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采取读与写相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相结合、基础作文与应用作文相结合等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害怕作文的畏难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手写我口,用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小学第一学段作文教学称为"写话",其目的是降低小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对此,笔者认为写话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话训练的内驱力。新课标对写话教学第一学段  相似文献   

3.
宁建梅 《青海教育》2008,(12):28-2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总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是否符合要求。其实,作文是要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非常重要,只有打下深厚的写话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才会毫不费力,才不会出现视作文为畏途、见作文色变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写话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发挥想象,积极带领学生实践,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写话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从小培养其写话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写话感受乐趣,从而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乐中写     
小学作文教学,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写” 为“我要写”。当学生带着高兴、激动的心情去观察、思考时,便会诱发出写作的积极性;当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感受到成功喜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写作的原望,这样作文教学就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几年来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课程标准称第一阶段的写作为"写话",其目的是强调低年级学生不必过于在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强调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但在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过度拔高、限于模式化甚至应试作文等。很多学生写到妈妈、爸爸常常落入俗套,局限于生病,写到教师常常是下雨送学生回家,不管是不是真的,在家长或是作文书的"指点"之下学生都如出一辙的雷同。真正有效的写  相似文献   

7.
朱瑛  张立元 《云南教育》2005,(31):12-13
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张立元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6):18-20
崔峦老师在他的长篇论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培养是低段写话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写话兴趣,我们认为要从三个层面加以引导:保护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并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强的功利性教学和随意性教学情况,要求学生写作的时候文学化倾向严重,忽略了作文的实用性.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教学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想写,爱写,以我手写我心,有需求的去写作而不是纯功利性的被动的写作.  相似文献   

10.
蔡亚英 《学周刊C版》2014,(2):183-18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用“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是“写”的前提.只有加强“说”的训练.才能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主要实施“观察认识训练”“课内外阅读训练”及“成文训练”。为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我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为,打通作文思路的关键在于想、说、写成一条线。我心想我文,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把想的有序性、通畅性、开阔性转化为说的有序性、通畅性、开阔性,然后动笔写,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怎样将想、说、写形成一条线,进行作文教学呢? 一、先教学生想文想好了,思路才能打开。写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目的是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因此,教师应从低年级起注重学生的写话教学,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帮助学生打好习作的基础,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驾驭语言,做到会写、爱写,努力促进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韩琦 《现代语文》2014,(10):128-129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的一项基本任务。可现在的作文教学却存在着尴尬的局面: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且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如何在语改的大背景下改进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的作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快乐写作 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习惯的培养上。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热爱写作,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与快感。然而在目前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把写作视为一项任务、一项苦差事。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张文红 《甘肃教育》2014,(13):44-4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已经成为作文教学中不争的现实。因此,要想摆脱目前的不利处境,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思想,确立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现实生活汲取素材,"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最后到能作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在语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高年段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会写、乐写、善写呢?我想还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入手,将学习、积累与应用相结合,通过仿写、续写、改写入手,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就要渗透这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仔细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寻找写作的源头,积累写作的材料,从而做到"用手写我看,用手写我思"。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在生活化作文训练方面谈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看图写话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见,看图写话之重要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认为学生应掌握看、想、说、写的看图步骤,论述了在每一步上有效的指导策略,以期打造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看图写话的有效课堂,为以后的作文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就是写话,要教育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的学生 对写作兴趣索然,视作文为畏途,“谈作文而色变”。写作文时 常常冥思苦想,落笔千斤,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甚 至有的语不成句。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如何才能 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乐于表达 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在一年级激发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乐 于“吾手写吾心”。根据低年级孩子爱好绘画的年龄特点’我们 把绘画与写话进行融合,把“采蜜集”变形成“绘画日记”。从而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真正做到“我 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98):12-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呢?首先要明确学习作文的本质,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其次要注重积累素材、语言材料,让学生有的写;第三要读写结合,在读中学习组织材料的方法,同时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最终让学生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