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冰 《学周刊C版》2011,(8):111-111
在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有困难,或是羞于开口,或是开口错误频出,甚至一些学习优异的学生也只能读普通的英语材料,用简单的英语写作,一旦与他人交流,就会发现口语表达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这种“哑巴英语”现象,是和新课程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2.
张淑娥 《语文天地》2014,(33):68-69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般都不强,很多学生一当众说话就羞于张口、扭扭捏捏。究其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所致。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不佳,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优化口语教学势在必行。为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语言环境,增强口语表达欲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简言之就是“会倾听,善表达,能应对”。看似简单的要求,但实施起来往往困难很多。笔者因为工作关系,听了不少教师的口语交际专项训练课,  相似文献   

4.
“口语表达”是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的形式,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最基本的语言交际行为。“口语表达”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和成型。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将口语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训练口语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晓宏 《教书育人》2001,(12):44-45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院校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具体说来,第一,“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应用语言学;第二,就应用语言而言,“教师口语”的内容是关于口语方面的应用而不是其他方式的语言应用;第三,就口语而言,“教师口语”的教学目的最终是培养师范生──未来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运用口语的能力,而不仅是培养一般口语表达技能;第四,就教师职业用语而言,这门课不…  相似文献   

6.
纪婷婷 《广西教育》2013,(45):23-24
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上,笔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多数学生花了4年的时间学习英语,在毕业前的口语测试中却表现得很不理想,甚至有很多学生站在讲台前紧张得面红耳赤,连简单的英语口头作文都不会表达。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师生都不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能够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通过复述等多方面的训练,突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能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增强,逐渐告别“哑巴英语”。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听”和“说”相加,而是一个以听、说为核心的交际及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就必须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让学生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8.
人在口语交际中产生的语病现象。其根源是因为语言交际的“心理特征”的障碍,即语言在心理上的存在形式和语言产生的“心理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口语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语言是传递和交流思想、情感的载体,而口语表达则是一种生动、直接的表达方式,流畅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表达的正确和流利,就取决于学生思维的灵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职业》2007,(34):108
很多教师授课过程中不自觉地使用到一些口头语,例如“像”,“比方说”,“呃”等。来自美国Wright College的Elynne Chaplik-Aleskow日前指出,教师们的这种语言习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特别不利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学习英语。Chaplik—Aleskow提到不止是语言科目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日常口语表达,就连其他科目的教师们也要避免使用口头语,注重和学生的眼神交流、说话音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高校或传媒专业开设了言语训练课程。即兴口语表达课程是主持人语言培训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高低决定了节目质量的好坏。很多主持人在即兴口语表达方面遇到了障碍,虽然努力,但效果不佳,很多问题难于突破和解决。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即兴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人们寻找到语言表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教材的“词语盘点”中有很多值得学生积累运用的词汇,其编排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口语表达和习作中灵活应用这些词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编排的特点,不断探索规范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活学活用的条件,使这些词汇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积极语言。  相似文献   

13.
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评价建议”中又强调:“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近年来在中考试题中“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就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这里就口语表达题的类型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分析】“安慰”为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本册一共有四个口语交际主题,分别为“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安慰”和“讲历史人物故事”,前二者注重围绕主题表达看法,后二者注重借用语气或肢体语言让表达更生动准确,富有感情。本单元为“童年”主题,语文要素为“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时,可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用语言、动作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姚时美 《成才之路》2013,(34):70-71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的运用始于口语。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运用提出如下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表达观点、意见,能有效询问信息、请求帮助,能够利用英语进行表演等等。传统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以语言材料的静态形式与口语表达的动态形式为视角,以重音的表达功能为根本依据,对重音进行新的分类:将语言结构材料自身的语音形式中的重音归为“结构重音”,包括词重音、词组重音和句重音(即通常所谓“语法重音”);将口语表达中的重音称为“表达重音”,包括消息重音、强调重音、情绪重音。作者试图通过对语言讯号系统中重音这一子系统的客观描述,揭示重音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功能特点,对语音教学及口语表达的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 ,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形体语言……等等 ,而口头语言又是人们最基础、最常用、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每个人口语交际能力如何 ,关系到人一生的成长 ,并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点浅见。一、启发诱导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口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了“说”的欲望 ,才能主动地进行口语表达 ,实现提高学生口语实际能力的目的。应该说 ,兴趣是…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中的语境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语交际是文明人类必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之一,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是受特定语境制约的。口语交际离不开语境,语言环境的不同产生的口语交际的内容也不同。因此,我们说语境是口语交际赖以生存的土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活动中,只要你把握好一个“境”(语境)字,一个“巧”(口语表达技巧)字,你的口语交际活动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19.
沈瑛 《甘肃教育》2005,(10):35-35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忽视“说”的训练,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形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发达的时代,而口语表达信息是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交往方式,了解别人,推销自己,商业洽谈,主持集会等很多场合都必须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著名科学家高士其说得好:“人类社会的一切智慧和经验,只有诉诸语言,才能广泛传播,只有形之于文字,才能代代相传”。所以,语言的交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口语交际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