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阶段特征】 政治: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北约和华约建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与美苏争霸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3.
何谓“冷和平”?近期来,常常看到“冷和平”(coldPeace)一词、这是什么含义呢?冷和平是相对于冷战而言的。自从苏联解体,原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峙消失了,世界格局从两极转向多极化,这种多极化的格局仍在形成过程中。这期间,虽然没有了过去冷战时...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它的发展过程大抵分为如下阶段:两种经济体系对峙为特征的战时向冷战的过渡性格局;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争霸,三个世界形成,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开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国际经济格局发展的影响下,成为当代一大经济趋势。它的发展演变同世界经济格局一样也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对峙标志着世界冷战格局的形成。本认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出台与亚洲有关,但由于战时和战后初期美、苏的全球战略重点和其亚洲政策,以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国历程和民族解放运动,冷战格局在亚洲的形成是在朝鲜战争后,与欧洲不同步。  相似文献   

6.
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以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和冷战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战后建立在美苏实力对比基础上的雅尔塔体系,由于苏联的解体而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战后美苏长期的冷战对峙和美苏争霸局面也相应地结束了。  相似文献   

7.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海洋 《陕西教育》2009,(10):119-120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的解体,并造成了当前的“一超多强”局面。世界范围内战略力量的失衡,自然导致国际局势进入一个剧烈变动期,但国际格局在波谲云诡、风雷激荡中却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多极化。这不仅是由于当今世界初步具备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促进多极化发展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9.
自60-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就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明显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到21世纪,世界将形成以美国、中国、俄国、日本、德国五大主权国家构成的多极格局。本世纪末由这几个大国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大小三角关系,已经构筑了这种格局的基本框架和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0.
仇永平 《新高考》2005,(4):47-48
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经历了巨大变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些变化对当今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国际关系史历来是世界现代史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复习迎考的要求,向同学们介绍复习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专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先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有四个: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当今世界正在形成中的多极化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之后 ,两极格局结束 ,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两极格局时期即已出现。美国虽然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但受其自身实力的制约和其他力量的影响 ,不可能建立起单极格局。目前 ,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终结后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 ,期间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而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两极格局时期即已出现。美国虽然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受其自身实力的制约和其他力量的影响,不可能建立起单极格局。目前,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终结后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期间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必然的,而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 ,宣告了 1 945年“雅尔塔会议”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政治局面的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不甘落后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拓展国际空间 ,积极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国际政治舞台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要问题 ,对话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同时 ,由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 ,短时没有战争威胁 ,西方阵营内部也在积极进行力量重组 ,出现种种分化。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 ,虽然冷战结束、西方…  相似文献   

15.
随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不断向多极化演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单极多元”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各国之间意识形态分歧逐渐弱化,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中日趋成熟,世界格局越来越受区域化制约。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前进,打造和谐国际环境,是建立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与美苏争霸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7.
了解发生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冷战,认识这些战争前后主要大国的关系及与相对和平时期密切相关的三个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正在形成中的多极化格局。主要考点包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法两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美苏争霸;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多极化:一种历史趋势 二战结束后,以雅尔塔体系为标志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但从60年代起,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系列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两大阵营内部一些国家不满于超级大国的控制,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阵营内部出现裂痕乃至公开的冲突.此刻,已催生了世界多极化的萌芽.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式宣告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跃然而出.1997年4月,中俄两国首脑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欧洲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都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多极化遂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  相似文献   

19.
【专题导读】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出现了全球性冷战。20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本专题的核心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③“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