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平衡施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营林方式中暴露出的重取轻予,连作栽培,导致杨树林地力衰退,严重影响杨树速生特性发挥的问题,对杨树开展平衡施肥的作用,杨树平衡施肥技术及其效应,平衡施肥的前景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表明杨树选用平衡施肥对于有效改善杨树林养分现状,促进杨树生长,提高杨树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测土配方施肥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蔬菜种植长期依靠化肥的高投入获得高产,但是过量肥料带来土壤养分失衡、产量提高受限、蔬菜安全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土壤养分的均衡,达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温室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蔬菜生产实践,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总结了春苦瓜—夏大白菜—冬萝卜周年生产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密度、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蔬菜生产实践,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总结了春番茄—夏大白菜秧—秋紫甘蓝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密度、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蔬菜生产实践,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总结了早春苋菜—套春豇豆—夏豇豆—秋箭杆白周年生产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密度、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蔬菜生产实践,在武汉市试验了春茄子—秋黄瓜—冬莴苣周年生产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密度、科学的田间管理、及时采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天水市蔬菜主产区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方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东南天水生态和地膜大田栽培条件下,N、P和N、P、K不同配施,对番茄产量和效益有显著影响,其经济最佳N、P、K施肥量分别为N 177.0Kg/hm2、P2O5 166.5kg/hm2和K2O 184.5kg/hm2,此时其单产可达113163.0 kg/hm2,施肥纯收益可达77597.13元/hm2,施肥成本为1616.97元/hm2,投产比为14∶8.99.  相似文献   

8.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豆根系分泌物及残茬腐物的自毒作用、植物营养失调、病虫危害加重、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变化、生物肥力和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变坏等。解决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途径是应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病虫害,平衡施肥,防治土壤中的有害真菌。  相似文献   

9.
用无土栽培法研究了氮、磷、钾对潍坊青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提高,130mg/kg、230mg/kg和330mg/kg三个浓度间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极显著;磷不足或过量使用均能显著地提高萝卜的硝酸盐含量,磷浓度80mg/kg时的萝卜硝酸盐含量最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40mg/kg和500mg/kg处理间的萝卜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氮、磷、钾配合施肥有利于降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根据生食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432mg/kg的标准要求,潍坊青萝卜无土栽培中的氮、磷、钾适宜施肥浓度为:氮(N)<130mg/kg、磷(P2O5)80mg/kg左右、钾(K2O)32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遗传工程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染色体工程三个方面,这些现代遗传学手段应用于蔬菜育种,前景十分乐观,它可以实现蔬菜常规育种不可能进行的种间或属间的遗传性状的转移,并可大大缩短育成新品种的时间。遗传工程这种新的育种手段,可以提高蔬菜光合作用效率、改善蔬菜品质,导入抗病、抗虫基因、增强固氮能力,还可增强蔬菜品种的耐盐性、耐旱性及对除草剂的抗性等。总之,遗传工程可以给蔬菜育种开辟一条新途径,给蔬菜生产带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施肥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技术 ,施用有机肥料 40 0 0— 5 0 0 0 kg,复合肥 1 0 kg,碳酸氢铵 70 kg是高产栽培的基本条件。施用有机肥料利于不断提高耕地生产力。沟施和穴施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技术。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是禾谷类作物的关键施肥时期 ,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三肥作底肥”施肥技术 ,是旱地作物增产的重要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整地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造林成本和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率表现为大坪整地>小穴整地>大穴整地;施肥<不施肥。树高、地径生长和郁闭度以及造林成本均表现为大坪整地>大穴整地>小穴整地,施肥>不施肥。水土流失表现为大坪整地>大穴整地>小穴整地。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整地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后认为:在土壤理化性质稍差立地条件不好的林地造林,大坪整地优于大穴整地,大穴整地优于小穴整地,施肥优于不施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滦平县水稻高产稳产施肥结构的研究,提出了适合不同土壤肥力稻田上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模式。并就氮、磷、钾、微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技术及效果进行了探讨,为充分挖掘我县的水稻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为河北北部水稻高产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无公害”蔬菜的定义、特点与国内外研究概况,分析了滨州地区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综合技术与管理措施, 并提出了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蔬菜中重金属铅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食物,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壤受到污染,进而污染蔬菜,影响人类健康。从铅污染的来源、危害、现状和治理措施等方面梳理了蔬菜中铅污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发展对园艺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开设蔬菜"产后"阶段相关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增加蔬菜"产后"的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申请开放实验室和科技创新项目、开设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课程、加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蔬菜全产业链中"产后"阶段适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蔬菜     
《阅读》2008,(7):62-63
蔬菜着色深 营养价值高 1.判断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看里面含有多少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科学家分析各种蔬菜的营养成分后,发现一个规律:蔬菜的颜色越深,营养价值就越高。按照绿、黄、红、紫、白的色彩顺序。营养价值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取4℃冷藏和-4℃冷冻2种方式分别贮存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贮存时间越长,增加越为显著;硝酸盐则逐渐降低.贮存时间相同时,与冷冻保存相比,冷藏条件贮存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远红外蔬菜脱水机的设计与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制作了一台采用链板输送、多层箱式结构的远红外蔬菜脱水机,将远红外加热技术应用于蔬菜脱水干燥 中,初步探讨了蔬菜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各参数对干燥效果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