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学史上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堂吉诃德》等一系列名著为世界文学作出杰出贡献。最近,西班牙联合出版社决定出版袖珍本《塞万提斯全集》,这在西班牙出版史上还是第一次,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全集共21卷,从他的第一部作品田园小说《加拉特亚》到他的名著《堂吉诃德》以至最后一部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等,都以精巧漂亮的装帧呈现在读者面前。编者为每一部作品约写了评论,作了注释,并附有书目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现代文学作家全集出版的数量骤增,成为一时的文化景观。在精神失重的历史时期,反映一位作家思想人格全貌的“全集”,据说可以填充市场经济的文化空白,对个别有志青年,不失有某种人生导向的作用。一位作家的全集,实际还是一部小型的文学史,他个人活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历史活动的过程,因此被文学史家有意删改或无意忽略的史实,大概会在全集中恢复它们的真实面貌;反过来说,即使全集的编者出于“为贤者讳”的想法,想去掉不应去掉的篇什,也是难以通过负责任的文学史的五指关的。 作家全集的出版固然是一个好现象…  相似文献   

3.
历经6年的努力,《台湾作家全集》终于由台湾前卫出版社编辑完成,并于3月在台出版发行。 这套50册之巨的《台湾作家全集》收录了自1920年至1990年台湾57位重要作家的主要著作。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以年代区分汇编为日据时代、战后第一代、战后第二代和战后第四代四大辑。这套书大体上以作家个人为单元,一人一册,并附有作者照片、生平简介,手迹印件及评论文章等内容。《全集》编辑召集人,台湾知名作家钟肇政将台湾文学定位为“台湾本土的文学”、“台湾人的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支”。前卫出版社发行人林文钦表示,编辑出版《台湾作家全集》是他的夙愿,以一个纯民间的私人出版社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负担,6年来倍感艰辛,今天这一梦想终于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被台湾传媒称之为“用文字编成的桂冠”的作家全集热,引发对台湾文学史与文化史建构的一些思考。 据台湾有关传媒报道说,所谓“作家全集”,实际上只是出版作者的部分文类全集或对作者阶段性作品总结性质的“文集”,除了少数作家的“全集”和“文集”曾在七八十年代出版外,多半集中于90年代才大量冒了出来。有关传媒报道说,这似乎感到台湾社会正在发一场作家全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畅销作家南派三叔最近突然在博客上发表道歉声明,宣称市面上销售的《黄河鬼棺全集》,只有前面八九万字是他撰写的,后面部分由一位不知道身份的作家续写而成。  相似文献   

6.
钟情全集     
钟情全集□欧阳明能把书读通是读书的至佳境界。这既靠不得选阅单篇,也不能仅仅依赖翻读选集。阅读全集貌拙实巧,实际是一种登堂入室的读书方式,之于人文社会科学尤为重要。阅读全集大致有如下好处:首先,资料齐全,全集如海。齐全的图书报刊资料历来是科学研究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化名人的全集的编辑出版,已成为近十多年来出版界和文化界的热点,报上公布的“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初评入选书目”中,又有蔡元培、老舍、朱自清、郑振铎、俞平伯、汪曾祺六家的全集列入其中。前后稍加估算,这类全集至少不下四十种。全集是出版界的重头戏,获奖的可能性大;而全集深厚的文化意蕴更是令人瞩目,它们是继往开来的总结,是清明盛世的花朵。去年台北《文讯》杂志刊发了高惠琳的一篇名为《有关“作家全集”的调查报告》的文章,其中以表格形式列出了已出“全集”的目录,以及“还有什么人值得为他编译全集”的调查结果,阵容还颇为可观,倘若以此形式调查排列大陆上的可出全集的文化名人,相信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但并观海峡两岸的全集,总觉得有一个不小的遗憾,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胡适全集》还未面世。几年前得知安徽教育出版社有此项出版计划,亦不知进展如何,看来集大成式的《胡适全集》是真要等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年了。  相似文献   

8.
在17家古籍出版社中,浙江古籍出版社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肯把工夫下在地方古籍整理出版上——从十年前的“西湖文化丛书”到1992年的《李渔全集》,走了一条有自家特色的路子。李渔是浙江兰溪人,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戏曲小说理论家兼作家,为这样一位人物出版全集,伴随着中外学术界对李渔的研究,出版社的名声也就“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了,所以,出版界的  相似文献   

9.
功德无量的文化工程──评《朱自清全集》张宗刚一提起朱自清,每一个人都会油然生出亲切与敬意,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都是读着朱先生的散文长大的。朱先生那优美流利的白话散文,实在称得上美文的经典。朱自清不但是作家,更是一位情操高洁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戈宝权先生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四卷本),这是广大诗歌爱好者的福音。戈宝权先生不仅是著名翻译家和作家,也是普希金研究的学者。先生穷50多年的精力,潜心翻译和研究普希金的作品,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  相似文献   

11.
老翻译家叶君健同志直接从丹麦文译出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初版于一九五七年。《全集》共十六册,包括安徒生所创作的全部童话和故事一百六十八篇。上海译文出版社决定于年内重版。这次重版,除了在文字上作些修饰外,叶君健同志特地写了新的《译者前言》,对作家和作品作了深入浅出地介绍和分析。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一八三五年至一八四五年)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想象丰富,故事生动,语言活泼,  相似文献   

12.
在1949年以后的出版物中,《鲁迅全集》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在20世纪的中国,确实很少有几个作家能像鲁迅那样几乎从他开始文学活动的那天起,他的作品与人就一直成为文学界以至整个知识界的“热门话题”。应和着这种热烈的谈论、争议与研究,鲁迅原著的一版再版自然成了不时之需。鲁迅逝世才两年,一部汇集了当时文化界名流(包括宋庆龄这样的民国要人)的力量、由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蔡元培作序的20卷本《鲁迅全集》就被隆重推出,这在民国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3.
朱立红 《出版广角》2013,(Z1):114-115
对于林徽因这样一位受到出版市场青睐的作家来说,无论是从读者的需求,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林徽因都配得上有一部"全集"。提起当下比较受出版界青睐的作家,我觉得林徽因肯定要算一位。近年不仅她的诗文作品出版品种繁多,而且关于她的传记,如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更是长期占据了社科书销售的前列,其他像林杉的《细香常伴月静天》、张清平的《林徽因传》、倾蓝紫的《林徽因诗传》、陈韵鹦的《我的波心你的影》,等等,也都有着不错的销量。略有可叹之处的是,林徽因应该是极少  相似文献   

14.
精品琳琅规模宏大──《林语堂名著全集》评介郝景江林语堂是一位大师级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陆续兴起“林语堂热”,有的出版社相继出版了林语堂的有关著作,广大读者尤其是研究人员热切盼望有一部篇目齐备,规模宏大的林氏著作全书问世。为此,东...  相似文献   

15.
小说艺术的长廊是靠不朽的小说艺术人物去填补的。诗人为着意象而来,为着意象而死。为一部厚重的全集写作的作家是幸福的,因为作品比任何盗得的虚名都要来得长久,也是一个作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丁玲全集》十二卷,展现了这位作家光辉一生的文学创作实绩,使广大读者有可能通过阅读全集来了解她的创作全貌,以利于更好地继承她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应该说,这不仅是对我国革命文学事业建设的一个贡献,而且也是对这位杰出作家和卓越文化战士的最好的纪念。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和卓越的文化战士,丁玲对本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丁玲登上文坛之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当时,新的思潮冲击神州大地,新文学经过“文学革命”的提倡和“革命文学”的论争,从“为革命”的文学到“唯美的”文学等各种浪潮都在涌动和推进。但大革命因蒋介石的叛变而失败,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工农遭到大批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爱好文学并同情革命的青年女性,丁玲的内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杰出文学家茅盾的著作总集《茅盾全集》,即将出版。《茅盾全集》出版工作,由周扬、巴金等30余人组成的“茅盾全集编委会”领导进行。中国作家协会组建的茅盾全集编辑室,进行工作已经一年多,目前正在编茅盾著作中的创作部分。这是我国首次编辑的一部较完备的茅盾著作总集。全集收作者65年来各类著述,按文体分类编年的原则进行编排,内容包括: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共9卷;  相似文献   

18.
在三十年前就启动,但后来成了“烂尾楼工程”的《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在学界呼唤多年之后,最近重新推出,引发关于全集出版中存在问题的热议,包括书札、题跋、演说、读书笔记、译作、未刊稿、公务文字等文字是否应收入全集,编者求全的职业精神与其权限何在,入选文字应以初稿本还是改定本为准,全集到底是应定位为“个人著作”还是“专题档案”,等等。从整体上看,晚清民国以降文化大师的文字,在当下经济实力提升,因而“求大求全”、开足马力的出版工程节奏中,大多已经完成全集或文集的出版;在国家重点图书或出版大奖获奖名单上,总多有全集入围;只是,透过这种表面繁荣的出版现象,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深入细察,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一种虚热的味道,可以说全集出版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别的暂不赘言,以我个人编读生涯中碰到的两例,多少可以说明“全集不全”这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集出版愈来愈成为出版者眼热心跳的话题,成为竞相追逐的选题。此种现象有其势所必然顺理成章的道理。全集的撰主必定是文学史、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中的伟大者、不朽者、杰出者。全集是对其一生成就的全面总结,出版全集无疑是于文化积累有重要意义的宏大工程,出版机构无疑也可以借此强化品牌、确立和稳固长久的基业。全集的集中推出,反映了我们国家编纂出版水准和学术研究水准的日益提高,是出版业日趋成熟和发达的标志。全集堂皇、撰主显赫,出版全集无疑是光荣而正确的。但是在全集出版盛极一时、热浪滔滔的情景中,也难免出现一…  相似文献   

20.
1982年秋天。我从华中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部毕业。分配到岳麓书社。那时岳麓书社刚刚创建,正在做整理出版湖南地方文献的事情。请有关学者列出一大批拟整理出版的湘人著作名单。有关出版计划得到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的批准,其中有著名的六大全集,即《王船山全集》、《魏源全集》、《王先谦全集》、《王闽运全集》、《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我当时认定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事业,很有意义。我向社领导表示。愿意参与这项工作。一年多以后,社里将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的事情交给我来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