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也从包分配向自由择业转变,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还处在探索阶段。基于多年的高校就业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多年努力初步尝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系统,为解决当前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鹏  易玉梅 《科教文汇》2010,(10):178-178,191
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高校就业工作重中之重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疑问。为了改革就业指导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对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为改革和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高校就业工作重中之重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疑问。为了改革就业指导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对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为改革和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5)
党的十九届四中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高校毕业生是重点青年就业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实现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必须坚持全程化理念,根据各年级的不同特点,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和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构建高校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势在必行,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加,校级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没有办法把工作专业化、个性化,因此,建立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就业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个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建立有效的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确立正确的就业指导理念;倡导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主动培养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毕业生网络建设,以及建设毕业生就业测评体系等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论及实践操作体系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需要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构建职业指导的中国化的理论支撑、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模式,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新的契机和挑战,本文主要侧重讨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产业升级,地方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备受重视和关注,已成为高校核心工作之一,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我院毕业生工作的现状为例分析,说明新历史时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院校信患类就业工作不容乐观,需积极探索,建立有自身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谢士成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222-222,167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工作开展,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网站建设,加强职业测评、职前教育等有助于毕业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接受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有利于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水平。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开展程度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原来的“统包统分”的“双包”到“自主择业,自主选择”的“双自”,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制度,竞争机制引进了毕业生分配制度,以前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已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如果能使就业指导专业化,像专业学科一样有它自己的发展天地,就业指导就名副其实了。高校就业指导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不完善到逐步向专业化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