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校开设了多项校本课程,其中国学经典教育深受学生、教师和家长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校本课程的一朵奇葩。学校先后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教学内容。二、三、四年级都首先选学了《弟子规》,目的是用《弟子规》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童蒙养正。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县教育局大力提倡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内容有《弟子规》、《三字经》、《老子》等,并免费为学生发放了教材。在县教育局的号召下,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相似文献   

3.
韦延才 《广西教育》2013,(16):11-11,19
清晨,北流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传出一阵阵悠扬的读书声,走近一听,他们不是在朗读课文,而是在诵读《弟子规》。这所2012年9月才建成、招生的新学校,把《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北流市副局长谢婉秋说:"很多家长反映,学习《弟子规》后,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学校,我们也感受到,学生们的文明礼仪与刚入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弟子规》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蒙学书。今天,在进行《弟子规》诵读课题实验研究中,我们依然可以体验、感受到她永恒的魅力,并以此为教材,引导孩子在《弟子规》诵读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话题缘起:最近几年,很多学校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纷纷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于是“四书五经”悉数上场,《三字经》、《弟子规》也摆上了学生课桌。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孩子们诵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等的琅琅书声,在感受到学校利用传统经典书籍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渗透的良苦用心之余,对于这些传统书籍本身带有的一些封建思想...  相似文献   

6.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阐述诵读《弟子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在农村小学校运用《弟子规》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期,我校有幸承接了国家级A类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我们根据各个班级的实情,紧紧围绕"凸显班级个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为一所"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经典积淀,书香四溢,人为浓郁,质量一流"的书香学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走进校门,耳畔传来了阵阵稚嫩而又清脆的读书声.这是我校的学生在热情地诵读《弟子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早上早操前,学生们都在诵读,而且每节课前都会诵读一小段.我们让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浪潮,《弟子规》的热度现象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人们对其进行了探讨和质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弟子规》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储晖  张永生 《教育》2009,(10):33-34
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站的墙壁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以书法作品的形式被刻写在了艺术陶瓷上。来往匆匆的人们无形中都会放慢脚步瞟上一眼,等车的人则干脆驻足于此,饶有兴趣地看着这面别具特色的墙壁,更有人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声。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北京最富文化底蕴的地铁站里,透过一面墙,人们与国学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0.
走进高新第二学校.阵阵传统文化的馨风扑面而来:国学经典流动在教室里,张帖在走廊上,回响在耳朵里,交汇在心灵间。国学课堂书声朗朗,学生会诵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以及许多古诗文的名篇佳作:教学楼走廊挂有京剧脸谱、剪纸艺术、中国结……学生举步移目都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言行。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扎根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要想落实《指南》,就必须学好《弟子规》。《弟子规》是具体落实《指南》的抓手和动力,《弟子规》学不好,学习《指南》就是大话、空话。  相似文献   

12.
一、确定诵读材料。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 面对如浩瀚大海般的中华古诗文,我们要读哪些内容呢?这也是实践者须重视的因素。诵读材料的选取必须遵循“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易经》的“蒙以养正圣功也”的精神,可以选择《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选择古代蒙养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古文《大学》《中庸》《笠翁对韵》《论语》以及唐诗宋词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校本教材《浅草吟》的使用分析,提出加强学生诵读策略研究,提高诵读实效的策略,使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  相似文献   

14.
每天踏进教室,琅琅的读书声扑面而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悠然流过每一张幸福的小脸;"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传递着孩子们的快乐。一双双泉水般清澈的眼睛,满耳平仄起伏、合辙押韵的诵读声,经典带着它特有的生命力穿越时空而来。那一刻,一种轻柔的温暖浸润着我,一种淡淡的甜蜜充盈在心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小学都普遍开展了国学教育,但大多数只是单纯地进行《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致力于设计、编写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特色校本课程教科书。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向深度和广度辐射延伸,有计划、有步骤地层层推进与实施,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国学的热情,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看到这几句话,大家一定觉得很熟悉。不错,这几句节选自我们每天都在读的《弟子规》中。 我读过《三字经》、《干字文》和《弟子规》,觉得最好理解、最精炼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所有的内容,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中小学校热衷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备受推崇。这些经典或者被作为校园文化墙的主打内容,或者被作为学生诵读的重要素材,或者被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诚然,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国学启蒙读物,确实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教会学生正确的待人处事之道,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但是,  相似文献   

18.
谢培 《广西教育》2008,(31):27-27
“经典诵读,重在践行”,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弟子规》是一本非常好的德行教育的经典,学习《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做的。为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重在践行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弟子规》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和德行教育培养的有效教材之一。因此,在当今这个道德缺失、民族文化弱化的社会,将《弟子规》应用于学生养成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昌黎县第三中学推行经典诵读进程中,诞生了好多"段子",比如某位教师半夜三点从床上坐起来,喃喃地把《弟子规》背了一遍,妻子斥其"诈尸";一把手侯校长声称可以把《弟子规》倒背如流,某老师不信,两人打赌,侯校长赢了一顿饭;诵读汇报会上,某位教师抢着表白道:"背了这《弟子规》之后,我觉得我像个人了"……谈起经典诵读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昌黎三中的校领导、老师都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