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亦婷 《考试周刊》2012,(31):102-103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学生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就清晰,领悟得好,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如果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那么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都能指向或集中于教师的讲解、示范上,使他们注意观察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完成课堂上所需完成的动作,而不注意其他活动。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就体育课堂上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教育实践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其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而注意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认真听课习惯的培养,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养成专心听讲的意志力。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以吸引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课的良好环境。本文就以数学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改革的形势下,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学生课堂回看闹钟——"分心",这一细节缘由着手,进而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学生课堂中频频回看后墙闹钟这一现象着手,简要阐述了什么是注意力以及造成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缘由,再从教学细节的改善六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教师应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钱梦宇 《考试周刊》2014,(65):75-75
<正>英国教学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关注和培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逐步建立规律化的注意力模式。注意力的保持,就是教学心理学上的注意的稳定性或持久性,是指注意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基本特征。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按照教学大纲优化课堂设计的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放在首位。下面我对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  相似文献   

5.
"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一、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在唤回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教育实践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其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而注意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认真听课习惯的培养,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养成专心听讲的意志力。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7.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合理运用注意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一、根据无意注意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利用刺激物…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非常关键,尤其是少年儿童,学生的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占优势,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认真考虑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而引入新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中有一部分提到"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好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怎么样去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上好一堂课呢?怎样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呢?在本文,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还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可分为两种类型: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它们各有其特有的规律、特征。在课堂教学上,要适当地运用各种注意规律进行教学,以引起学生的精神集中,吸引其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丁惠荣 《成才之路》2012,(33):11-12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导入便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犹如戏剧的"序幕",起着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和渗透主题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他们有的在玩,有的在讲话,有的在看自己喜欢的书,至于老师在讲些什么,则茫然不知所云.如此,使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成了教师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应运用形象化教学方式,指导学生从有意注意转向无意注意,激发其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这对于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以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潜化学生注意力集中;要联系现实生活,以立体感强的形象,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要寓音乐形象于阅读之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注意要有一定的方法。本文根据注意的心理特征,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个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巩保平 《甘肃教育》2011,(15):37-37
教师每天要面对好多个45分钟,因此怎样在这45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5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姚凤兰 《考试周刊》2010,(34):81-8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内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进行探索,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并在艰苦的探索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因此,导入对于一堂课来说,虽然不是课堂的主体部分,但是恰当的运用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对于整堂课的有效进行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调动作用。所以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淡淡几种常用的导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冷莉 《考试周刊》2012,(82):107-107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抓好英语教育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但是,中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才比较集中并能持久。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采用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中学生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