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机场跑道视频监控智能化程度低、监控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结合多目标跟踪技术和轨迹分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lient/Server网络架构的面向机场跑道的智能监控系统。服务器端可设置监控规则并显示相应的告警信息,客户端则负责对场景中的飞机进行跟踪获取运动轨迹,然后分析飞机是否违反规则并发送告警。系统在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下,达到了智能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温度监控系统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综合环境监控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K型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美国Campbell 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CR1000 Datalogger数据采集器,基于LoggerNet 4.1编程软件,开发了一个实时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值进行比较和判断,通过两路继电器电路控制相关执行机构根据程序的判断结果分别执行加热和降温动作。设计的温度监控系统使用模拟温室装置作为测试环境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时采集的温度曲线和目标温度曲线的相关性达到了0.99,本系统实现了对温室温度的精准监控。研究结果可为设施农业中温室的温度监控技术提供基于Datalogger的解决方案,并为开发Datalogger在农业水、土、气各个领域中进行各项环境参数的检测与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精尖设备生产和其运行过程中对恒温恒压的严苛要求,研发一种基于GSM技术稳定高效的气压和温度变化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作为系统处理核心,用气压传感器BMP180采集温度和气压值,将采集结果通过LCD1602显示.利用独立按键设定温度和气压上下限值,当室内温度、气压值不在设定范围时,基于GSM技术,通过A7模块向监控终端发送短消息来完成远程预警.该设计将气压传感器与GSM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低成本配件实现其智能化功能.该监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以及使用,其性能稳定且报警及时,能够对室内气压和温度进行有效的监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监控系统将温度、感烟和一氧化碳等探测器采集到的环境信号输入到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融合和智能分析,然后将处理结果通过GSM/GPRS无线通讯实时传递给该室主人进行远程交互,实现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地监控和管理煤矿安全,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监控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该网络由若干分站和探头组成。探头负责将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息反馈给分站,从而达到对一块区域进行温度监控的目的。实时监测矿工周围环境的温度,预防事故发生。本系统通过软件升级,可以实现人员定位监测,系统附加值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将GPRS、Internet、PLC等技术融为一体的市区供热监控监测系统,给出基于GPRS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各功能的实现以及运行结果,提供一种对分散且数据量较大的数据采集点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系统实测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远程监控效果良好,可以满足远程监控管理和长周期稳定运行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将GPRS、Intemet、PLC等技术融为一体的市区供热监控监测系统,给出基于GPRS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各功能的实现以及运行结果,提供一种对分散且数据量较大的数据采集点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系统实测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远程监控效果良好,可以满足远程监控管理和长周期稳定运行等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经典飞行仿真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理论,结合民用飞机模拟飞行的特点,建立精确的飞行仿真系统,为飞机设计的动态验证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首先对飞行仿真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然后从飞机非线性模型设计、流程设计和软件管理三方面重点剖析了飞行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研究了飞行仿真系统的软件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大棚的低成本棚联网构建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与福建农业大棚特点相适应的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的低成本设计方案,针对福建农业大棚所处地理环境复杂、规模小、分散大等特点,应用互联网的高速、广泛和可靠,将温度、湿度、网络摄像头等传感器和嵌入式系统结合组成农业大棚生产数据监控系统,通过嵌入式系统、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将各分散大棚联接起来形成大棚互联网,为农联网上层应用提供基础平台,从而实现了数据采集多样化、传输高速化、监控集中化,方案投入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扩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正逐渐应用于智能温控系统。阐述了温度控制基本原理,分析并给出了以无线传感网为基础、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方案,提出了温度监控的基本业务逻辑处理流程,并利用Android的Handler机制解决温度的实时采集与监控问题。开发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温控系统APP程序,并进行了运行和测试。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专门用于民航机场气象部门进行气象数据的自动采集、计算处理和存储的设备,可以自动连续测量跑道视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气象要素。通过青岛流亭机场在一次大雪过后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测量的跑道视程数值偏低的原因查找和修正过程,希望能够对其他机场遇到雨、雪等特殊天气及数据异常时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维护、维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The Hong Kong Observatory (HKO) provides low-level turbulence alerting service for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HKIA) through the windshear and turbulence warning system (WTWS). In the WTWS, turbulence intensities along the flight paths of the airport are estimated based upon correlation equation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surface anemometer data and the turbulence data from research aircraft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airport. The research aircraft data are not available on day-to-day basis. The remote sensing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Dopple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and radar, may be used to provide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urbulence intensities over the runway corridors. The performances of LIDAR- and radar-based turbulence intensity data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ctual turbulence intensity measurements made on 423 commercial jets for a typical case of terrain-induced turbulence in association with a typhoon. It turns out that, with the tuning of the 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between hit rate and false alarm rate, the LIDAR-based turbulence intensity measurement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anemometer-based estimation of WTWS for turbulence intensity at moderate level or abo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dar-based measurement does not perform as well when compared with WTWS. By combining LIDAR- and radar-based measurements, the performance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WTWS, mainly as a result of contribution from LIDAR-based measurement. As a result, the LIDAR-based turbulence intensity measurement could be used to replace anemometer-based estimate for non-rainy weather conditions. Further enhancements of radar-based turbulence intensity measurement in rain would b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3.
对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和基于光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原理进行阐述。经比较,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测温系统性能良好,更易实现。同时探讨了光纤传感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智能光纤监测系统在大坝水利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郴州市干旱监测预警平台、系统设计和应用效果。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Delphi语言编写,利用SQLServer2000作后台数据仓库。系统通过对全市247个区域自动站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统计,采用降水距平分析、相对湿润指数分析、K指数分析、气象干旱分析等多种方法,得到各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干旱状况,用克里金插值将干旱监测结果插值到各网格点,调用Surfer绘制全市干旱分布色斑图,系统最后以Word文档方式自动形成干旱监测服务产品。应用实践证明平台具有操作简便,预报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铑铁电阻和温差热电偶做测温元件,LABVIEW和C8051F350单片机做温度显示界面和数据采集.开发了一种用于GM制冷机环境的低温测试系统。该系统可进行8路信号采集,实现制冷机二级冷头和其内部样品温度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对发电机局部放电恶劣环境生产条件下的温度监控,研制一套应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无线远程的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以STC89LE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远程多点温度采集发送系统检测的多点温度值,并传输到上位机显示.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采集器采用8位AVR芯片MEGA88V微处理器。它具有高性能极低功耗的特点。采集器在正常工作模式和掉电模式定时切换运行,大部分时间处于掉电模式运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功耗。因功耗很低,供电采用蓄电池供电,克服近距离取市电困难的缺点。温度采集采用温度传感器和精密电阻串联的工作方式,通过热敏电阻分得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换算为电阻值.再通过电阻一温度特性表查表获得温度值。由于热敏电阻感应-15度到315度的宽温度范围.为了增加采集精度。采用两段不同阻值精密电阻分段采集。温度数据使用红外脉宽编码方式定时主动传输,并使用软件产生38K调制载波增加收发距离,实现了高压带电设备内无线温度数据检测。该采集器已投入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为使用户便捷、稳定、高效地共享气象数据和服务,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气象业务应用的数据服务系统。系统基于 Spring 框架的多层架构实现数据模型、业务逻辑和数据服务,通过 REST 方式的 Web 服务为前端应用提供后端支撑。叙述了系统设计思路、技术架构和实现机制,详细分析了 Spring 框架在组件解耦以及对RESTful Web 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通过浙江台风网应用实例说明了气象数据服务系统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气象数据服务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基于LabVIEW的改革,包括液位测控系统和电加热炉温度测控系统。成果表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将ZigBee无线传感器组网技术运用于智能变电站测温度系统的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ZigBee自组网技术,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内部刀闸、母线等多个监测点温度的实时监测.设计中使用温度传感器和CC2430无线芯片搭建了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串口通信技术实现了与上位机的通信,有效地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各个节点温度的监控,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调试,测试结果证明此系统高效、可靠、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