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宋科 《辽宁教育》2003,(7):104-104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你觉得这只想飞的乌龟是只怎样的乌龟? (学生跃跃欲试,兴趣十足)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可怜的乌龟,它的愿望是想飞,但它没有翅膀,不能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相似文献   

2.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你觉得这只想飞的乌龟是只怎样的乌龟?   (学生跃跃欲试,兴趣十足)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可怜的乌龟,它的愿望是想飞,但它没有翅膀,不能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那怎样的评价才适应新课程所提出的评价要求呢?下面笔者就撷取几个课堂口头评价片段,浅谈几点认识与建议。一、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提升评价质量镜头一“:你的想法有创意!”师: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生:我觉得爱听好话不好,容易上当。(该生看了课后题)师:你说得真好。生:我觉得乌鸦自不量力,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得什么样,还得意极了!(哄堂大笑)师(较尴尬,但为了不打击发言积…  相似文献   

4.
片段 (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这只老麻雀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小麻雀呢?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生:我觉得是母爱的力量。这只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所以它才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护小麻雀。 师:是的,母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的长辈是怎么爱你的?  相似文献   

5.
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来给大家上课,你们猜猜王老师上什么课?生:数学课。师:不,王老师这节课给大家来讲故事。学生(惊奇):哇!(然后一起鼓掌)师:从前,有一只兔子遇到一只慢慢、慢慢爬行的乌龟……生:我知道了,是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师(故作惊讶):怎么,你们听过啦  相似文献   

6.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兔子、小猫等小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同学们,今天我带了一个神秘的宝盒,里边装了一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师:我想请一位小勇士上来把手伸进盒子摸一摸,然后再告诉大家是什么,好吗?(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摸一摸。)师:告诉大家,它是什么?生:兔子。师: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是兔子呢?生:我摸到它身上有软软的、暖暖的毛,还有长长的耳朵。师:从盒子中取出小白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小白兔(板书课题:小白兔)。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兔子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一会儿后,教师让学生发言。)生:有红眼睛,四只腿,还有…  相似文献   

7.
一、情景导入,初知形象上课伊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极其投入地描绘:风呼呼地刮着,林阴道旁梧桐树沙沙作响,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大风吹落到了地上。此时,一只凶猛的猎狗龇牙咧嘴地慢慢地走近小麻雀。这是一只多么可怕的庞然大物啊!小麻雀它迷茫,它无助,它呆立在那里,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向它逼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听录音(课文第4、5自然段),边听边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师:听完录音,你想说什么?生:我觉得这只猎狗非常的凶猛、可怕。生:我觉得老麻雀很伟大,为保护自己的幼儿,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生:我觉得老麻雀很勇敢,…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第74页“金话筒”——梦想。教学片断: (学生充分讨论课后思考题“乌龟掉下来后会想什么?它还想飞,请你为它想办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像) 师:老师真为你们想出来的精妙的办法而叫好!看来,乌龟有了你们的帮助,它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可你们知道吗?不单是乌龟有梦想、鱼有梦想,我们人类也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课本第74页的“金话筒”图标)  相似文献   

9.
师:谁愿意为同学们读这一段?(第二自然段)(举手的人并不多,其中一位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好动好斗的学生,老师同学对他的印象很差。我专门请他读,想借机树立他的新形象,但我不敢抱太多希望)生: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出乎我的意料,结果读得非常好,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有许多孩子在笑,我有些纳闷)师:同学们,你们笑什么?是因为他读得不好吗?生:老师,他把“盘子”两字读得特别长,挺好玩的。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想)稳凯,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生:因为我们看太阳很小很小。我把“盘子”拖…  相似文献   

10.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了?(生:想)(出示图片)师:这只小兔把自己变成了什么?我要考考你的观察力。这是一张黑白的画,你能不能看得见。生:变成了小鱼。师:这条小鱼的下身是白的,它的背鳍是黑色的,它叫小鳟鱼。师:你能读一读小兔的话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师:请小朋友们先想象一下,100粒米有多少?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学生略作思考,然后开始畅所欲言。生1(边做动作边说):我觉得100粒米,能用手这样抓一把。生2:我想,应该是用两只手捧一把。生3:太多了,是用两只手各抓一把那么多。生4:100粒米大约能装满半个铅笔盒。生5:我估计100粒米应该能装满一纸杯。生6:能装半杯就不错了!生7:那也比100粒米多得多,我觉得应该是半杯的半杯吧。(学生怕别人听不懂,用手使劲地比划着)生8:可能只有那么一点。(学生不知如何表达,用手指演示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大数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低年级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录:师:把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生边轻声读边画,然后小组讨论。老师作适时点拨)师:你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我都禁不住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生:我觉得“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这句话含义很深。第一个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是谁?(大屏幕出示:孙悟空图片)生:(齐)孙悟空。师:你们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西游记》?生:(高兴地说)想!(观看动画片《西游记》片断)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孙悟空本领大吗?生:(齐)大!师:它有哪些本领?生:它变化多端。生:它会筋斗云。(出示板书:筋斗云)生:它有一根金箍捧。  相似文献   

15.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抓住课题,引导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学生齐读)。师:文章的题目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给读者诸多思考,吸引读者去开展阅读。现在请大家说说对这一题目的思考。生:这一题目很吸引人,我想知道"我"是谁?"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生:我想了解谁才是最弱小的?生:课题中的"我"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但并没有否定自己的弱小。我很想知道"我"是与谁比,才觉得不是最弱小的?  相似文献   

17.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画句子,读句子。)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想让同学们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齐答:想)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花儿盛开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很美。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小莲蓬”那可爱…  相似文献   

18.
杨薇 《初中生》2005,(23):10-13
一 6月,细雨蒙蒙,庭院里栀子花嫩黄的花蕊若隐若现.四岁的我站在母亲的床前听她讲故事:"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飞一样跑去很远,回头看见乌龟正慢慢地爬,它想这只笨乌龟永远也追不上我,我先睡一会吧.后来,唔,后来……"母亲声音微弱,似在自言自语.我歪着头看她,急切地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良久,母亲慢慢睁开眼:"小萌是最聪明的孩子,自己去想后来的故事好吗?"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生: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生: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生:水中有多少只海鸥?生: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片断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数出沙滩上海鸥的只数。师: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怎么办?生:数一数。学生自己数。师: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课改观摩课,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学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熟读了课文,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师:你们觉得小燕子怎么样?(想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认真”)生:很可爱。(不错,似乎可以往“认真”上面引)师:能说说理由吗?生:不能。(坏了!)生:我知道燕子天一冷就到北方去。(更糟,跑题了)生:不是,是飞到南方。师:什么时候回来?(顺着学生的话题往下走吧)生:春天。师:你们还知道燕子怎么样?(继续想往认真上面引导)生:特别认真。(真不错,答案终于出来了)生:(抢过话头)它不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