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庆 《语文知识》2014,(10):80-82
高中生较之于初中生、小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高考作文可以也应该根据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这一实际,加大对其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特级教师肖家芸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高考作文最缺的是思想和科学的思维。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角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较之于初中生、小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高考作文可以也应该根据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这一实际,加大对其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特级教师肖家芸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高考作文最缺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高考中公认的最有分量、最受关注的考题。在恢复高考20年之际,回眸20年作文演变轨迹,我们能看到什么呢?现任华南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的陈妙云,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一直参与作文评卷,1990年开始为广东专职作文评分标准的负责人。对此问题,她谈锋甚健。内容追随时代脚步“从内容上看,20年的高考作文踏着时代前进的脚印。”陈妙云回忆说,1977年的高考作文是《大  相似文献   

4.
评价作文命题的优缺点,要遵循命题原则和考生作文答题的实际多角度评判,不可从单一角度主观断言。下面以“高考作文命题应遵循的原则”为标尺将三地高考作文题作一比较。原则一:把作文题目出在考生的心坎上,让考生有文可作,有真情实感可表达。作文命题只有贴近考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考生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文可作。作文内容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情、感、论、理”是生活阅历和思维力所能及的内容,有利于快出佳作多出佳作出好佳作。明眼人不难看出,北京卷的《转折》最贴近考生的实际,因为高考无疑是人生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北大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直言,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北大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直言,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对考生来说,高考作文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考题。既然是考题,那么考生只能尽可能地按照评分标准写作,以便争取高分数,而不是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文章道统和试卷命题者的初衷。显然,有这样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必然  相似文献   

7.
就思维而言,今年全国高考作文无疑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但笔者认为,其中隐含的辐合思维因素也不可忽视,否则,作文就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试举一例。2000年7月20日《重庆晨报》选登了重庆考生三篇优秀作文。其中一篇题为《过河》,内容大致如下:语文课上,老师问“怎样才能达到河的彼岸”,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从桥上走过去”,  相似文献   

8.
潘明 《中学生阅读》2004,(11):40-41
明确训练意识,重视作文思维的发展。高考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物。、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独特,是一篇好文章的本质特征;2004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也明确地把它列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重要的评分标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考生只注重追求文章形式上的创新,而往往忽视文章的思想性,导致作文思路零碎混乱,语言含糊不清,这是考场作文失分的根本原因。针对此种状况,高考作文复习必须在锤炼思想、提升考生的作文思维能力上狠下工夫。卓别林有一句话颇耐人寻味:“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学生作文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也是可逐层发展的。现代学生视野开阔,涉猎丰富,感受敏锐,思维活跃,这是思维发展的良好潜质,如果我们在作文复习时克服盲目性、自由化,而重视作文思维的训练,讲求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可逐步提升学生作文思维能力,让考生在考场上任意驰骋,挥洒自如,从而在高考中大获其利。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作文以开放性和多角度的优势。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为进一步帮助考生对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做科学预测,继2012年第11期起推出《新材料作文立意训练》系列专稿后,应广大考生要求,本期集中精选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九类全新材料,特邀六位高三一线教师,从不同视角加以立意点拨。送考生直入高分作文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鄂冠中 《现代语文》2010,(3):118-119
理性作文感性作文之争由来已久。主张感性作文的人士不乏真知灼见,尤其对学生故作深沉、华而不实的文风深表担忧。华中师范大学刘九洲教授曾撰文指出:“评阅高考作文,最痛苦的莫过于考生高谈阔论,好像个个都成了哲学家或思想家。……既然是‘家’,该有属于个人的观点吧?  相似文献   

11.
对2000年高考作文较1999年高考作文出现的变化,从试题题型,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指出2000年高考作文具有开放性,新颖性,深刻性,现实性的特点。2000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作文部分由“整篇作文”、“单项能力”变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这种变化导致今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化。文中具体阐述了新的评分标准的内容及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读过杨云萍老师的《从“满分作文”“零分作文”看高考作文评卷的理性缺失》,很受启发。文中对评卷“文采优于思想”“情绪多于理智”提出的批评,我特别赞成。这种“两轻两重”的现象存在,主要不在于评分标准的偏差,而在于评卷人的作文价值观的偏差。有的年轻老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3.
历年来,上海高考作文评价始终贯彻的原则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在此前提下,针对目前考生作文语言华丽、内容空洞的华而不实文风,近年来更为注重引导考生展现真我风采,发挥独立思考,发扬自身所长,写出内容充实、富有创意的作文。2009年高考作文的、平价,我以为仍然会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因为,华而不实的文风依然有一定市场,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思想依然是考生作文不能获得高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且不限文体,该是历年高考作文中最具开放性的一次。其意在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手脚,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从考卷上看,今年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也的确“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张样云 《学语文》2013,(3):41-42
2012年的全国17套高考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这种不谋而合的命题思路值得玩味,为此教育评论人士熊丙奇感慨:“我发现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也指出“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引导素质教育,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应该说材料作文在培养学生创新和防止学生套作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考生作文的文笔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最能代表一个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写作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它还能呈现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内容,是一个学生文化素养、理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学生作文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文章很少,有些作文还显得思想稚嫩,有些论据欠准确,考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当下的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的写作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思想表达幼稚化肤浅化,思维简单化,集中体现出理性思维的贫乏。  相似文献   

19.
肖家芸 《新读写》2012,(9):40-41
就高考作文而言,主题、结构、技法、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者说角度问题,视角决定境界。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理性思辨是青少年做人作文的弱项(通常戏称为“缺钙”)。因为年轻,则容易气盛,加之阅历浅,沉不住气,作文时容易凭直觉而偏激(执著一方而失去平和与周全,导致偏题或若即若离),思考浅尝辄止(导致散而不集中,浅而浮光掠影),贪大(喜欢讲大话、套话)嚼不细(不善于从生活的细微处把道理讲深讲透,写出自己的思考与特色),文章难以人情人理、入品入格,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多次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在评卷过程中看到考生作文答卷表现出来的思想贫乏、情感干涩、逻辑混乱的状况,甚感唏嘘,这是当前高三作文训练形式化、套路化的恶果。近些年高三作文指导中存在的严重偏离写作本质的所谓“针对性训练”严重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