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城创刊。石印,四开四版,三日刊,附有《抗敌副刊》;1938年8月16日改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周六刊,最多发行到二万一千份;1945年9月《晋察冀日报》进入张家口市,出版对开大报,轮转机印刷,日出五万份。在解放战争中,报社又迁至阜平,于1948年6月14日终刊,历时十年六个月零三天。当时根据党中央决定,《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出由中共华北局领导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市报人》2008,(7):F0004-F0004
《吐鲁番日报》是中共吐鲁番地委机关报,创刊于1988年1月1日。 20年来,《吐鲁番日报》从四开小报周二刊到对开大报周五刊,从铅字排版到办公自动化、采编网络化,从无办场所、无印刷车间到建大楼,一跃成为全疆地市报中的“最佳”,报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日报     
《中国地市报人》2009,(7):F0004-F0004
《黔东南日报》是中共黔东南州委机关报,1959年2.月1日创刊,创刊时为《黔东南报》,1960年9月29日停刊。19184年7月23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全国公开发行。1994年更名为《黔东南日报》,2004年1月1日改为对开大报,2008年1月1日改为彩色印刷。  相似文献   

4.
地处云南滇中的楚雄州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日报》是中共楚雄州委机关报。2001年7月1日,《楚雄日报》由四开小报改办为对开大报;同年,报社党风廉政建设由2000年的不合格单位被州委评定为优良单位。2003年,《楚雄日报》在全省党报党刊“三无”竞赛活动中名列前茅,新闻宣传报道工  相似文献   

5.
《西安日报》创刊于1953年7月1日,其后几次更名,1982年改名《西安晚报》,1994年1月1日《西安日报》复刊。 复刊后的《西安日报》是中共西安市委机关报、西安地区新闻总汇、西部中心城市综合性大报,对开四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6.
十四大以来,湖州的报业发展迅速。1990年《湖州日报》还是4开4版的周六刊小报,1994年起改为对开大报,并成为真正的“日报”。1993年9月,采用激光照排和胶印,当年10月7日还印刷了全省市地报中的第一份彩色大报。1995年8月,一幢3800平方米、6层高的报社大楼落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湖州日报》创刊40年、办日报10周年,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分别于1995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市报人》2006,(7):F0002-F0002
《达州日报》是中共达州市委机关报,1951年7月1日创刊,原为《通川报》、《通川日报》,2001年1月1日随达州市的建立而更名为《达州日报》,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报名。  相似文献   

8.
正《宜城日报》起于1984年10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共宣城地委机关报——《宣州报》。1989年1月1日《宣州报》更书为《皖东南报》。1989年10月8日《皖东南报·星期刊》创刊。1996年1月1日《皖东南报》扩版成《皖东南日报》。2001年1月1日宣城撤地设市,《皖东南日报》更名为《宜城日报》,出版对开大报。2005年起,陆续创办《宜州专刊》、《今日广德》、《今日郎溪》三个地方版。2006年11月9日《双休刊》更名为每周三期、每期16版的《皖南晨刊》。2014年,主办市委外宣杂志《新宣城》。  相似文献   

9.
沐浴着古越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绍兴日报社也走过了二十个春秋。10月底,绍兴日报社举行了系列庆典活动,与广大读者一起庆贺报社成立二十周年。 1984年2月21日,《绍兴日报》试刊号出版发行,1994年, 《绍兴日报》由四开四版的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同年又创办《绍兴  相似文献   

10.
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甘孜日报》是创刊于1954年的一张老报纸,今年将迎来50周年庆典。尽管过去是四开小报周三刊(现已改为对开大报、日报),版面小、版数小、容量有限,但由于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因而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宏扬民族文化和传播信息知识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作为宏  相似文献   

11.
费德明 《新闻界》2003,(1):51-51,61
《南充日报》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以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从1952年4月4版周3刊小报发展到1996年扩为对开4版大报。1987年《南充日报》成为日报,2001年创办了子报《南充晚报》,实现了报纸跨越式发展。发行量也由创刊时的1.5万份上升到1986年的16万份,这一数字一直保持了10年。1996年改为大报后仍发行8.6万份。加入WTO后《南充日报》与全国市州报同行一样,生存环境受到挑战,特别是广大农村推行费税改革后,,将使地市报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与压力。因此,唯有与时俱…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0年元月1日,在欢快的巴山锣鼓声中,有着48年光荣历史的《通川日报》正式更名为《达州日报》。 《通川日报》的更名,是为了适应达川地区撤地设市的新形势。达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张格民,宣传部副部长杜泽九出席了达州日报社揭牌仪式。张格民和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李明荣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48年沧桑,48年辉煌。《通川日报》是在胡耀邦同志(时任川北行署主任)的亲自关怀过问下,于1951年7月1日创刊的。经过几代报人的艰辛努力,目前报社的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特别是近几年来,报社党组…  相似文献   

13.
《黄冈日报》创刊于1958年7月,具有47年的报业发展史。1995年前为四开四版日报,1996年改为对开四版周七刊,报纸发行一直以邮发为主。原为四开四版小报时.最高年份发行量曾达到6万份。改为对开大报后,发行量一般保持在3.3万份左右,但最少年份只有2.8万份。近年来,由于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双向运作办法,报纸年发行量一直稳定在4万份左右,高峰期达到了5万份。透视《黄冈日报》发行的“高峰期——低谷期——稳定期”这样一条运行轨迹,既让我们感到了地市报发行的压力,也看到了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永川报》更名为《永川日报》。这标志着西南地区第一家县市级日报的诞生。《永川日报》是中共永川市委机关报,是一张“融权威性、开放性、新闻性、地方性、监督性于一体,政治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对开四版大报。2000年元旦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永川日报》前身《永川报》,于1990年7月创刊,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永川报》在9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创刊时的四开四版周刊到1996年的周四刊,又于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周三刊。《永川日报》社推行“兵选将,将…  相似文献   

15.
《沧州日报》是中共沧州市委机关报,现有干部职工292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者60人,现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法治。 《沧州日报》创刊于1956年7月1日。这期间经过三次改版,从四开四版、四开八版发展到目前对开四版大报,现为周六刊,日发行6万份。现“沧州日报”报头由郭沫若同志1961年5月题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市报人》2005,(5):F003-F003
《江门日报》是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机关报。1986年8月5日正式创刊十多年来,江门日报社在侨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12月1日,《江门日报》改为四开日报1993年1月1日,正式出版对开四版大报日报1997年9月1日起扩为对开八版日报、2002年10月18日,扩为对开十二版日报:2003年9月1日,  相似文献   

17.
1992年至1997年间,衢州市新闻事业发展很快。新闻系统从业人员已有近千人,其中采编人员达400人左右。1994年《衢州日报》改为对开大报。1995年该报自办发行,发行量稳定在47000份,全市平均49人有1份《衢州日报》;1997年发行量突破50000份。《江山报》于1997年元旦改成《江山日报》。1994年元旦,《巨化报》被编入国内统一刊号,成为浙江省首家可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企业报。1997年元旦,《巨化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3,(2):2
《上虞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8日停刊,1993年8月8日复刊。现为对开大报,每周出版七期52版。2004年1月1日起,《上虞日报》成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子报。2009年8月28日,成立上虞新闻网。2010年12月,创刊《新商都周刊》和《教育周刊》。2012年8月28日,《上虞手机报》试运行,同月《上虞一周》期刊出炉。  相似文献   

19.
王长安 《今传媒》2003,(1):64-65
再过半年,西安日报社将迎来建社创刊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我们报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发展到现在每天出版《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两张对开大报,共28版,还主管着《西安商报》、《现代保健报》和《城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大同日报自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日报,逢星期日出《大同日报·星期天》刊。大同日报扩版后,继续坚持了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并增大了信息量,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使报纸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