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接触某个事物,往往是先观其形,再感其势,后品其味。势由形生,味随势品。势,即指气势;味,即指韵味。游览长城,免不了感叹其气势磅礴;登上天安门城楼,又不得不赞叹其气势雄伟。人们读一首好诗,一篇好散文,欣赏一幅好书法、美术作品之后,总少不了“余味无穷”之类的赞语。好的建筑能保持长久,好的作品能流芳千古,皆源于其势其味。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能否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保持长久,标题是否引人是关键的一环。而标题的好坏,同建筑和文学作品一样关键在于其气势和韵味如何。这里先谈谈标题的气势。  相似文献   

2.
王士贞 《记者摇篮》2004,(11):33-33,31
时下.不少政务类和工作类报道即使新闻性很强,但由于标题制作得不精不巧,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但是。报纸又必须经常发表这类报道。有些还要作突出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攻破这个难点。从新闻编辑实践看。要制作好这类报道的标题,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挑出最能表现主题和最能体现新闻内容的新闻点。因为在这类报道中。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往往淹没在大量的成绩、问题、经验、做法、数字甚至领导讲话和活动之中,这给我们在很短时间里找准新闻点,带来很大难度。如果不能在标题中挑出新闻点.首先看到的是工作味、会议味和公文味较浓的标题,就难以勾起阅读全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好似人的眼睛。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令读者眼睛一亮、“一见钟情”,是编辑记者们苦苦追求的效果。“一人巧做千家饭,五味调和百味香”。说的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厨师,用酸、甜、苦、辣、成五种不同作料,做出千家人都爱吃的可口饭菜。我们的编辑常年要编辑成百上千篇稿件,制作出相应的标题,用什么“味”调和广大读者的口味呢?——要有点品位。品位即“文化味”、“雅味”。有些标题乍一看貌不惊人,细细品味,很有咂摸头。这是文化底  相似文献   

4.
胜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但并不是事事都能如愿.成功永远与失败相伴,"完美"之中总是滋生着"遗憾".纵观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许多描述、介绍、记录体育健儿功亏一篑、痛失金牌、虽败犹荣的新闻报道标题,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值得回味的"遗憾美".这些标题从精神、情趣、悬念、原因等不同角度标出了"美"味:  相似文献   

5.
制作新闻标题是一门综合艺术.制作一个准确、具体、简洁、鲜明、生动的精美标题,能使读者怦然心动,使版面生辉,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笔者在读报写作中,发现一种“以名称命题”的手法,即将人名、地名、产品名、单位名等名称镶嵌入标题中,使新闻与标题珠联壁合,从而达到增趣、增色、增巧、增味、眉目传神的艺术效果.1、谐音式.在汉语谐音字、词的字面含义上做文章,利用前后词语音同字不同,音同意不同的特点,从这一意思推论到另一意思.如:  相似文献   

6.
读词典三昧     
最近读了王超然同志题为《读报三味》的文章(见《长江日报》1996年7月15日第11版),获益匪浅,但没有读懂标题,求助于几种工具书,原来作者指的“三味”,其实是“三昧”。为什么是“三昧”,而不是“三味”,那我们就向  相似文献   

7.
所谓标题的内容含量是指一些新闻作品的标题能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吸引读者产生强烈阅读冲动的能量。由于它是标题自身蕴涵的、不借助标题下面的文字就可以产生的能量,所以我们称之为标题的内容含量。  相似文献   

8.
一个好的标题,能传神达意,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个好的标题,能抓住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人去读下文;一个好的标题,能体现出报道客观性和思想倾向性的统一。由此可见,重视标题制作,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吸引力、震撼力,是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观诸报纸,目前标题制作仍存在着概念化、口号化的问题,影响了宣传效果和宣传质量。究其原因,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编辑脑子里没“货”,制起标题来束手无策,到时只有捡垃圾篓里的东西应付交差。基于这一点,采编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更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只有具备了  相似文献   

9.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双能引人注意的好眼要有三个条件:明亮、传神和传情。一个好标题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物,能将新闻稿中最重要的东西提示出  相似文献   

11.
谢宇彤 《新闻窗》2008,(2):42-42
标题是时事版的灵魂,其主旨、命意贯穿于整个版面的文字和图片。要抓住读者的眼球,就必须在标题上大做文章。一个好的标题,能为稿件增色,支撑稿件的可读性,同时,一个好的标题更能体现编辑自身的思想、态度和情感,使整个版面充满生机,达到吸引读者产生浓厚阅读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齐鲁晚报》创办了一个专门刊登普通读者作品的图片专版:"拍客"版,并在该版推出"拎机一动"专栏。把普通人用相机、手机记录的身边点滴趣味奉献给广大读者,是这个版面的最大特点。有趣的画面配以诙谐的标题,使这个图片版充满了生活味、人情味、幽默味,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在一个人的五官中,眼睛最能“传神”的话,那么,在一张报纸的编排中,标题往往起着“报纸的眼睛”的作用。借“诗眼”作“题眼”诗词中的名句往往被誉为“诗眼”、“词眼”,如果把优美的诗词比作巧夺天工的织缎,那么名句则是诗篇织缎上璀璨的珍珠。许多记者、编辑高手给新闻、通讯拟题时,常到诗山词海中采擷秀丽辞句。《扬眉剑出鞘》、《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到长城非好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用诗词中的佳句制作的标题既贴切恰当,又凝炼精警,令人百读不厌,过目成诵,味之不已. 擷取诗词名句作标题可整句引用,可截用、嵌用,还可改动原句中的某一个词或词组,以准确表达不同的文章内容,不仅没有生吞活剥之陋,反而能出人意表,涉笔成  相似文献   

14.
值夜班,颠倒生物钟,是桩苦事;然而处理电讯,制作标题,又是桩乐事。苦乐参半,其味悠然。那么我是如何制作电讯标题的呢? 一、凸现主题夜班编辑都知道,新华社供地市报的电讯,一般只给一个内容提示性的标题,有的可以直接采用,但多数需要编辑动一动,使之更符合地方报纸的特点。我在制作或审改编辑初拟的电讯标题时,最优先考虑的是突出主题,亦即将电讯中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在标题中凸现出来。比如,新华社2月29日播发了一条消息: 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有所控制读了这条新闻后我觉得,原题未能  相似文献   

15.
郝彧 《新闻世界》2012,(4):20-2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靠"眼睛"传神。一个"目光炯炯"的标题,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目光炯炯"的标题即是视觉形象鲜明的标题。这些标题应该是声情并茂、神形兼备、雅俗共赏,兼具准确、概括、简约、传神的素质。它们提升了报纸的格调,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作者在文中总结归纳了8种制作出彩标题的技巧,并举例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提炼和概括。人们读书读报.首先浏览的是标题。一个好的标题犹如一道佳肴.香气越芬芳,招徕的顾客也就越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抓住读的眼球,扣住读的心弦,使章明眸善睐、顾盼生姿。所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正是说明了标题制作的重要性。贵创新.标题亦然。但现在报纸版面上“似曾相识”的标题仍然比比皆是.倒人胃口。因此.适应读的需要.让“活鱼”游进“标题”是标题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报纸,注重包装,标题是包装的一个重点。标题制作不单纯是一个新闻技巧问题,在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中,它已成为争夺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标题是帮助读者打开版面之锁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配得越精确好用,能进入这个版面空间并流连忘返的读者就越多;标题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新闻价值的一个亮点,挖掘得越深做得越精彩,就越能使稿件的内在闪光点展示出来。好的标题一下子就能吸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的标题:要尽量突出动感 不论是新闻稿还是经济信息稿,都要根据稿件的内容确定一个显眼的标题。一篇好的信息稿,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标题。但在一些人的眼里,觉得标题并非重要,重要的是稿件的内容,因此,放上一个什么标题都行。其实不然。好的标题能引起人们对整篇信  相似文献   

19.
标题好似消息的“眼睛”,如果双目炯炯有神,必然先声夺人。读者打开一张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看报先看题”嘛!因此,报社记者为了写好一个标题,常常冥思苦想,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观众收看电视新闻如果能在节目开头听到新颖、明快的提要,或者能看到醒目的字幕标题,同样能产生一种期待心理,激起“想看”的欲望。 标题是在新闻拍摄的基础上对全片的高度概括,是点睛之笔。电视消息的文字都比较简短,标题也不必分主题和副题,一般只标一个主题即可,这就要求标题文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尽量用有限的字数提纲挈领地把新闻里面的主题事实和主要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应该是个完整的句子,也就是说,在句法上要包括句子的主要成份,即: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以往,电视记者在采写消息时,大多重图像轻文字,一般只写导语和主要新闻事实,标题是可写可不写的。因此,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是很难看到字幕标题的。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好的新闻标题也如美人的明眸善睐。别具一格、形式新颖的标题不仅是一种艺术美,更能激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