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小雅·鼓钟》是一首思念“淑人君子”的歌(郑笺、孔疏以为刺幽王之诗,姑置之不论)。关于第四章“以雅以南“的雅、南,历来说法歧异,大致有诗体、乐曲、舞名等意见。本文在领会原诗的基础上,考之于地下出土文献,认为诗中雅、  相似文献   

2.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阶段 [提示]从上古到秦统一之前,是先秦文学,以下依次是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 2.文学艺术的起源 [提示]文学艺术的起源,古今中外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等许多说法,教材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艺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中,它是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产生出来的。并以诗歌和原始乐舞的产生为例做了论证。 3.《诗经》风、雅、颂及其分类根据 [提示]“风”是乐曲的意思,《诗经》中的“风”又称“国风”,是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实际上就是相对于周天子的京都而言的各地方土乐。“雅”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是相对于地方土乐“风”而言的,指的是周天子建都王城附近之乐。“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小雅”可能在声乐上受到了  相似文献   

3.
“整天嘻嘻哈哈见到风儿起浪,也曾迷迷糊糊大祸小祸一起闯……”雅文又开始一边唱歌一边手舞足蹈了。哎!这女孩,终日就这样“疯疯癫癫,不知天高地厚。”不久前,语文老师叫我们用笔描绘“滕王阁”。雅文大笔一挥,不足半小时,一幅自诩为“旷世佳  相似文献   

4.
<正>“和雅课堂”是一种追求“和”和“雅”相互统一的课堂。所谓“和”,有“合并”“中和”之意;所谓“雅”,有“美好”“高尚”之意。“和”“雅”是对课堂的质的规定。《诗经注》上说,“雅,正也”。建构“和雅课堂”,“和”是一种智慧,“雅”是一种美好。“和雅课堂”的建设,以学生的生命为中心,以问题为引擎,以知识为载体。基于“和雅课堂”的师生多维互动,不仅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要求物人互动。在多维互动中,学生的学习才有方向、有效能、有创新。  相似文献   

5.
这是我第八次来长沙,第一次举办我个人的读者见面会。十月下旬的长沙已经秋意渐浓,来机场接我的姑娘雅文甚至已经穿上了棉衣。雅文问我觉得长沙有什么变化,我想了想说:“交通变堵了。”  相似文献   

6.
文曲武弹与武曲文弹是琵琶演奏者在演奏中所关注的话题。但多数演奏者对其概念比较模糊,演奏时更是难以把握。本文对其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以乐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武弹、文弹的乐句为例,希望通过对乐曲中武弹与文弹分寸拿捏的具体分析,帮助演奏者解决文曲过“文”、武曲过“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卫凌 《运城学院学报》2003,21(3):106-107
《音乐周报》前不久在“往事一段”栏目中刊载范东忠先生的“阿炳和《二泉映月》”一文 ,文中多处失实 ,应于澄清 ,现将其摘录于后以便与作者商榷。一、范文说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听到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的这首乐曲时 ,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并激动地说 :‘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 ,象这样的乐曲 ,应当跪下来听 !’”这段话有两个问题 :一是把演奏家的名字张冠李戴 ,二是引用小泽征尔的原话不确。小泽征尔 1977年曾听过闵惠芬先生的二胡演奏 ,但曲目不是《二泉映月》而是《江河水》。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我国二胡演…  相似文献   

8.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是《月光曲》一文的教学难点。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1.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2.你们想知道《月光曲》的内容吗? 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指名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之友》2010,(7):4-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因此通常又称为“诗三百”。《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其中的诗篇全部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合乐歌词.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等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国风》是十五国的地方乐曲。  相似文献   

10.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它经常被一些古代散文的读本和语文教材所选用。今人对这篇文章的解释,一般都是根据三国时韦昭的旧注。韦注本来就有其失当的地方,而今人对韦注的发挥补充尤有欠妥之处。本文拟对其中有关“瞽献曲”、“师箴”、“朦诵”、“流王于彘”的四则注释提出一点浅见,供读者参考。一、瞽献曲韦昭注:“五日曰瞽。瞽,乐师。曲,乐曲也。”这则注释虽然不误,但没有解释天子听政而让乐师进献乐曲的目的是什么,乐师所献的乐曲的来源和内容又是什么,所以后人便加以补充。有的认为:“此言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之“人”,指人世间;“人文”之“文”,与“武”“野”相对,但不是诗词歌赋之“文”,而是如司马光所说:“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传家集》)因此,所谓“人文”实际是就社会整个文化层面而言,是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称,它是指社会典章制度、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各种文化现象。只有这样的“人文”,才能教化天下,达到大治。  相似文献   

12.
问:什么是“主题”和“主题发展”、“主题模进”、“主题重复”、“主题对比”,以及“乐曲高潮”?答:“主题”是一种音乐术语。是具有相对完整和独主意义的乐曲旋律。主题有其自己的特性,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并可以用作乐曲发展的基础。有些乐曲由一个主题发展而成,有些大型乐曲往往由数个主题交叉叠置发展而成。在赋格曲中,“主题”是“答题”的对称。往往用主调陈述主题,而用属调或其它调陈述答题。  相似文献   

13.
唐人的崇雅意趣,内涵丰富、包蕴深广。唐人崇雅与其思想潜意识中的“隆礼”情结紧密相联。唐人崇雅,意在正风俗、厚人伦、斥浮华、黜奸佞、止僭越。唐人的“崇雅”意趣,风行草偃、德泽广披、润物无声,培养一代文人独到的人格操守与心性修持。唐人以“雅”论人,要求文人要有高雅之志、醇雅之情、闲雅之态与博雅之趣。唐人又以“雅”品文,要求诗文作品内容上美刺讽谕、厚重儒雅;艺术风格上意趣盎然、风清典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著者《词论家对苏辛词比较说略》一文的续篇,就词论家对苏辛词的“雅情与雄气”、“气体与魄力”、“性情颇歉与缠绵悱恻”等说法作了解说。  相似文献   

15.
闺塾     
主持人龙吟:“他山之石”这次介绍的是一出古戏文。昆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可用一个“雅”字来概括,唱词雅,音乐雅,舞蹈雅,熔歌舞诗画于一炉,集艺术精华之大成。对莘莘学子而言,尤其要特别注意仔细品读昆曲戏文,因为品读这些戏剧大家的精心雕琢的文字,不仅能学习到扎实的文言诗文的精妙之处,而且能提升自己的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可以说,读点戏文,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6.
主题反弹     
这个乐句,就是“命运”的“主题”。这Theme,是指乐曲的核心,也就是最富特征、表现整首乐曲内容的一段旋律。在一首乐曲中,“主题”往往不止一个,尤其是大型乐曲。这与我们现在说的文章的主题,涵义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7.
葡萄牙原文portugal。拉丁语的意思是“温暖之港”,英语和葡萄牙语念法都近于“坡图嘎尔”。乾隆皇帝当年接见葡萄牙使臣,写了几句赠诗,称葡萄牙为“博图雅”,真是雅致好听。也不知怎的,现在“博图雅”变成了“葡萄牙”。但这译名自有其意思,比如:葡萄牙真是甜的。  相似文献   

18.
“乐曲”和“乐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乐曲”是作为一种有音响的形式而展现的,是作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音乐欣赏所需要的;而“乐谱”则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而构建起来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其重心是对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进行可见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诗品》中的“雅”有“高雅”、“雅正”、“雅”三种含义,钟嵘论诗时“雅”的标准亦可分为正标准、高雅标准、雅标准三种,且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现实针对性,在《诗品》一书中的地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老舍文学思想的生成发展与中国民间通俗文学石兴泽1.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有两大系统:一是中上层社会的雅文学理论主张.一是引车卖浆者流的俗文学观念。虽然“雅”“俗”两极有着纠缠不清、撕扯不断的“中间地带”、虽然“雅”和“俗”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但其问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