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结束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结束语,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努力用好课堂小结,让课堂小结这一谢幕之词对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一唱三叹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正结束语,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很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语,而对课堂的结束语则重视不够。固然,导入语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但结束语也不可小觑。我们既要强调导入语,也要讲究结束语,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能在美的陶冶中结束,并让人回味无穷。下面笔者就此谈点拙见。一、总括结束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束方法。它是对教学内容、课文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时时处处充满艺术性。除了精彩的导入、活跃的课堂外,语文课结束语作为艺术性课堂的压轴部分,作用重大,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就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注重"结束语"的重要价值,运用多种方式增强语文课的艺术性、趣味性,才能真正打造完整课堂、完美课堂,使得课堂"谢幕"也完美。  相似文献   

4.
结束语就是一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对这堂课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总结的语言。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能设计好课堂结束语,则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增加课堂情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结束语设计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苏教版数学教材,通过在课堂中实施变式教学,提炼总结出以下四种策略:借助过程变式,丰富学生活动体验;借助概念变式,推动学生板块学习;借助内容变式,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借助形式变式,促进学生多元表征。数学课堂中实施变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与交流讨论,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凤头蛇尾,注重导语,但对于结束语,往往因为临近下课而匆匆收尾.殊不知,在教学中,设计好课堂的结束语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那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后继续留在课堂、留在你的思想上呢?  相似文献   

7.
导助式课堂是以“诊—导—助”为基本内容的课堂 教学形式。在导助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 交给学生,通过课堂点拨等形式,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情境式教学引入导助式课堂中,教师通过 创建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 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结束语,就是课堂要结束时教师对这堂课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总结的语言.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内涵,非常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忽视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这些语言或是总结式的,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是探讨式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是朗诵式的,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受到感染教育,从而使本节所学所悟得到内化升华.下面,本人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关于设计结束语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尾是一节课的最后阶段,起到总结、点睛和升华的作用,结束语的成功运用关系到一节课的完整性.从呼应式、讨论式、悬念式,到延伸式、归纳式和迁移式,来介绍不同的结尾方式,以期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总结归纳式课堂总结可以由老师做,也可以先启发学生做,老师再加以补充、修正。但这时结束语不应是对所讲述过的内容的简单重复。如有一位老师在《春》的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回去背诵整篇课文,细细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春》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清新,像潺潺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时时处处充满艺术性。除了精彩的导入、活跃的课堂,语文课结束语作为艺术性课堂的压轴部分,作用重大,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结束语"的重要价值,运用多种方式增强语文课的艺术性、趣味性,设计合适有效的课堂"结束语",才能真正打造完整课堂、完美课堂,所谓"‘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重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由“自主”中求知,在“探索”中发展。发现式教学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如果掌握了发现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操作特点,并很好地将发现式教学在课堂中采用不同的方式灵活运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观念形成了高中英语课堂的固定模式,也造就了高中英语课堂的刻板乏味现象。如何突破这种现象?实践表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创新式地引入愉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尝试。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开展愉悦式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有一个良好的导入,又要有一个较完美的结束。如果说导人语魅力四射能引人入胜,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课堂教学的成功作了良好的开端,那么课堂结束语是否巧妙也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科学、成功的课堂结束语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合作式教学及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强调了合作式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合作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做好合作式教学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探析任职教育中的研讨式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职教育中开展研讨式教学,是提升授课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研讨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研讨题目的确定、研讨前的准备工作、课堂讨论环节的注意事项、教员的总结讲评等不同环节展开论述,最后给出了研讨式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刘黎霞 《考试周刊》2014,(85):23-24
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时时处处充满艺术性。除了精彩的导入、活跃的课堂外,结束语作为艺术性课堂的压轴,作用重大,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认为,教师只有注重"结束语"的重要价值,运用多种方式增添语文课的艺术性、趣味性,设计合适有效的课堂"结束语",才能真正打造完整课堂、完美课堂,所谓"‘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  相似文献   

18.
<正>一、总结式结束语总结式结束语是高中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束语方式,它一般对某个课时或某一课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概述,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它适用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及新文体的教学,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抓住所学内容的要害,便于记忆。如有教师在《离骚》一课的尾声给出了一副对联:"君昏臣佞屈子遭贬著离骚,都破国亡大夫罹难赴清流。"概括作者遭遇,深化了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  相似文献   

19.
项卫丽 《考试周刊》2013,(17):32-34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若能将一个问题或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变换和发散,则可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变式教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展开考虑,以知识变式、题目变式、思维变式、方法变式为基本途径,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获取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复习方法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问题式教学是教育模式改革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引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在问题的不断分析、解决和深化中完成教学工作。本文针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从问题提出的情景,课堂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入手,阐述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