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编号为"YJI"的邮资邮简,一套两枚,1998年11月12日由中国邮政发行,分别印有"嫦娥奔月""柳毅传书"故事图案,为我国1999年首次举办世界邮展而发行。面值5.70元。这套邮资邮简作为特供邮品,我国集邮协会会员每人可购一套。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1日,国内挂号邮资上调1元为3元;本埠邮简寄递的资费为0.6元。也就是说,实寄1枚挂号邮简需要花费3.6元。请看这枚邮简由某公司寄出,正中加贴挂号条形码签条,说明这是1枚挂号邮简,然而正面却仅仅加盖本埠邮资0.6元的邮资机戳,挂号邮资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3.
红学大师黄光城的《红印花小壹圆存世考图鉴》(下称"黄氏图鉴"),集多年研究而成,内容丰富,文笔精彩,多年来为国内外邮学家所推崇、研习,实为红学一大里程碑。然而伟人也有疏忽,文豪亦有败笔,集邮大师同样难免失误,虽然错误不大,但既经发现,应以告邮人。黄氏图鉴小一元第12枚的流传是:"美国集邮家阿瑟·欣德(旧译‘海音特')—1935.5.20哈默公司主拍,  相似文献   

4.
上海华夏专题邮会于1月12日在卢工邮市会议室举行"迎春茶话会"。 上海华夏专题邮会成立3年多,虽然十分年轻,但在市邮协的关怀和领导下,却凝聚了不少上海专题集邮的精英,如亚洲国际邮展评审员施邑屏、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10日,我收到一枚江苏丹阳邮友寄来的元宵节贺卡,发现卡上的邮资图所销的黑色"邮戳"有点不对劲儿:直径2.5cm的邮戳上没有任何地名,也没有日期。很显然,这是一种违规的销戳方式。  相似文献   

6.
东北是全国唯一发行《优军邮资邮简》的地区。从1950年6月22日开始到1951年初,东北邮电总分局连续发行了普通邮资邮简3套3种共11枚。到1951年9月最后全部停留停用为止,共使用了15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7.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30年了,不由得使我想起珍藏了30年的编号为"92"的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纪念封。它是我所有收藏的纪念封中最令我难忘的1枚,使我想起参加市邮协成立大会时的情景,使我看到了30年来上海集邮蓬勃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陈健 《上海集邮》2009,(5):36-39
香港华邮第30次&;#183;2008.12.10 小龙封有5件之多,其中有较早的1886.3.16寄爱尔兰混贴封(图1),贴毛齿3分银2枚,销北京中文椭圆戳和海关总署日戳,经上海海关,加贴法邮25生丁2枚销上海法客邮日戳,有巴黎中转戳,封上边略有撕破,11万元(港币,另加15%佣金,本节下同)。  相似文献   

9.
2001年,在北京和上海两地3家拍卖企业举办的邮票拍卖会上,共亮相“全国山河一片红”(以下简称“一片红”)邮票6枚。这6枚“一片红”珍邮中,新票1枚、信销票3枚、竖双连新票l件。虽然今年拍卖会上出现的“一片红”珍邮其数量比以往几年少了许多,但纵观这6枚“一片红”所构成的情况,均比较特别,现将其分别叙述和解剖,并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对照,从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一片红”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1971-1973年间瑞典邮政发行过4枚以民族服装为主题的邮政用品:2枚邮政明信片(post kort)和2枚邮筒(post brev)。1971.11.10先发行2枚:1枚明信片和1枚邮简。1972.10.7又发行1枚明信片。最后1枚邮简是1973.3.2发行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一年,博览茶座继续与广大邮迷相约,欢迎大家有空常来坐坐,聊聊自己的集邮经历,听听别人的集邮故事,邮中觅趣,以文见情。本期且听一段"血浓于水"的亲情故事,讲述者刘格文将军曾任解放军报副总编,业余喜好集邮,他的故事要从几枚特别的签名封讲起——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收到上海邮友叶先生寄来的一枚以普通邮资片为载体印制的名为《邮 苑》(明信片版)的民间邮刊。在这枚邮资片的背面 印有刊头、期号、发行日期和主编者姓名,版面设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第二期《集邮博览》刊登了蒋字冰先生《印在杂志上的双面邮资邮简》,文中提到"独特的邮资邮简是印在邮刊上的"。邮刊上印邮资让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6.
李润 《集邮博览》2013,(9):76-78
拜读《集邮博览》2011年第11期所发《"邮外邮"谈》一文,颇觉新鲜有趣,作者李近朱先生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书籍封面上的邮文化。事实上"邮外邮"不仅体现在书籍封面上,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充满邮味的"邮外邮"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信我们来看看这些邮味十足的烟标。邮味浓厚的烟标是何时与邮文化结缘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艘满载邮文化的邮船已经"驶进"武汉久华烟厂出品的烟标(国1)。这枚绿底烟标的主版图案是一艘航行于大海中的邮船。颐中烟公司在此期间出品的红印烟标(图2),则是一枚较早与邮品有关的烟  相似文献   

17.
盛唐印记     
左鹏 《集邮博览》2014,(1):58-59
日前,笔者在西安钟楼邮局购买"人文陕西"邮资明信片(图1)时,意外发现了一套八枚的、刚刚"出土"的《盛唐印记——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藏明信片》(图2)。据邮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摆上柜台的第二天,我是第一个购买的人。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但我还是非常愉快地实寄了一套。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专撰此文以飨广大邮友。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12日虽然过去了,但带给邮友们的乐趣却是永恒的。在众多的该日趣味邮品中,我收有一枚来自哈尔滨邮友寄的封,巧合中蕴含着制作者的巧思。收到后,我把封传到网上供邮友们观览,有不少邮友惊叹其为"神器"!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能说明该封的趣味性:12枚1角的邮票排列成"12"的字样,  相似文献   

19.
吕维邦 《集邮博览》2012,(11):38-39
在邮友之间的交往中。互寄封片,尤其是加盖了各种地方特色纪念戳的封片,既表达了彼此间的友谊,又送去了一枚枚多姿多彩的艺术品,无论是平时赏玩,还是作为永久性收藏,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笔者曾长期在邮协工作,结交了一些各地的邮友,互寄了很多带有各种意趣的封片,每次翻出欣赏,  相似文献   

20.
笑迎生肖     
临近1月5日,编辑部的生肖氛围越发浓了,尽管关于生肖邮票的各种宣传报道早就启动,但"大日子"将近,大家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紧张"起来。生肖年年报,今年格外"红",新一年头一期我们特別做了一本"生肖专号",巧的是火红的封面也暗合了此次"戊戍狗"第一枚的色调,算个好彩头吧,不仅我们杂志翻开了新的一页,也恰逢狗年邮事的启幕时分。1月4日快下班时,我和微信编辑商量明天的报道时笑说:一年一度的"集邮春晚"又来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