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宋明理学》一课比较难教,有老师戏称这一课是"送命理学"。理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两个问题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2.
胡凤 《考试周刊》2012,(40):124-124
对于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是老师们一定要思考的问题。 1.做好教学设计 1.1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为什么有时教师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理想?其实原因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学生。  相似文献   

3.
丰素平 《广西教育》2011,(22):37-3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确定位置”一类的教学内容,往往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省力呢?下面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四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谈到职校语文课,许多上过这门课的老师感慨万千,认为这本"经"难念,学生难教。而学生也认为语文课没有专业课重要,觉得枯燥乏味,没意思。这种教和学双方都兴趣不浓的课,其效果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改变职校语文教学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教师解放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师生共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不少低年级老师教j、q、x与相拼的拼写规则时,总感到学生难以掌握,上海的特级教师顾家漳也有这样的体会。但她不像有些老师教过就算了,而是常常思考,怎样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在新一轮的教学中,顾老师教“j”时,提醒学生标调要省点,学生问到标调时“”上两点省不省,顾老师有所触动,就随机卖了个关子:“这是个秘密,过两天再让你们知道。”顾老师就利用这个“时间差”认真琢磨。学生终于盼到顾老师公开“”的秘密了,顾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懂礼貌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得越来越充分。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文言文教学却比较特殊,许多老师还是沿袭愤用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说学生记的传统路子。老师教着乏味,学生学着单调。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很低。学生只是学会了单一的课却不具备迁移的能力,下次遇到文言文。还是不能根据文言规律去判断字词含义。  相似文献   

7.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切切实实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去感知、去体味、去享受学习,那么效果就能事半功倍.我们学校每年的十月份是教学开放月,我曾有幸面向全区初中化学老师开设了一节化学实验的专题复习课,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我的公开课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老师们一致认为该节课讲练结合,评价及时,教者善于运用鼓励、表扬等多种手段.学生自始自终充满热情,发言踊跃,大胆自信,  相似文献   

8.
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初中学生,作文水平越来越差,是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听那口气,似乎学生写不好作文,那责任不在老师,而在学生。怪学生吗?我曰:非也,责任在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我们到教学第一线去看一看就可以知道,大多数教师对阅读教学很重视,但在作文教学上所花时间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9.
语文自读课教学指导湖北枝城市红花职中张祖华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怎样通过自读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呢?(一)加强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自读习惯。没有自读意识的职高生...  相似文献   

10.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喜忧参半,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的知识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  相似文献   

11.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物理老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备好课的同时去努力探索教学的拿过程,去研究学生的学,去指导学生的学,否则,就只能是教师花费了很多心血来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在做什么,这是不可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即不重视信息反馈,不用信息反馈,去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质量是很难全面提高的。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了语文课“一部教材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老师应怎样去教语文?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应处理好那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回归教学的“回归”,我的理解就是返璞归真,还教学的本来面目。我是一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在我的家乡奉贤,我已经工作了23个年头。我以前一直教高中物理,我经常问我的学生:“你们感觉老师这样教好,还是那样教好?”时至今日,现已成为区、市骨干教师的学生对我说:“听杨老师的课最开心!”这使我感到欣慰,也使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下面,我对回归教学谈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教 学内容 :北师大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进一步认识各种平面图形。教、学具 :实物投影仪、自制电脑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七巧板、玻璃板。教学过程 :师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 :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师 :这节课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拿出准备好的几何图片(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七巧板图片) ,找一找 ,哪一块图片上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教学调控]学生每人举起自己找到的平行四边形图片说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 ,它的两组对边都是一样平 ,一样斜的。”师 :说…  相似文献   

15.
正总的来说,石老师走的是目标教学的路子,一课一得是他语文课堂教学的风格。具体说来,石老师有如下值得学习的做法。一、妙用课文教语文石老师的课是一课一得,每一节课目标明确,用课文做例子,主教语文学习技能,授孩子以渔,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语文的方法。石老师不单纯教课文,课文只是他的工具,他用课文教语文。石老师亲自上课,教《月光曲》(人教版六上第八组课文),为的是教学生"判断文章记叙的主体",让学生以后对此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17.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六年了。这几年一直非常迷茫:每天累死累活,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怎么总也学不会?学生真是太笨了!工作一直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干。都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怎么不会教了?别的老师在喝茶时,我在研究怎么上课,怎么提高成绩呢!可事实却是:我教的班级一直成绩都不好。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很少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蜗牛》这课相信大家并不陌生,2008年我上过这课,2013年我又上了这课。对比前后上《蜗牛》一课的教学思路,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 一、过去的教学思路 2008年上《蜗牛》这课时,我想这课能否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而不是老师牵引着学生去观察?于是找来了兰本达教授的《蜗牛》一课的教学实录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次去听课,老师教“分数除法”,这内容原本就难,老师教得义枯燥,课堂效果不佳。交流时,我对执教老师说:“老师.何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以一个数,变成了乘这个数的倒数。符号换了,除数变成了倒数,结果却不变。学生若能对这种奇异的美产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就有了吗?”  相似文献   

20.
亢文娟 《甘肃教育》2011,(22):75-7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所教的课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愿意去学,乐于去探究,也一定会越学越好。而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完全依靠教师,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每个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