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仿佛”     
不论是在口头语言还是在书面语言里,也不论是在文人笔下,还是在一般人的谈话或作品中,人们经常用到“仿佛”这个词。那么,“仿佛”是个什么词呢?如果要给它归类的  相似文献   

2.
“仿佛”在文中常作比喻词,它和“好像”一样是比喻的标志。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但在很多时候,“仿佛”并不表示比喻,而随不同语境,表现出不同的意义。1.表示描述如:走进去,仿佛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记金华的的双龙洞》)这句话用“仿佛”具体描述了双龙洞的外洞有多大,给人以身临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小语十一册,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里这样写着:“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常常用‘他想’、‘好像’、‘仿佛’一类的词引出”。很显然,这里的“好像”“仿佛”是引出联想的书面形成的特有标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则不妨称之为引起联想的“牵系语”。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二册《桃花源记》中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句,句中“仿佛若有光”一语,课本未注,其中的“仿佛若”究竟如何理解,有一些研讨文章或以为是“好像像”之  相似文献   

5.
每年我们都可以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上读到这样的消息,“政府心系人民,今年又为全市人民做了十件好事”,“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准备再为全市人民做十件好事”。然而,十件好事值得夸耀吗?人民政府不为人民做事还能为谁做事呢?这样的报道总让人感到有些别扭,它仿佛是在说,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好事,你们该怎样谢我?又仿佛在说,我已经为你们做了不少了,你不要再有什么要求了。又仿佛在说.今年就只能做这些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班,有一根顶梁柱,缺少了她,仿佛天就要塌下来,抵挡不住;我们班,有一棵救命草,缺少了她,仿佛所有生病的人,都无药可救;我们班,有一位老园丁,缺少了她,仿佛花儿都不再盛开,从此枯萎。她,是一本书,知识多;她,有一种爱,很温暖。因此,我们需要她……——陈子钰  相似文献   

7.
栏杆之于宋词,仿佛水之于鱼,吞吐之随意;仿佛叶之于花,凄美之托举;仿佛烈酒之于豪杰,块垒之消长;仿佛帘帏之于征妇,春梦之掩饰;仿佛琴瑟之于深闺女,心事之幽泻;仿佛琵琶之于商人妇,暗恨之弹拨。千古宋词,栏杆总是伤心物。婉约凄丽的宋词笔触,栏杆入词远胜琴瑟琵琶,堪与花、月、楼、柳媲美,成为一代词人寄情达绪的凭借意象。翻遍宋代词令,真正是无人、无处、无时不以栏入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的柳永在其《八声甘州》里就以栏绾尾:“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李清照也常以“栏”作“小女子”文学:“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  相似文献   

8.
笔者首先通过古、现两部词典中“仿佛”词性的不同引出比喻词“仿佛”的考察,然后通过比喻词“仿佛”在历代出现的数目及其衍生出来的形式的对比,阐释了笔者关于比喻词“仿佛”从古代到现代的词性转变的情况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冬天仿佛来得特别早,躲在屋内看着窗外有些萧瑟的世界,阴天,没有太阳的感觉真不好。不知不觉,冬眠的感觉让自己更加懒洋洋起来。想想,竟是许久没有酣畅淋漓地锻炼一回了。前几天回家的时候,因为不愿意等电梯,所以我想到了走楼梯。兴冲冲地在空旷的楼梯上快乐行走,仿佛有愉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一"长假的一天,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泾县桃花潭。游人如织,潭水清澈,让人仿佛回到了千余年前  相似文献   

11.
“仿佛”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似乎,好像;②像,类似。《辞海》对其也有类似的注解。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仿佛”因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其意义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是,却都别有韵味。请看下面几例: ①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  相似文献   

12.
事情就是这样匆匆地发生了,真真切切,而又模模糊糊,仿佛,是昨日的烟云,仅能从X档案中查出……  相似文献   

13.
“大胃王”     
提起我们班的顾一〔péng〕,谁都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胃!他的胃好似那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仿佛永远都填不满似的。不信?那就跟我去瞧一瞧吧!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报纸杂志及电视网络上,“当家花旦”铺天盖地,百度搜索一下,就能见到约906,000条结果,谷歌搜索一下,就有约529.000条结果,仿佛什么人都成了当家花旦了。如:  相似文献   

15.
钮伟国 《语文知识》2004,(3):23-23,16
《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句子:“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高中语文课课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认为“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是比喻句。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歌德和席勒是好朋友,而两人的写作方法却不大相同。歌德曾对一个朋友说过这样一段话:“离开有意识的努力,仿佛天机流露,纯属自然的写作,不是席勒所长。他要写的东西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始能  相似文献   

17.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没见面之前,我只知道,身为小学教师的她用三个朴素的问题打动了教育部长。那三个问题,仿佛是在问你,仿佛是在问我,更仿佛是在问她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非常幸运地,我得到了桂老师本人对这三个问题所给出的美丽答案...  相似文献   

18.
踩着这副“高跷”,仿佛能够着天。为什么不和你的朋友进行一场踩“高跷”比赛呢?  相似文献   

19.
我班上有4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女生结盟了。她们每天几乎形影不离,我行我素,爱打扮,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仿佛对什么都无所谓,现在学校里的学生都称她们为"四大女侠"。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们努力学习,劝她们要成为学习上的朋友,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无奈,都无济于事,而且仿佛越来越变本加厉。她们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