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文  田杰 《情报杂志》2012,(3):108-111,137
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是全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研究其信息产业集群模式,能为国内其他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并能指导国内信息产业集群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信息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信息产业集群模式的内涵,并研究了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内部关系模式、发展与演化模式、创新与升级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论述了其模式的特征及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春侠  谢阳群 《现代情报》2005,25(7):216-219
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支撑了美国新经济的高速增长。文章讨论了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机制和模式.这些机制和模式对中国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国三星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代工、跟随和赶超的发展阶段,借助韩国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推出的一系列鼓励措施,韩国三星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一定的地位,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持续创新模式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笑梅  吴思函 《情报科学》2017,35(12):50-54
【目的/意义】探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中产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对推动中国产业创新和推行双 创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中国产业进步的根本动力。【方法/过程】在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视角下分析当前中国产业信息需求以及现有模式在满足需求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 产业信息服务模式。【结果/结论】该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产业信息服务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5.
磁性材料是广泛用于信息和通讯产业、电机工程、汽车工业、生物工程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技术功能材料。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体系,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居世界第一。但就整体而言,中国磁性材料及元件产业发展模式是粗放式,追求产能规模,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在近几年、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已逐步呈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Internet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中国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APRICOT′99(′99亚洲太平洋地区因特网技术研讨会)的概述入手,从中分析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并进而探讨如何构架中国的网络信息服务业,以创造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Internet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过程中,曾经遭遇过一个究竟是选择“技工贸”、还是选择“贸工技”发展模式的时期。我们知道,以“联想”为代表的“贸工技”发展模式最终在上述的选择中胜出,一时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选择的象征。“联想”的成功似乎在证明,只有“贸工技”的发展模式,才是一条符合国情的信息产业发展道路。然而,我们也知道,在西方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中,恰恰存在着同“联想”完全相背的产业模式,即所谓的“技工贸”发展模式。而且,我们也知道,在信息产业的发展选择中,只有“技工贸”的发展模式,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融合的新趋势下,如何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增值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是网络信息增值服务相关企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发展的关键,探索适合中国网络信息增值服务业发展的新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分析中国网络信息增值服务业的状况并总结现存问题,根据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网络融合环境下的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并从五个方面展开详实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光电子产业是新世纪信息经济的主导产业,光电子技术及其产业是各国高新技术竞争的焦点。根据微电子技术及产业向光电子技术及产业的变迁,结合武汉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构想,阐述了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凤勤  徐波  王科理 《情报科学》2004,22(10):1195-1199
本文在分析并比较了美、日、印信息产业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一年,已于1991年底写完研究报告初稿,共计4万余字,这里限于篇幅,仅简略予以介绍。本文从信息产业的产生、含义谈起,接着说明它的特征、作用及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性。说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归宿。阐述了中国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产业的分类、侧重介绍了广义与狭义(新兴)信息产业,本文是持后一观点的,即指使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兴信息产业。随后说明了它与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关系,试图也适当介绍广义信息产业的一些内容。接着详细说明了作为信息产业所属的几个子产业,即计算机产业、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信息办理产业、数据库产业,前两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技术产业,后3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服务产业。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所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蓬勃发展的中国信息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符福桓 《情报科学》2001,19(8):785-787,800
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未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进一步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原则;指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本文结合我国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分类方法,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并将其中的26个门类界定为制造业。基于重庆2007年、2012年及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对本地制造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作用及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综合考虑本地信息产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冰 《情报科学》1992,13(3):50-54,72
本文依据较为翔实的数据和资料,论证了中国信息产业7个方面的发展,据此认为中国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并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信息产业比重将越来越大并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宏微观决策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使资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就业结构,信息产业本身是高就业型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从事信息经营的企业大批涌现;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刘建准  姜波 《现代情报》2016,36(12):19-23
本文通过对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剖析其中的差异,归纳总结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现代信息服务业区域发展集成一体化模式的设计原则并构建框架模型,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融合模式,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和地方现代信息服务业的良性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发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广奎 《情报科学》2001,19(2):144-146,159
本文从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建设的影响,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发展信息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如何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班玉生  孙常义 《情报科学》2006,24(8):1169-1172
本文重点分析了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信息产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关系以及体育产业信息化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指出了体育产业信息化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知识经济时代,房地产业信息化的推进,影响着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制约着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从房地产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涉及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行业内外部环境出发,有效结合房地产业整个产业链中各环节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于对各地区房地产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提出发展策略,推进房地产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阐述了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行业看,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而软件业和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针对广西经济和信息产业现状,结合广西的区位优势和面对的历史机遇,给出了若干促进信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