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是天体运动变化的标志: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亮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阴历月,公历一个月则是地球公转一周的1/12左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太阳处在上中天为12时,在下中天为零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温度、空气中的含氧量、来自空间的微粒辐射、地球的磁场强度等,也都随之变化;人类在适应自然界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体  相似文献   

2.
是谁推动了星球的自转?是谁让自转成为家常便饭,以致我们视而不见?以前,我们人类生活在方圆十公里视野的土地上,每天感受着日升月落,信仰着天圆地方。很久以后,我们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在一个球形物体上生活,这个地球不仅围绕着太阳公转,还在拼命自转,这产生了白天和黑夜;一昼一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1,(4):62-62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位天文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现在遵循的12星座起始日期其实是错误的.每个星座时段都应该后移一个月。他解释说.古巴比伦人对星座的划分是根据人出生时太阳所处的星座来确定的.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发生自转。由于受到月球的引力.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会发生偏移。  相似文献   

4.
日晷的计时原理 立竿可以测影,测影可知时刻,这就是最简单的日晷计时原理. 要搞清楚日晷为什么能够计量时间,首先需要知道一些必要的天文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我们知道,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以地轴为中心轴不停地自转.公转一周为一年,并产生了四季,自转一周为一天,并产生了昼夜.  相似文献   

5.
太阳视运动是人的一种感觉,是地球自转及公转导致的人与太阳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月球总以一面对着我们? 想当然的回答是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等于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导致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7.
困惑我们至今的星球旋转的推动力,来自于旋转的万有引力。太阳系围绕银河系公转推动力可能来自于银河系银核黑洞自转产生的引力气旋;围绕太阳的各个轨道行星的公转推动力来自于太阳系公转气旋的衍生转变涡流;太阳系各个行星的自转又来自于公转气旋的衍生涡流。  相似文献   

8.
位梦华 《百科知识》2007,(10S):23-24
地球为什么会有两极呢?这首先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自转着的地球,就像是一个陀螺。陀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就是一旦旋转起来,其转动轴的方向将永远保持不变。正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方向永远保持不变,所以地球在公转时,  相似文献   

9.
郑广太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20-220,179
一直以来,地球的运动描述延用着以‘日心说’为基础,以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为依据演变而来的“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的模式描述。地球是运动的物体,应该从运动力学的角推出它的运动描述才是正确的。根据偏重物体自转时的运动规律:偏重物体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圆周轨迹运动的轨迹上还在做小半径的圆周轨迹运动,且偏重物体的自转轴也在做圆周轨迹运动”。推出:“地球运动新概述”。内容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还在做小半径的圆周运动,地球每完成小半径圆周运动一个周期为一年,所以也称为‘年轨道’。地球在年轨道上自转的同时地轴(即:地球两个极点)也在做圆周运动,(这也是南极科考对找不到固定的南极点的原因。)地轴与年轨道半径的夹为113.5度。”这就是地球运动新概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月球大变脸     
月有阴晴圆缺,这是月亮的月相变化。不过我们现在谈到的变脸可不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把戏,而是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和背向地球的一侧曾经互换过!由于地球强大的引力给月球施加了强大的潮汐力,让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一致了,月球始终以一面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11.
美丽而富饶的大海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又是怎样诞生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地球是从它的母亲——太阳的怀抱里脱胎而出的。当地球刚从炽热的太阳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还是一团熔融状态的岩浆火球,它一边不停地自转,一边又绕着太阳公转。后来,由于热量的散失,它逐渐冷却下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作品介绍多用途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主要由铁支架、大圆盘、乒乓球、红色灯泡、红色小球、测量尺、标杆、距离伸缩尺、观视筒等组成。大圆盘代表地球的公转轨道,乒乓球代表地球,红色灯泡代表太阳,两个红色小球代表A星和B星,距离伸缩尺可调节观察者与星星之间的距离。二、操作说明1.演示地球自转。逆时针转动乒乓球就能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2.演示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动大圆盘可演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见的不少的物质和能量随时间流动或运动的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例如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阳光连续照射地球;以及工厂里连续旋转着的喷气纺织机、发电机、电动机;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昼夜不断地运转等等。但是我们更多见到的是随时间断断续续进行的过程和现象。例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春暧、夏热、秋凉、冬冷?原因就在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即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成66°33′交角,地轴倾斜的方向在公转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太阳光直射点在一年中南北移动。  相似文献   

15.
问专家     
<正>我们能感觉到地球自转吗?在赤道上,地球以每小时1600千米的速度绕其轴线自转,同时,也以每小时11万千米的速度绕着太阳公转。以如此快的速度运行,按常理来说,我们应该要有所感觉才对。但事实上,我们几乎觉察不到一丝一毫的变化,因为,所有的这些运动都几乎是保持恒定不变的。这种感觉就像当你在乘坐平稳飞行的飞机或  相似文献   

16.
梦系北极点     
地球有两个极,即南极和北极。两个极的中心有两个点,即南极点和北极点。这两个点有如下的共同特点:一是只有一个方向,东西方向没有了,如果你站在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北。如果你站在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南。二是一年只有一天,半年太阳不落,半年没有太阳。三是只有公转没有自转。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自转的周期为一天 ,这样地球上不仅有一年四季的变化 ,而且有了昼夜的交替和时间先后的差异。地理学上将地球表面按经度分为 360°,并以英国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经线为零度经线。为了便于世界范围的计时 ,还按经度将地球分为 2 4个时区 ,每 1 5°为一时区 ,这样 ,地球每转一周为一天 2 4小时 ,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我们将这种划分的时区 ,称为“理论时区”。但理论时区给世界的航空、航海 ,以及旅游业等等世界各国的交往的实用性上 ,带来诸多不便 ,因为在实际应用中 ,世界各…  相似文献   

18.
如果太阳某天突然消失了,那么地球该会如何响应?地球会立即飘走吗?我们知道,光线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需要8.3分钟的时间,就是说,太阳消失后8.3分钟,地球上的阳光才会全部消失。那么地球是否还围绕太阳所处的位置公转呢?没有太阳对它的引力作用,地  相似文献   

19.
扑朔迷离的暗物质 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以每秒29,78千米的速度公转,围绕太阳转一圈是1年;而距离太阳14亿千米的土星绕太阳一周则是30年,公转速度只有每秒6.8千米;海王星和冥王星转一圈竟是100多年,绕太阳旋转更慢。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人归结了历史上最颠覆认知的十大科学发现,读后颇有所感。 这些科学发现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地球并非宇宙中心,地球只是宇宙中再渺小不过的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而在上世纪初的中国,连“地球”这一名词都是匪夷所思的:全体国人几乎都相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古不易,中国就是一个四海归一、八方来朝的中心之国。如果不是哥白尼振臂一呼,对自己的主张至死不悔;如果不是伽利略等发明望远镜,不断寻找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证据,并以这些铁证、几代人的时间,最终才让世人折服。时至今日,若依我们的感觉,目睹日落日出,云聚云散,哪里有半点大地在自转又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迹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