、展示进行一一的陈述。  相似文献   

14.
结构性科学小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巨大作用。这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教师教研的需要。从调查和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入手,收集各种游戏材料,关注和重视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结构性科学小游戏目标体系与内容框架进行构建,从而丰富科学游戏活动的题材和内容,为科学小游戏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材料是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因此,游戏材料对幼儿进行游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智力开拓,可以在对游戏材料的操作中促进幼儿骨骼、关节、肌肉等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全面发展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一、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让幼儿手脑并用,发展幼儿各方面智能。1.提供开展科学游戏的玩具和材料为了培养幼儿认识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准备了小电动机、灯泡、电线,让幼儿接线路做电动玩具,初步了解电的用途,还有浮沉游戏材料、磁控游戏材料,摩擦起电的材料,在玻璃或镜子上画图画、表演土电影和制作简单幻灯片等,幼儿通过试验物体的运动或观察物体的变化,可以了解物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得直接经验。2.准备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纸板上的跳舞衣、外套、儿童头型等,让幼儿练习扣纽…  相似文献   

17.
许亚文 《辅导员》2011,(9):42-44
游戏材料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载体,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进行探究、尝试,因此,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成为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丰富和挖掘幼儿游戏材料的实践中,我园开展了"在游戏活动中挖掘低成本材料的教育价值"园本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傅暘珍 《教师》2019,(13):107-108
科学小游戏是操作性、趣味性、变化性、体验性、探究性很强的一项科学活动,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文章通过从科学游戏的适宜性、科学游戏材料的开放性、科学游戏玩法的多样性三方面来选择趣味的科学小游戏,诱发幼儿体验。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大胆探究;区域活动中体验,自主探究;亲子活动中体验,实践探究三个不同活动中体验科学小游戏,实现幼儿的探究。从重科学游戏过程,敢于表达;重科学游戏操作,勇于变化;重科学游戏体验,勤于思考三重视中关注科学小游戏,使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从而让幼儿在科学小游戏中,轻松地玩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科学,理解一些科学现象,获取真实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明确结构游戏开展的价值和内涵,是避免陷入指导误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游戏主题进行时间、空间及材料规划以做好游戏准备;在游戏过程中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组织好评价环节,通过幼儿互评等多种方式启发幼儿对游戏行为进行反思并逐步整合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凸显结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的科学区角,是针对活动的开展、幼儿的特点等因素,投放多种多样的材料,供幼儿在游戏时间,对周围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地方。丰富的区角材料、适合的区角布置等,都会让科学区角变得生动起来。而幼儿在科学区的游戏中,通过观察发现、提出疑问、尝试操作等方式,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也都会有所提高。妙用幼儿园的科学区角,让幼儿在玩玩闹闹中快乐地学习更多快乐的知识。随着对区角游戏越来越重视,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