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04-I0004
<正>科技日报讯一种内嵌传感器、并能移动和伸缩的"布机器人"即将大显身手了。它们将会帮助未来的机器人获得拥有"触觉"的"皮肤",成为增强人体力量和耐力的机器人外衣,减轻飞行员和宇航员航行时受到的冲击力,还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得力助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在构成机器人的棉质布料中,混合了由柔性聚合物制成的传感器和记忆金属制成的线状驱动器。记忆金属在加热升温时,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称之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在工业部门的应用普及率已被国际社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标志。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机器人中常用的传感器原理、类型、性能特点,包括检测机器人本身状态的传感器、检测机器人对外部触觉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限位开关、电位器等。  相似文献   

3.
正皮肤是我们人类重要的感知器官。通过皮肤,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冬日的寒风、夏日的酷暑、清风的吹拂甚至是偶尔飘落而至的花瓣。人类的皮肤,通过触觉感知外界的环境,而触觉是多种感知的集合,包括接触的位置、接触力的方向和大小、接触物体的温度以及接触物体表面的纹理和硬度等。皮肤通过感知这些信息并通过神经传至大脑,构成了人类的皮肤感知功能,实现了人们通过皮肤对外界的感知。而电子皮肤则具有与人体皮肤相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机械手的灵活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机器手仍然需要使用独立的传感器才能感知压力和热量。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叫做FILM的人造皮肤。这种人造皮肤能够模拟人类皮肤的感觉特性,令机器手具有人手一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07-I0008
<正>一种内嵌传感器、并能移动和伸缩的"布机器人"即将大显身手了。它们将会帮助未来的机器人获得拥有"触觉"的"皮肤",成为增强人体力量和耐力的机器人外衣,减轻飞行员和宇航员航行时受到的冲击力,还可能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得力助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在构成机器人的棉质布料中,混合了由柔性聚合物制成的传感器和记忆金属制成的线状驱动器。记忆金属在加热升温时,便会蜷曲收缩,使布料"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的定义很多,照笔者的看法是指具有拟人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通常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代。第一代系指只有操作器(手)的机器人,以可编程序或示教再现方式工作,不具有对外界信息的反馈能力。第二代指装备了各种传感器(诸如力觉、触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感知客观环境的变化及动作的结果,即具有对外部信息的反馈能力,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第三代系指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装有丰富的传感器,并将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7.
正感觉包括视、听、触、嗅、味五个方面,人工智能专家认为,人的感觉是极难模仿的,人类在感觉方面所达到的“超能”程度,目前连机器人也望尘莫及。超敏感的手机器人虽然凭借电流控制能“握住”杯子,但人的手却要比它更高明。以触觉为例,人的指尖能感知只有5微米高的突起,而这个数字仅仅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50。至于舌头和嘴唇的敏感度就更高了,当你试着把一根头发放到嘴里时,立刻就会感觉到有一个大东西在嘴里。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10,(12):35-35
<正>据报道,生物技术天才们已经设计出具有触觉的电子皮肤,这种人造皮肤可以用在下一代机器人和假肢上。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材料》杂志上说,这种目前还处于实验室检测阶段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纳微材料     
《科学中国人》2018,(8):12-13
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电子皮肤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和王中林院士指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柔性可拉伸扩展的多功能集成传感器阵列,成功地将电子皮肤的探测能力扩展到7种,实现了温度、湿度、紫外光、磁、应变、压力和接近等多种外界刺激的实时同步监测,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触感电子学,俗称"电子皮肤(Electronic skin,E-skin)",用来模仿皮肤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知等功能。电子皮肤是在柔性或弹性基底上制作具备探测压力、温度或其他刺激的  相似文献   

10.
视觉系统是全自主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精确高效地处理视觉信息是视觉系统的关键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目标识别与定位及避障方法,对全自主机器人感知环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并借助碰撞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方法确定目标。所提出的算法已在国内及国际比赛中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标信息测量是无人直升机目标感知、跟随和障碍规避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常用的传感器技术,并对其应用案例作了简要说明,综合分析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是无人直升机目标感知跟踪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讲了一个孙悟空“悬丝诊脉”的神话,朱紫国国王病重,孙悟空前去诊治,将三条金线送入寝宫,请国王按寸、关、尺部位系在腕上,却将金线另一头由窗口穿出来。孙悟空接了三条金线,仔细诊脉,终于断定了国王的病情。在我国古代,医生诊断病情必须依靠望、闻、问、切,而四种方法中“切脉”最为重要,这是利用医生手指的触觉,按住病人手腕,觉察病人脉象的细微变化,根据丰富经验来确定病情制定医治方案。“触觉”的新发现俗话说:“十指连心”,有皮肤的地方就有触觉。是啊,我们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有一层皮肤紧紧包围着,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时时刻…  相似文献   

13.
科技快递     
人造电子皮肤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表面密布传感器的人造电子皮肤.这一成果可以使将来机器人的皮肤像人的皮肤有伸缩性的材料覆盖到机器人的表面。这种特殊材料是用一种名为“并  相似文献   

14.
触觉再现是虚拟现实技术(VR)中的一项重要研究,电触觉是实现触觉再现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电触觉技术,针对盲人阅读的难题,进行电路设计,并通过建立汉语-拼音库、拼音-盲文库实现汉字对盲文的转化并对其进行编码,以及以脉冲发生器和触摸板产生微电流刺激指尖,从而实现盲人感知盲文。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位机器人大师打造出了一款“感情机器人”。它以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长相为模型,其头部与肩膀的皮肤看上去与真人的皮肤没有两样。这种皮肤由一种特殊的海绵状橡胶材料制成,它融合了纳米以及软件工程学技术,连褶皱都非常逼真,另外,该机器人目光炯炯有神,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相似文献   

16.
<正>无人驾驶船舶目前的技术难点主要是智能感知、导航定位和自主巡航,其核心仍然是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包括核心传感器和智能算法。1912年,英国大型豪华客船泰坦尼克号因撞上大西洋的冰山而沉没,造成1500多名船员和旅客死亡。倘若泰坦尼克号客船拥有强大的自主航行智能系统,可自动感知获取船舶及其环境信息,自动航行靠泊、报警、维修、启动应急方案,历史的悲剧或被改写。  相似文献   

17.
仿人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和运动规划是仿人机器人研究的两大研究领域,对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大作用。在图像的预处理过程中,进行图像去噪采用的是基于分数阶积分的去噪方法来进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能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保留原始图像中的关于边缘和纹理的信息。针对传统的SIFT点匹配算法效率较低,匹配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区域增长的SIFT点匹配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在匹配可靠性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显著的提高匹配速度。在仿人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方面,针对仿人机器人传感器对障碍物感知局限性的问题,采用信息窗口的算法。这种算法改进仿人机器人对障碍物的感知算法,使仿人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做到无碰运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对客服机器人应用的研究多以一般性电子服务为对象或者聚焦于奢侈品行业和社交网站等,对头部电商平台客服机器人的用户体验研究不足。为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结合电商领域客服机器人特征,构建包含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享受、用户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等7个变量的客服机器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用户持续使用客服机器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感知有用性、感知享受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统质量、感知易用性对满意度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可分别通过信息质量、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满意度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用户满意度是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预测因素。据此提出相关组织应加强机器人问题理解、意图识别等核心技术研发,定期维护系统、关注界面功能设计,并形成用户画像,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建立客观的服务评价功能体系,合理开发附加功能或服务以增进平台趣味性,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19.
Q:宋院长,您好!机器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发展起来的?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机器人发展的历史? 提及机器人,大家首先会想到的肯定是像日本的铁臂阿童木那种智能机器人.不过现在机器人的概念和以前是不一样的.现在,只要有传感器、具有感知功能、能够自动化、有人工智能的机器,都可以被称为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学习风格涉及感知、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其中感知学习方式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将学习者的三种学习风格和VAK学习法有效结合,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来,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获得最佳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