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后,常去琅琊山游玩,与琅琊寺的住持和尚智仙谈诗论文,结为知交。智仙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殴阳修修改《醉翁亭记》宋朝庆历年间,欧阳修因触怒朝中权贵被贬到安徽滁州,任滁州太守。其间,他时常带人到附近的琅琊山游玩,寄情于山水之间,跟山下的智仙和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便于欧阳太守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一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往祝贺,亲笔题名“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写了一篇《醉翁亭记》。回到府厅,他又高点明灯,摆砚磨墨抄写了几份,吩咐衙役四门张贴,以求民众评改。这一天,滁州城里非常热闹,人们争相阅读太守写的文章,到处一片赞扬声。欧阳修还不时派人出去。打听修改情况,但所听到的修改意见几…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常到琅琊山游玩,和琅琊寺的当家和尚智仙过往甚密,友情颇深,智仙专为他在游山路旁修了一个亭子。亭子落成时,欧阳修亲自题名为“醉翁亭”,并当即在亭子里写了一篇文章《醉翁亭记》。当天晚上,欧阳修回到府衙内,又连夜抄写了六份。抄毕,天已放明。他立即吩咐两个衙役把文章分别张贴到各个城门去。衙役按过文章数了数,忙问:“滁州只有四个城门,还剩两份贴到哪里?”欧阳修说:“不是还有小东门  相似文献   

4.
据传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因常去琅琊山游玩,与山寺和尚智仙结为好友。这位和尚专门为他在山上修了一座亭子,欧阳修很感激,用自己的别号给亭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了一篇章《醉翁亭记》。章写好后,抄写多份,由衙役张贴各城门口,并敲锣打鼓,向过往行人征求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传说欧阳修在滁州做太守时,经常到当地的琅琊山去,他和琅琊寺的智仙和尚十分要好。智仙在山道旁建了座亭子,欧阳修命名为“醉翁亭”,并为它写了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6.
传说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经常到当地的琅琊山去,他和琅琊寺的智仙和尚十分要好。这位住持在山道旁建了座亭子。欧阳修命名为“醉翁亭”,并为它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文章初稿写成后,他抄了六份,让手下的衙役  相似文献   

7.
据传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因常去琅琊山游玩,与山寺和尚智仙结为好友。这位和尚专门为他在山上修了一座亭子,欧阳修很感激,用自己的别号给亭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了一篇文章《醉翁亭记》。文章写好后,抄写多份,由衙役张贴各城门口,并敲锣打鼓,向过往行人征求修改意见。果然有个樵夫老头来找欧阳修提意见了: “大人,你的文章我听衙役读了,确实句句都是真情,就是开头(口罗)嗦了。”为了求得老头的具体指教,欧阳修又把文章开头背诵了一遍: “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刚背至此,老头把手一扬: “停,毛病就在这里。”欧阳修似有所  相似文献   

8.
正苏轼,号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苏东坡给后人留下了诸多与"绝对"有关的轶事,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东坡煮雪传北宋苏东坡在真如教寺院的亭子里煮雪烹茶,和尚遂把亭子改名为"东坡煮雪亭",请秀才题联曰:"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一直无下联。直到八百年后的1904年,有人在杭州西湖畔发现"西泠印社",遂对出:"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真乃妙趣天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一组由欧阳修所作的散文展开讨论,其主题都是快乐的性质和来源。不同作品对快乐的来源给出不同的答案,其中《丰乐亭记》将其追溯为国家的和平统治。滁州人民大都与世隔绝,忘记了一个世纪以前此地发生的战乱。作为太守的欧阳修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人民:他们的快乐并非自给自足,而是由于他们是天下承平的一部分。二十年后,苏东坡在《喜雨亭记》里回应了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当时扶风可能面临大旱,苏东坡通过命名他的亭子,来纪念持续的雨季这一"恩赐"。他在散文结尾追问这种快乐的赐予者是谁,并得出不知快乐来源何在的结论。文章末尾则讨论将文本置于"家族"中来阅读的方式,这些文本提出共有的问题,并呼应此前的相关文本。  相似文献   

10.
电脑已成为千年古寺——北京潭柘寺的和尚们工作和学习的工具。随着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展,为了提 高英语交流水平,上网自学英语成了他们较好的选择,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当有外国游人到寺院 观光游览时,他们就会用半生不熟的英语与他们交流。和尚上网学英文不是传说  相似文献   

11.
亭,是我国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样式。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素有四大名亭之称的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和湖心亭,无不具有独特的文化意韵。一、醉翁亭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市琅琊山麓,据《琅琊山志》记载,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为滁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的记体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他的游记,确立了与柳宗元游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典范。欧阳修的游记多写人们经常登临、游览的亭台楼阁、园林苑囿,更加贴近普通人们的生活;他的游记不以描写细微的物象为主,而重在景物给人们的整体印象;同时,他在游记中多发议论,娓娓道来,平易晓畅。欧阳修的记体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清代的桐城派,往往把欧阳修作为学习的重要榜样,对他的记体文给予很高的评价。不过,由于创作个性的差异,桐城派作家在学习欧阳修时,又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们游览寺院,常可在众多佛像中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和尚。它究竟在笑什么、又为什么要笑呢?这就给人留下了丰富  相似文献   

14.
王健龙 《现代语文》2003,(11):26-26
《醉翁亭记》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不仅仅是因为它表现了欧阳修有与民同乐的思想,重要的是它在艺术方面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文章采用“层层脱卸,逐步顿跌”之法,由远及近,步步深入,由四方皆山写到西南诸峰,写到诸峰中的琅琊山,酿泉,亭子。写亭子,先写亭子的修建者,再写命名者,命名原因。写了景和亭,才写出一个“乐”字。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全文的主线。然后又贯串这“乐”字,与前面“醉翁之意不在酒”相呼应,一气贯穿。到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乐”统一起来,画…  相似文献   

15.
[导写桥] 机器猫:精灵鼠,你在游览名胜古迹的时候,是否注意到在一些亭子、庙宇的廊柱上有几行字吗? 精灵鼠:当然注意了,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联呀!逢年过节,在每家的大门上不也贴着对联吗?  相似文献   

16.
洗心亭遐思     
走进琅琊山,游览过闻名遐迩的醉翁亭,继续向山中进发。突然,在不远的琅琊古道旁,发现一个不太显眼的独特建筑。它掩映在绿阴之中,安安静静地立着。说它独特,那是因为它的外形。它虽有飞檐翘角,但只是通常形态的亭子。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醉翁亭记》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孔子的仁智思想作了淋漓尽致的诠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太守对山僧智仙修建的这座枕山临水的亭子是一见钟情,他欣然以“醉翁”名之,携客会饮于此,却“饮少辄醉”。他果真如此不胜酒力吗?非也。他是因滁州山水而沉醉,不是酒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在《生命清供》一书里提到一个国画理念:"不离亭子,不在亭子。"意思是说,"画"离不开"亭子",但表达的真意却不在"亭子"本身,而在寄寓的生命意蕴上。这一理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颇有启发,我们不妨借此化成"不离亭子,不在亭子,为了亭子"的"亭子理念"。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亭子理念"呢?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被贬滁州是宋仁宗平衡朝廷各种力量折衷处理的结果,欧阳修深知自己的处境和仁宗的用心。滁州的山水民风抚慰着欧阳修因被诬陷而受伤的心灵,也为他的诗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官员,他以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的执政风格将滁州治理得和谐安定。两年多的滁州生活,对欧阳修后期思想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欧阳修怀念滁州,滁州的山水人民也永远怀念和感谢欧阳修。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被贬滁州是宋仁宗平衡朝廷各种力量折衷处理的结果,欧阳修深知自己的处境和仁宗的用心。滁州的山水民风抚慰着欧阳修因被诬陷而受伤的心灵,也为他的诗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官员,他以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的执政风格将滁州治理得和谐安定。两年多的滁州生活,对欧阳修后期思想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欧阳修怀念滁州,滁州的山水人民也永远怀念和感谢欧阳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