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报业竞争日益加剧,各类媒体都在千方百计寻“热点”、“卖点”新闻的时候,地市党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的体会是:发挥地市报接近基层的优势,积极关注民生,做好相关报道,利于增强地市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地市党报优势反映基层群众心声报纸贯彻落实“三贴近”的要求,要在诸多方面努实践和探索,但毫无疑问,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关注民生、做民生报道成为各主流媒体共同关注的重点,绝不是然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之后,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闻领域的一种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2.
地市党报面临着市场和媒体间竞争的挑战,如何应对是报人应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是就所在地区地市党报在民生新闻的报道方面,如何利用其特有优势.发挥功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袁俊 《新闻窗》2010,(2):113-114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民生新闻大多来自基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民生新闻既能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在读者心中增强公信力和亲和力。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发展使地市党报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站稳脚跟,地市党报急需寻觅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而重视加强民生新闻方面的报道是保持并增强其生命力的最有效途径。地市党报的生命力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当下,随着报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民生新闻在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新闻成了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民生新闻也成了报纸占领市场,争取读者,提升报纸竞争力的最重砝码,党报如何才能做好民生新闻,这就要求我们须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6.
庚子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反观地市主流媒体,又何尝不是一次很大的"震动"呢?疫情面前,地市党报加班加点发新闻,出报纸,但报纸送不出去,到不了读者手上;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但报道手段单一,无法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抢不到新闻"落点",新闻成了"旧闻"。实践表明,地市主流媒体"堵点"突出、网上传播力弱,是当前地市主流媒体必须寻求破解之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现在各种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要想在新时期、新阶段巩固自己的舆论引导地位,就必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和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民生,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提高党报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现在各种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要想在新时期、新阶段巩固自己的舆论引导地位,就必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和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民生,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提高党报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地市晚报作为地市最重要的报纸类型之一,与读者、生活以及基层都是最为贴近的,是报道民生新闻的主要阵地,在关注民情、反映民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充分发挥地市报纸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对传统报道模式进行改进。文章简要介绍了民生问题和民生新闻,指出了当前地市晚报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就对地方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何做好地市党报的民生新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常用的"武器",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宣传效果来看,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大都难入读者的眼,难进读者的脑。改进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地市党报可读性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能够很好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提高新闻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地市党报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地电视、广播、电视报的挑战;二是网站、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挑战;三是省级党报或省会报纸向地级市渗透、扩张的挑战。这三方面的挑战中,尤其以第三种最具威胁性和杀伤力。如果省级党报或省会都市类报刊仅仅是到地级市增强发行力度,那也还算不上太严重的问题;如果是去开疆拓土去扩强地市党报可能会有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3.
政务活动是地市党报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利用好这一新闻来源,对破解地市党报新闻资源不足、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地市党报在政务活动报道中形成的形式陈旧、篇幅冗长、用语生硬等种种弊病,严重影响了政务活动的报道效果,使得这个地市党报固有的宣传优势成为实际上的"短板"。  相似文献   

14.
赵冬至 《新闻世界》2009,(11):81-82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党报性质使然,在民生新闻的选取与报道中党报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党报拓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党报只有努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才能立足于市场。在增强可读性上,笔者认为地方党报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创新报道的内容及方式;二是让民生类新闻唱主角;三是加强和改进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新闻事实认知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一产生,就成为受众关注与新闻学界研究的热点、业界竞争的利器,几年来,民生新闻从报纸向电视、广播等媒体全方位扩散,获得超常规发展,就报道方面来说,时下的民生新闻取得显著成功的同时.亦存在着不能忽略的问题.业界和学界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跟踪报道是对某一典型新闻事件或事实,跟随它的发展轨迹而采取的同步采访报道,这一报道方式在发挥地市党报的新闻优势,提高报纸的“卖点”等方面有着妙不可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网络媒体今后应着重在丰富内容、加大信息量、提高质量和时效、办出特点七下功夫,尽快形成权威,办出名牌网站。这既是对网络靠体总的要求,也是对地市党报主办的网络媒体的要求。地市党报网络媒体发展的关键是准确定位,避免重复,办出特色,形成权威。一、地市党报新闻网站的定位一直以来,地市党报新闻网站大多定位在传统报纸的电子版,即便有的地市党报的新闻网站属于电子版与综合性内容兼而有之,但从新闻上来讲,它比不上新华网、人民网,连省级党报的新闻网站也比不上;从综合性上则比不上新浪、网易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边境地市党报如何生存发展?近年来,国家重视开放开发边境地区,这在给边境地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资源。边境地市党报应把握好这一机遇,将地缘优势转化为报道优势,做足当地特色新闻,打造鲜明个性,提高报纸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的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民生新闻是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党报热线则成为媒体沟通读者,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