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语文、作文,是每年都会引发诸多争议的话题,改革目前"技术性"命题思路的呼声一直不绝。2012年高考前夕,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对今年高考的语文学科和作文命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语文学科要注重考察"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高考作文要拒绝"话题作文套路"和"文艺腔",以"智性作文"为学生提供思想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考作文的命题总的来说有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在命题时,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写作"话题",要求考生按要求作文。它只规  相似文献   

3.
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但作文命题没有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定法",笔者只是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谈谈自己的教学探索.再者,作文命题又有常规作文、考试作文、竞赛作文等多种命题类型,本文谈的是常规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话题作文"应称之为"话料引题作文",它与其他类型的命题作文统统属于话题作文,即都围绕一个中心作文。至今在中学语文界从理论上尚未搞清,因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上便出现了忽略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淡化文体规范意识的盲目行为。而近年来试题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科学性"问题,且题旨规定性单一,缺少思辨,又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所以,命题人应该站在与考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命题,"话题"本身的答案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和弹性,就成为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仍然沿袭"一言堂"的传统模式,作文训练中总离不开"教师命题——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传统的作文指导"四部曲",刻意追求"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写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写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7.
潘明 《新高考》2011,(2):7-8
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林林总总,类型各异,其中以独词作为作文话题或命题形式在近几年较为常见。如2008年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四川卷的"坚强",2009年山东卷的"见证",四川卷的"熟悉",2010年湖南卷的"早",重庆卷的"难题",海南卷的"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空间。那么,在写话题作文时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中有一个原则就是"题目自拟"。俗话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命题作文训练则是落实整个作文教学大纲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为引导学生把语文与生活,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找到一条有效的应对命题作文的途径,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历年许多命题作文题为切入点,对作文的命题方式进行探究,总结出了一些写此类作文的技巧和经验。本文就对作文训练中命题的四种方式进行阐述,以期能为习作开渠导"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文言文、写作文、周树人"是许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的"拦路虎"。特别是对于在高考中几近占半壁江山的作文,许多学生更是感觉"压力山大",无从下笔。教师应如何改变和调整作文教学,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不再厌倦、恐惧作文呢?一、作文命题不宜过"窄"作文教学的第一个要旨是激发学生主动用笔来表达情感的信心和欲望。这无疑要从让学生从感兴趣的地方、有想法的地方动笔作文开始。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增加学  相似文献   

11.
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20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走过了漫长的改革之路,但作文教学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语文教师,而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迎合阅卷老师进行的所谓"作文训练",更使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的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作文教学仍然是"老师讲解—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学生听评"的僵化"老套套"。这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和学生个性的扼杀是非常严重的,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的应试机器。那么,应当如何改变和调整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不再厌倦、恐惧作文呢?一、作文教学时命题不宜过"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老师认真备课,课堂针对全班同学大讲作文写作"如何审题、构思、文体",可作文还是思路混乱、文体不清;同时传统的作文批阅是教师笼统地批阅评语,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准,教师就要像医生那样"对症"下药。"对症",就是教师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依据多年听课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教师作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病:(1)命题的随意性就是教师无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武断地违背学生特点。作文  相似文献   

14.
<正>话题作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多有涉及,更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走向。其命题只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作文者可以自由选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话题作文"一度独领风骚,后"命题作文"再度一枝独秀,07以来或异彩纷呈,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都闪亮登场,或百家归综,如江苏淮安的07中考作文题,题目中既有所提供的材料,也有供考生的选题:"健康心态,点亮人生","快乐地做好我自己"既可选用其一作为命题,也可择取其一作为话题,其灵活性,综合性不言而喻。一、"系统化"作文教学理念和做法,作文训练无时没有,无处不在。多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主要着力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三大块去考查学生能力,在教学和训练这三大块时,我不是"专项训练","条块分割",而是采用了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我的"系统化"策略还融会在媒体作品的教化中,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影、电视。二、作文素养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阅读,表达,写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定向积累",打造中考高分(满分)作文,找准兴趣点和能力点,全力打造中考精品作文。  相似文献   

16.
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是,一堂精心准备的作文课,孩子上课后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当我们反思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体悟到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作文命题无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在学生看来只是"被迫"完成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激发孩子写作动机和表达愿望。体验式作文教学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是作文备考第一难.有人说,现在考话题作文,立意自定,审题立意可以淡化了,其实不然.无论什么形式的命题,只要是考场作文,只要是别人命题你写,就必须"遵命作文",除非你不想得高分."遵命"则要仔细审题,则要精心立意.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各领风骚,异彩纷呈。它命题形式多样,漫画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各类形式兼备;它思想内容丰富,大部分命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说,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命题不尽如人意。现就对2007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的分析,对以后的高考作文命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师命题本应该是命"论题",然而很多老师在命题时强制规定、提供了命题的立意(观点或主题),学生"被立意"。这种"命意式"作文命题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导致自由的缺位、个性的缺席,内需的缺失、兴趣的丧失,想象力的退化、创造力的弱化,情思的失真、人格的失诚。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话题作文,即在命题时,提供一个内容,即"话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来写作,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正因为话题作文要求宽松,没有多少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往往易让学生产生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