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凯 《兰台内外》2008,(5):49-49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桂系第二号人物白崇禧素以多谋善断著称,人送外号“小诸葛”。1948年6月,白崇禧就任“华中剿匪总司令”,“小诸葛”手握重兵,雄踞汉口,与位居中枢的李宗仁遥相呼应,一唱一和,迫使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黯然下野。解放前夕,毛主席曾通过友人向白崇禧表示了挽留之意:“白崇禧,小诸葛,欢喜带兵,就给40万军队让他带一带吧。”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放下了自己一贯擅长的文字和抒情,改以500余幅图片为核心,去讲述父亲白崇禧的一生及其与民国的纠葛。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去弥补国共两方都曾忽略的历史瞬间,还原"著名陌生人"白崇禧的真实面貌。而对于世人最为关注的白崇禧与蒋介石的关系,在白先勇的评价中,前者是"小诸葛",但后者,却不是刘备  相似文献   

3.
1949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四星上将白崇禧带着60万国民党军逃进海南岛。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深知这个时候手握重兵的重要性。不料,没几日,蒋介石从台湾拍来一份急电:"将军鉴:国危当急,台北欲重新组阁,希速赴台共商大计!"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2,(13):24
本刊讯(记者韩阳)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为其父亲白崇禧编写的图传——《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日在北京出版发行。"父亲没有对我说过重话,因为子女在家里的地位由学校成绩单来决定,我总是拿第一,所以父亲对我有一种信任。其实我做的一些事他要是知道了也未必会喜欢。"白先勇如是回忆父亲白崇禧。"作为历史人物,我在他身上看到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作为父亲,他又有另一面。这两面有时会冲突,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复杂的人。"  相似文献   

5.
港澳台一带流行一种说法: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两个半在大陆,一个在台湾。在台湾的一个,即指白崇禧。1928年,国民党行政院长谭延闿特写有一对联赠白:"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何键与蒋介石同一年出生,白崇禧则与毛泽东同一年出生。他14岁报考广西陆军小学校,全省报名应试千余人,只取120名,白以第六名录取。16岁投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又列榜第二名。入学后,屡次考试名列第一,被选为领班生。  相似文献   

6.
1948年仲夏,白崇禧走马上任,当上了华中"剿匪"总司令,从此开始了他经营武汉长达一年的生活.其间,他拥兵自重,图谋倒蒋,檄电"逼宫",扶李上台,还借"谋和"之名,行缓兵之计,以期"南北分治",真可谓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的了.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与白崇禧第二次结冤是徐蚌会战失利后,蒋的声望大跌,白崇禧要求蒋介石下野,他自己带60万大军转入海南岛.此时,蒋介石派人以到台北组阁为饵,诱骗白于1949年4月30日从海口飞至台湾,此后,白崇禧便成了笼子中的老虎.  相似文献   

8.
《中国编辑》2012,(3):97
正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编著者:白先勇定价:98.00元(平装,全二册)《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系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珍贵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相似文献   

9.
1948年7月,蒋介石派程潜回湖南任省主席,目的是为了借助程潜在湖南的声望,削弱桂系势力,避免白崇禧将华中和广西连成一片。10月,陈明仁到武汉任第一兵团司令。不久,白崇禧便将陈明仁的第一兵团调往湖南,想利用这位四平保卫战的名将控制湖南局势,牵制程潜。  相似文献   

10.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县人,回族。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连长、营长等职。1924年与李宗仁的定桂军合作,二人合称"李白",从此,桂系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承办白崇禧的秘书工作,追思往事,粗有所见所闻所感。巨纤钩沉,秉笔纪实其军政生涯片断。一、国防部部长时期的白崇禧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国民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改组中央军事机构,撤销军委会,设置国防部与参谋总部,白崇禧出任首任国防部部长。国防部为蒋介石死抓不放的核心部门,故设置重重障碍,架空与其有宿怨的白崇禧。首任参谋总长陈诚,系蒋的心腹,掌握军事实权。参谋总部直接秉承国府主席蒋介石的意旨统帅陆、海、空和联勤四个总司令部。四个总司令均属落的心腹: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系蒋指使发动“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12.
<正>1929年1月1日,蒋介石主导的"编遣会议"开幕。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明眼人发现"被编遣"的仅仅是非蒋氏嫡系的部队。此举招致部分军阀的不满,矛盾最终以武力来解决,"蒋桂战争"即是其中一例。3月,蒋介石软禁李济深于汤山,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起而反蒋。怀着各自的打算,湘军、粤军、滇军等地方势力都聚拢在蒋介石的旗帜下,参与"讨逆"。对于饱受军阀混战之苦的民众来说,这  相似文献   

13.
《湖北档案》2004,(4):17-23
1948年春,在白崇禧的鼎力帮助下,李宗仁在国民党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总统”。李宗仁从北平来南京上任之际,蒋介石决定将白崇禧外放,让他离开南京。5月25日,当翁灏组织行政院时,蒋介石写了一个手令,提名何应钦任国防总长,调白崇禧为华中“剿总”总司令。美国人对这一人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密令谋杀白崇禧!白崇禧两次大难不死,第三次终于死在军统大特务谷正文的手中! 这可说是国民党的一项特大秘密,把这个秘密大公开的不是别人,正是执行谋杀密令的谷正文。谷正文,这名三十年代就参加  相似文献   

15.
王晶 《出版广角》2013,(5):52-53
为保证大陆简体版能与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版本同期上市而质量不减甚至更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辑与制作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营销宣传攻势。为父亲白崇禧作传是白先勇的多年夙愿,在2011年《青春版牡丹亭》200场演出圆满成功之后,白先勇将工作的重心转回到他一直牵挂撰写父亲白崇禧的传记上,这也是他近年来陆陆续续一直在进行的工作。在走访父亲当年好友、部下,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正揭示台湾名人命运折射台湾当代文化《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作者:叶永烈定价:49元书号:9787313113481 2014年7月出版本书是"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曾经七次前往台湾,访遍台湾名人故居。作者历数邓丽君、三毛、阎锡山、白崇禧、张学良、何应钦、胡适、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梁实秋以及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最后日子,深层次揭示了台湾名人的命运,从而深刻折射出台湾的当代史和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17.
白夜  童雁 《湖北档案》2006,(8):38-39
从1927年国共分裂开始的内争中,刘伯承和白崇禧分别在各自的军中享有军事理论家的崇高威望,而且两人有长期担任参谋长的相同经历.  相似文献   

18.
1938年3月下旬,北路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外围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时,守卫津浦线地区的是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国民党第五战区的军队,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相似文献   

19.
黄绍竑,广西容县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与李宗仁、白崇禧同为国民党新桂系军阀的创始人和首脑. 1937年12月,他重回浙江省任主席,兼任第三战区游击司令.  相似文献   

20.
高中 《兰台内外》2006,(5):18-20
广州马棚岗,李宗仁险遭不测李宗仁,字德邻,1890年出生于广西。军校毕业后开始步入军界,与白崇禧、黄绍声气相投,匀拥护创建民国、矢志革命共和的孙中山先生,并先后加入国民党,共组桂军,先后击败陆荣廷、沈鸿英、马晓军等广西大小军阀,统一广西。1926年,李宗仁又率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其实他的搭档白崇禧则出任北伐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两人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并奉派指挥桂系主力两个军与蒋介石、冯玉祥等军共同进行“二次北伐”,联合对张作霖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