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女性主义语言学和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以Searl对言外行为的五大分类为依据,分析了作为英语语言材料的英国女作家莱辛作品《简.萨默斯的日记》中女主人公的话语,通过对女主人公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总结,检验了对有关女性语言特色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莱辛的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男女主人公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称呼的变化,不同情态副词的使用和对双方评价性的词汇的变化,分析小说《远离尘嚣》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从而为读者正确解读该小说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也说明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伊丽莎白·乔利是澳大利亚当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擅长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在作品中塑造各类处于社会边缘的角色.代表作《井》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而又离奇的故事.本文讨论该作品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的情感诉求、怀疑男性和对种种威胁产生的恐慌心理,揭示出处于社会边缘的女同的苦涩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一首咏叹调,这首作品抒情性和戏剧性的高度统一在中国声乐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唯有通过深入理解该作品的音乐特色和创作特征,才能从宏观和微观上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及情感表达方式,完美地演绎该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厄普代克以霍桑的经典名著《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为原型塑造了《S.》中的女主人公萨拉,他赋以女主人公主动的话语权,将人物的生活背景现代化,使作品的意味更为独特。本文通过探讨两部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的反叛形式,考察了《S.》中戏拟的意义以及两部作品不同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汀所创作的六部小说,皆以女性为主人公,以婚姻为主题,而男主人公在其作品中充当着女主人公的领路人和道德楷模。该文概述了简.奥斯汀和她的小说,着重分析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男性及其与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作者得以创作出6部取材相同小说的心理原因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7.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的《还乡》都属于环境和性格小说的范畴,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因不满现实环境而进行激烈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但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爱情婚姻冲突模式、悲剧类型以及悲剧成因三方面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希望让读者对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蝴蝶梦》、《简爱》从作家与作品特点、女主人公身世与爱情、情节、男主人公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角度对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著名抒情诗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揭示该诗的寓意,探索诗人的写作特点,从而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实际作品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梁慧 《华章》2011,(23)
<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作品以故事诗的形式,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叙述了自己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女主人公这一形象一经产生就吸引了众人关注的目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是主人公有着相当鲜明的个性,全诗反映了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