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古文献看古人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古代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及佛教徒、道教徒的有关论述,古人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大致有以下几点认识:一、饮茶可以解毒疗疾;二、饮茶可以除肉食之腻而消食;三、饮茶可以止渴解乏而恢复体力;四、饮茶可以破睡提神而使人善思;五、饮茶可以防病治病而延年益寿。由于茶对人体是利害兼有,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古人认为饮茶时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真茶而尽量避免假冒伪劣之杂茶;第二,切忌空腹饮茶;第三,唾前不宜饮茶;第四,忌用茶水服药;第五,脾胃虚寒之人,宜少饮或不饮茶。  相似文献   

2.
饮茶的科学     
饮茶的科学蓟平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R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是真正懂茶、能够科学地饮茶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科学的饮茶方法。一、选好茶叶饮茶首先要准备茶叶,茶叶当然以名茶为佳。所谓名茶,是指其品质优良有一定知名...  相似文献   

3.
哪些人不宜饮茶茶含有大量的立酸、茶碱、咖啡因和少【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g量饮茶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但并不g所有的人都适宜饮茶。患有便秘的人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9儿茶多酚类物质对肠胃粘膜具有一定的《敛作用,因而影响了对食物的消化吸SL...  相似文献   

4.
广东居民的饮茶习俗内容非常丰富:在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包括了茶树、茶叶产品,等等;在将神文化的层面上,则包括了广东三大民系的特色饮茶习俗。介绍广东居民的饮茶习俗,可以为广东的茶叶生产和贸易等行业的经营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东丰 《初中生辅导》2011,(16):39-41
史载,饮茶当始于秦汉,我国是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但先是以为药。《神农本草经》就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谓“荼”,就是“茶”。三国、两晋时不但民间已有饮茶习惯,而且还传入了宫廷。至唐,  相似文献   

6.
我国饮茶简史与茶文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有关茶的一切知识、饮茶习俗、加工、栽培技术和茶文化等,最初都是由我国直接或者间接地传出的。通过对茶的起源、饮茶历史和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浅析,阐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概况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旅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世界上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  相似文献   

8.
琐谈茶与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起源和内涵、禅与饮茶、禅与种茶和制茶、禅与饮茶的向外传播四个方面,揭示中国茶与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中西方的饮茶文化在饮茶时间、饮茶对象、茶道以及茶室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喝茶的误区     
陈远 《初中生》2008,(1):121-121
饮茶是很多人的养生之道,但你可能不知道,饮茶也有不少误区。 误区一:泡茶的水越开越好 泡茶的水温是很有讲究的。龙井、碧螺春这样的绿茶,应该采用80。C的水冲泡,花茶应该采用90。C的水冲泡,铁观音和大红袍这类工夫茶应该采用沸水冲泡,越开越好。  相似文献   

11.
茶 ,含有较多的鞣酸、茶碱、咖啡因和少量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 ,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饮茶。下面所说的几种人就不宜饮茶。1.患有便秘的人不宜饮茶。因为茶叶的儿茶多酚类物质对肠胃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 ,因而影响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使大便干结 ,加重便秘。2.患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不宜饮茶。由于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特别是大脑皮质有着明显的兴奋作用 ,饮茶尤其是饮浓茶 ,会使人脑处于一种过于兴奋状态而得不到休息。3.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不宜饮茶。因…  相似文献   

12.
饮茶十忌     
饮茶不当,有害无益,老年人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饭后立即饮茶饭后立即饮茶,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凝固成颗粒,老年人因肠胃功能下降,对这种颗粒很难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3.
擂茶是中国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也是中国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通过对擂茶的起源、制作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客家人饮茶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科学饮茶     
科学饮茶徐晖茶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饮料。我国是茶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先饮茶的国家。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四大类。绿茶是把新鲜的茶采集下来,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因未经过发酵,叶绿素未受破坏,仍保持原来的颜色,故称为绿茶。红茶是用...  相似文献   

15.
与唐宋相比,由于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人对饮茶环境的追求,更为精益求精。除了一如既往的追求山林之乐外,还主要表现在对饮茶场所的营造、茶寮的构建、茶侣的选择、侍茶童子的要求、饮茶宜忌等方面,这些对饮茶艺术和整个中华茶文化发展都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唐代"风俗贵茶",是由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唐朝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昌盛,为饮茶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治阶级对饮茶的重视和倡导,在全国产生上行下效的效应;文人士大夫的饮茶活动及其茶诗文的创作对饮茶风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禅宗佛教与茶一味促成饮茶风尚的形成,当然这一切又与茶本身丰富的生理功效及广大的社会功效吻合时代需要有决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料,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茶叶中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常饮茶有利于补充这些必需微量元素.本文在介绍茶叶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近况后,讨论了饮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1999,(5)
现代医学研究和长期的医药应用还未发现儿童饮茶的坏处。儿童饮茶,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儿童饮茶,一要适量,每天2~3杯,晚上不要饮用;二要清淡,不要浓,不要冲泡过久。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历史源远流长。明代杰出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饮茶之事。”他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期。也有人根据汉代王褒《僮约》,认为饮茶始于西汉。而成书于西汉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古人在备尝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它包括了丰富饮茶科学的知识内容,蕴涵着敬茶待客、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梅溪学子学饮茶》就是以中国茶艺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微课程。饮茶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它是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