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科书《新型玻璃》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学习都清楚地知道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前不久,老师收到一个学生的来信,叫老师帮他解决个难题。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好不好?生:好。(听师读信件)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有什么烦恼事需要老师帮他?生:他家住在马路边,噪音很大,不安静。师:那我们怎样来帮助他呢?生:可以在他家的窗户上安装“吃音玻璃”。师:你怎么想到的。生:因为“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外面的噪音为40分贝,传到房间里就只有12分贝了。…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播放套圈比赛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三(5)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比赛规定每人套15个圈,你们想不想知道比赛的结果怎么样呢?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的套圈情况制成了统计图,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2.出示第一组和第二...  相似文献   

3.
宋斌 《河北教育》2002,(9):30-31
一、“生活”引入,启迪思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在广场举行了什么活动吗?哪些同学去过?生:花卉展览,我去过。师:那儿的花漂亮吗?你喜欢花吗?生:那儿的花真漂亮!……师:不仅你们喜欢花,老师也喜欢!老师昨天也去参观了花展。不过老师在参观时,发现二(1)班的两位同学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媒体显示花卉图)这是两位同学看到的一处花卉的摆法,两位同学都想算一算一共摆了多少盆花。陈明认为应该是5+5+5+5=20,而张强认为应该是4+4+4+4+4=20。请你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圆片代表一盆花…  相似文献   

4.
一、交流信息,引入新课师:通过背一背、抱一抱等形式我们感受到每个同学都有一定的重量,只不过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哪位同学把你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下?生:我的体重是28千克。生: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吨。师:你是怎样知道大象体重的?生:我是从网上查到的。生:我这袋旺仔QQ糖的重量是50克。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吗?生:这个包装袋上标的是50克。师:噢。在这儿王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包装袋上标的50克是指QQ糖本身的重量,并不包括外面包装袋的重量。不过包装袋的重量非常轻…  相似文献   

5.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结束后,设计的一个活动课片段为:(屏幕显示)操场上的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跑步,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活动吗?生(齐):喜欢。师:谁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生1:我最喜欢踢毽子。生2:我最喜欢唱歌……师:在这些活动中,有谁得过奖?生1:我在50米跑中得过第一名。生2:我唱歌得过第二名……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就按座位分成A队、B队、C队(贴头像),每队选一名队长,带领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俱乐部里的活动,每参加一项活…  相似文献   

7.
课前交流:(多媒体展示"蒲松龄及蒲松龄故居"图片)师:同学们,在我们淄博市的淄川区,有一座非常有名的纪念馆,你们知道叫什么名字吗?生:蒲松龄纪念馆师:有同学去过吗?(生:有或没有)若有,那请你说说,好吗?  相似文献   

8.
谁不是妈妈生的(诱诗兴)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四季的脚步》这首诗,都会背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背背以前学过的诗,并说说诗的作者。(学生背诗,说诗人)师:你们知道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愕然无语)诗人,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生:妈妈生下来的……师:对,诗人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学生笑)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生:有!师:(扫视)谁,不是妈妈生的?(学生大笑)师:(停一会儿)看来,同学们都是诗人的料子。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尝尝做诗人的滋味。【评:…  相似文献   

9.
一课前预热师: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一下吧!我来自长江和大海的汇合地——江苏海门。你们呢?生:我们是浙江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三小学五(5)班的学生。师:大家互相熟悉了,同学们有没有问题想问我?生:吴老师有多重?师:我75公斤。这是私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是不说的。生:吴老师多大了?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11.
李颖 《黑河教育》2009,(6):46-46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李老师带来的是谁?(出示姚明图片)他有个外号——小巨人。 师:姚明有多高?(生:2米26厘米)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生:米、厘米) 师: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生:(每个人都用小手在比划)有这么长。 师:米用字母表示什么表示?厘米用字母什么表示?  相似文献   

12.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梅花的信息,请你用最简洁的话说说对梅花的认识。生: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天盛开的,不怕冷。生:梅花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季节里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有香气。生:梅、兰、竹、菊是四君子,梅是四君子之一。生: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现在我们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知道词有不同的词牌,那么,这首词的词牌和题目各是什么呢?生:(齐答)词牌是《卜算子》,题目是《咏梅》。师:跟老师读题目(生读)。“咏”是什么意思?生:“咏”是…  相似文献   

13.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生:我看到我们桌上有学具,我们想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看看能不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组课桌上都有一组推导圆锥体积的学具)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选择的学习方法都可以,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老师,我想把前面两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看书还操作,可以吗?师:当然可以啦,你很聪明,想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一、谈话引题   师:老师知道咱班同学的歌声很动听,可是其他老师还没有听过呢 ?想不想唱首歌给老师们听听 ?(文娱委员指挥唱歌,老师拿出串铃,沙锤给学生伴奏。 )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 ?老师是用什么乐器给你们伴奏的 ?  生:串铃、沙锤。   师:你们想不想边唱歌边用这两件乐器伴奏 ?  生:想。   师:可是同学们手中没有这两件乐器,怎么办呢 ?  生:动手做。   师:好,我们这节活动课的内容就是第 17课《简易打击乐器的制作与演奏》。 (师贴课题 )  二、乐器制作   师:同学们看看桌面上老师给你准备了什么材料 …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 师:老师要求你们回家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或一个物体,你们都观察了吗? 生:(异口同声)我们都观察了。 师:既然大家都观察了,说明同学们都心中有数了,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还没想好题目,不能交流。 师:好吧,为了便于同学们命题,我给你们在黑板上写几个题目,供你们参考。 师:(边说边伸手到粉笔盒里拿粉笔,不料,摸到一只癞蛤蟆,顿时一惊,险些叫出声来。为了不让癞蛤蟆惊跑,只得按住不动,立即镇定自若,并从容一笑)同学们,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不知是哪个隐性瞒名的同学特地给老师赠送了这只蟾蜍(…  相似文献   

16.
马新民 《师道》2014,(10):25-27
师:同学们好!许艺(一名在座的学生)老师好!(学生坐下)为什么我要说“许艺老师好”呢?因为刚刚上课之前咱们班的许艺同学教了我一个字。(展示ppt中的“逋”字)就是这个字,我问一下你们.这个字该怎么读啊?(有的读fu,有的读pu,还有的读bu)有了三个读音,好,我们让许艺同学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7.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的绮丽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围绕着五彩池主要讲了什么?(老师先根据举手情况指名3人,请第3名同学推荐一人读书)师:你为什么推荐他呀?生:他平时读得好。师:看来你很懂得去欣赏别人。(请第4名学生再推荐一人读书)老师有个建议:平时由于性格等原因不爱发言的同学,能不能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5位学生读全文)师: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基本上做到了正确、流利,相信在深入学习之后会读得更好。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夏天到了。(出示课件中美丽的夏天景色)在这迷人的日子里,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准备组织我们去美丽的森林公园游玩。辅导员听说我们三年一班的同学数学不错,想请大家为这次活动献计献策。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应用》。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在旅游前应做哪些准备呢?(小组商量,教师板书课题)师:把你们的好主意、好办法告诉老师,好吗?生:老师,我们小组认为在旅游前必须准备足够的水和食物。(点评:教师让学生说出旅游前的准备事项,学生能说出水…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断 师:昨天张明光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一些钱,大家想一想.他怎么做了呢? 生:交给老师,或送还给丢失的同学。 师:对,为了尽快地找到失主,张明光写了一则失物招领,大家请看。(投影出示) 失物招领 张明光同学昨天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若干元,希丢失的同学尽快到四(1)班教室认领。 四(l)中队 2月 20日 师:大家看一下,这则失物招领哪个地方比较特别?这“若干元”表示多少钱呢?大家猜猜看。(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5元,表示拾到5元钱。(师默许,但不表态并板书具体数) 生2;也可以表示拾到0.5元。 生3:…  相似文献   

20.
王美霞 《作文》2023,(41):40-42
<正>上课铃响了,蝌蚪老师进来了。师:同学们为什么一下安静下来了?生(一起):因为要上课了。师:连起来,怎么说?生(一起):因为要上课了,所以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了。师:嗯,说清楚了。如果把“因为……所以……”去掉,意思变了没有?1.因为要上课了,所以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了。2.要上课了,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