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文章从8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3层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权重,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城市的内涵,结合哈尔滨市目前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本文参照宋永昌等人提出的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合评价哈尔滨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型,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对哈尔滨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采用适合生态城市建设的数学模型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指出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强化城市管理等方面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灰色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和设计原则 ,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同时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了生态城市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并开发了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6,(6):82-86
城市生态适宜度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效率效益、城市社会发展四个层面建立了大连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混合模糊DEMATEL-ANP方法评价了大连城市生态适宜度。比较了大连市近十年来城市生态适宜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城市适宜度2005年与2014年分别为0.761一般与0.803良好,通过对结果分析提出了城市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综合运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以及SPSS、MATLAB、EXCEL等软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各指标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简化,并依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基于简化后各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分析,确定了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属性理论模型的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温州2005~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为温州的城市建设和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而生态文明城市社区建设则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和生活品质提高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张家口市生态文明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将社区生态意识、社区生态行为与社区生态制度指标相结合,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社区建设评价体系。研究表明,目前张家口市生态文明城市社区建设评价分值为6.247,处于类生态文明城市社区阶段,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张家口市生态文明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也是人类基于生态文明的觉醒而选择的理想居住模式.选取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34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域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定量地对这34个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通过比较着重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9,(3):109-113
以合肥、芜湖和淮南为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安徽省相关政府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构建5个层面共计28个指标。以查找统计年鉴的方式获得具体数据,并运用熵值法对这三个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做比较研究。比较结果显示:合肥的智慧城市水平目前最高,芜湖位居第二,淮南居于末位。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信息化程度对智慧城市建设最为重要,其次是创新资源,最后是教育和生态,而经济发展状况对智慧城市建设影响最小。结合以上分析概括目前安徽省及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1999年由上海市率先提出,随后天津、郑州、广州、北京、武汉、大连等先后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和举措,并积极开展行动,但衡量这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建立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代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评价一致性和区分重要性等原则,包括六个一级指标:资源指标、科技指标、经费指标、文化指标、信息指标、人口素质,21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请专家评分之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经过"万人均"处理之后应用于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排序和分析。评价结果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辽宁、福建八个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高于全国各直辖市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最后,论文从制定法律政策、提升市民学习力、建立公共学习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学习型社区和组建学分银行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学习型城市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据。以怀化市鹤城区为例,建立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鹤城区在各个不同规划时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鹤城区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为0.26,处于Ⅲ级水平,发展能力一般;2013年达到0.34;到2016年可提升至0.49,接近Ⅱ级水平,发展能力良好;2020年可达到0.76,处于Ⅰ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优秀。  相似文献   

12.
在对公路建设用电供电电网负荷变化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柔性输电理论,分析在供电电网中适时采用FTU技术,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解决公路建设用电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公路建设供电改造提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小城镇生态园区建设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与新城市主义为规划原则,以生态小城镇为终极目标。转塘镇产业园区建设要走生态中心主义道路,强调绿色生产、绿色经营与绿色消费;大力发展人本化的商业服务业、体闲旅游业与生态交通;住宅建设要强化地域文化性与生态性的有机结合;生态教育园区应根据地域特点建设望江山的白鸶园与石龙山的水泥厂博物馆。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将转塘镇真正建成“生态转塘”、“体闲转塘”、“富裕转塘”与“教育转塘”。  相似文献   

14.
张掖历史悠久,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旅游资源,然而其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旅游形象定位不准。文章综合运用旅游形象相关理论,对张掖旅游形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将其定位为:四百里秀美黑河水,两千年多彩张掖城。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作为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我国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和谐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本文从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维度提出了和谐城市的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一定研究,为城市的发展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是走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南京市玄武区运用生态学原理开展生态式社区教育的情况,研究了在生态式价值取向、生态式资源配置、生态式机制培育、生态式内容选择等方面加强生态式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及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数字化生活成为城市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首选方式。数字化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城市与数字化学习的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文章在解读数字化学习型城市的定义、特征和关键性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和已有文献分析结果,构建了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无论大小,各处的标识牌呈现出以双语标示的趋势。但是,由于对标识语翻译管理的疏忽、译者的水平以及制作标识语牌的部门业务能力的欠缺,标识牌上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这不仅影响了标识牌指示和提供信息的功能,也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文章主要是对张掖市甘州区各个公共场所的标识牌上的翻译进行了实地考察,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同时分析了出现这些错误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人口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一个活跃的因素,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现以位于黑河流域中上游的张掖市为例,对该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对现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有直接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申锋 《宜春学院学报》2013,(10):42-44,71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生态幸福观的提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有其内在依据。基于对人的能动性与有限性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人"观念膨胀和"科技至上"观念盛行的现实,提倡生态幸福观已刻不容缓。坚持生态幸福观,本质上就是坚持系统的、整体的、共生互动的、面向未来的幸福观。加强生态幸福观教育,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