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博“前浪”还未降温,“后浪”微信又紧随而来。而继“官微”之后,政务微信也成为官民沟通的全新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2013年lO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9月12日,“国务院公报”在腾讯网开通了官方微信,去年11月9日“国务院公报”已在新浪开设官方微博。随着移动媒体的崛起,不少政府部门开始重视通过微博和微信发布政务信息。今年济南中院对薄熙来案庭审的微博直播引起广泛关注。开设政务官微有什么积极作用,还存在哪些问题?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调查问卷,截至9月2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以下为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或微信的情况怎样?媒体人认为官方微博或微信对传统媒体会有哪些影响?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截至4月18日回收有效问卷65份。调查发现,参与调查者所在媒体已开通官方微博的超6成,加上近期准备开通的接近8成;已开通官方微信的只有2成多,但加上近期准备开通的则超  相似文献   

4.
新兴传媒     
《传媒》2013,(2):8
教育部新闻办开通官方微博1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分别在新浪网、腾讯网开通官方微博@微言教育(新浪、腾讯),着力将其打造成教育部新闻资讯的发布平台、服务网友的互动平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推出的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除发布教育新闻、政策解读、服务资讯等原创微博外,还将开设校园早  相似文献   

5.
正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出现使媒体间的竞争近乎白热化,不少媒体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参与竞争,微博成为媒体竞争的新阵地。本文拟以开设官方微博较早的《潇湘晨报》为研究样本,对其开设在新浪网上的官方微博发展现状进行探析,希望能对其他媒体微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潇湘晨报》官方微博的成功因素分析从2009年10月28日《潇湘晨报》开博至今位居新浪媒体微博中的第37位,仔细看来,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独特的"制胜法宝"的。(一)微博发布频率得当  相似文献   

6.
传媒观察     
新华网官方微博开通 近日,新华网官方微博在新华网和新浪微博上正式开通。新华网官方微博在运营过程中将秉持“权威、准确、及时、理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坚决杜绝虚假、低俗及损害公众和社会利益的有害信息传播.致力于24小时发布全球重大新闻.披露权威信息和重要消息.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网民关切.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国外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我国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政府和机构也非常重视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信息、提供服务,“两微一端”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新媒体的标配,陕西西安等地方政府还专门开通了抖音账号,拍摄视频,以扩大影响力。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77437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40837个,公务人员微博36600个。根据清博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均每天的总阅读数为140万+,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为10万+,总点赞数为37万+,微信传播指数(WCI)为2149。  相似文献   

8.
郑宁 《中国广播》2012,(4):12-14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互补的时代,很多传统媒体开通了官方微博。本文从传统媒体官方微博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入手,阐述了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以及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几种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9.
郝雅婕 《青年记者》2017,(20):96-97
当前,中国企业积极探索企业宣传与服务的“互联网+”新模式,在新媒体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批企业主动搭建“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与公众沟通.目前,中国企业500强中已有300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2016年12月,在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公布的102家央企名单中,共有49家中央企业开通总部官方微博,69家开通总部官方微信,15家中央企业总部开通自有移动客户端,①央企新媒体发展已成规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南方电网集团新媒体矩阵建设情况,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与路径以明确自身定位,实现精准化运营,为今后央企新媒体矩阵建设明确方向,实现新媒体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开创了政务工作的新局面,在地方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双微”的大趋势下,本文以地方政府各系统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为切入点,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地方政府政务“双微”的发展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地方政府政务“双微”的发展、提升政府公众形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新京报评论微博、微信官方平台相继开通,依靠新京报评论版高质量的内容及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创新,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范例。然而,其微博、微信平台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内容上主要依靠报纸评论版块内容,只是纸媒评论的推送平台,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新较少,新媒体的互动性不足,带有传统媒体单向式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微媒介传播的迅速流行,传媒行业全面进入微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受到了极大冲击,各大纸媒纷纷抢滩微媒介入口,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然而,囿于传统新闻传播思维,这些微媒介产品良莠不齐、处境尴尬。纸媒编辑如何创新编辑理念,运用互联网逻辑破解融合困境已经成为纸媒数字化进程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     
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开通行政审批官方微博河南省新闻出版局6月开通"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行政审批服务"官方微博。该局还制定了官方微博管理办法,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并对发布内容严格审核把关。据了解,运用官方微博这种新载体改进服务方式,在河南省局尚属首次。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借助新媒体推进政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博与微信的相继诞生,微博图书馆和微信图书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通。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微博和微信开展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这是当前图书馆界正在探讨的新课题,建议:一,增强微博的关注度,全面宣传图书馆信息资源。二,利用微信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三,利用微博和微信拓展新的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3月29日首个带"国务院"头衔的"国务院公报"官方微博出现在腾讯微博平台上,这使腾讯的政务微博聚集起来更加有影响力,所以研究官员微博多数以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为主要平台。王郁松,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网络副处长,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2012年3月15日开通个人腾讯微博,听众猛增,传播影响力大。是团中央第一个腾讯微博实名认证的干部个人微博,截止至笔者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四个突破为重点,大力推进媒体融合的建设。从"湖州在线"网到城市电视的建设,从一报一网站到"掌上湖州微信平台"、湖州在线官方微信微博、湖州日报官方微博等,媒体融合发展始终处在发展的前沿。湖报集团"三驾马车"(传统媒体、新媒体、文化创意)进入融合发展时期。今年5月,集团荣获中国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奖"。  相似文献   

17.
近日,武汉市档案局官方政务微博正式上线,运行一周内,粉丝数迅速突破2万。 武汉市档案局是武汉市委外宣办要求先行开通政务微博的市直单位之一。目前,武汉市档案局已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通政务微博,并通过官方加V认证。已发布9条原创性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微博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在主流微博网站通过官方认证,开通政务微博。自桃源网于2009年上线以来,截至2013年9月底,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数量超过8.7万,其中政务机构微博55315家,公职人员微博31893个。新浪网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根据政务微博的活跃度、传播力、覆盖度等指标,得出了全国政务机构TOP20的榜单。名列首位的,是上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首都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这是继进驻豆瓣小站、新浪博客、腾讯微博等几大社交媒体后,首图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推出的又一个官方发布平台,更是主动服务读者、实现与读者密切互动的又一重要渠道。据介绍,读者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通过搜索添加首都图书馆微信号或扫描首图二维码,即可关注首图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关注后,读者可以用微信查询首图基本情况,接收首图的活动精选、资源推荐、书摘书评,更有名家留声、线上展览等仅通过微信推送的独家精彩内容;读者还可以通过微信参与线上互动或预约线下活动。日前,首图的大型主题展览"一个世纪的开放历程———首都图书馆建馆一百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学术期刊传播方式急需拓宽和微博大量应用的情况,以新浪微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开通官方微博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困境;提出学术期刊创建官方微博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学术期刊建立立体化微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