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你们都是记者,访问过许多地方,采访了不少人,今天我先来采访你们好不好?你们今天可以发这么一条消息,题目就叫总书记采访了我们。行不行呀?”在场的三十来名港澳记者和其他同志都大笑起来。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四月九日上午在中南海会见港澳记者时的一个场面。这些港澳记者是来京采访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他们  相似文献   

2.
(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成立。(1月)二、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六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领导人举行的八次记者招待会实况,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一次重大突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三、160多名记者奔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现场采访,记下了血与火搏斗的悲壮历史,揭露了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5月)四、赵紫阳在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提出“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正面教育和对改革、开放、搞活的宣传应该并重”,要把宣传真理的工作做得更好,力求做到“深入人脑、打动人心”。(5月13日)  相似文献   

3.
近4个月来,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多次肯定和表扬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抓住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得好。北京就是要吃优化这碗饭。”新闻界一些有识之士评论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宣传,有板有眼,是一次经过精心组织的成功的报道。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均报道,有什么特点和经验呢?  相似文献   

4.
近4个月来,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多次肯定和表扬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抓住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得好。北京就是要吃优化这碗饭。”新闻界一些同志评论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宣传,有板有眼,是一次有鲜明特点的成功的战役性报道。  相似文献   

5.
近4个月来,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多次肯定和表扬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抓住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得好。北京就是要吃优化这碗饭。”新闻界一些同志评论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宣传,有板有眼,是一次有鲜明特点的成功的战役性报道。集中突出量大面广从5月开篇至9月,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共计70余篇,其中消息40篇,通讯11篇,言论18篇,还有述评、经验等。这些报道既有“点”(某一单位)上的作法,也有“面”(40个试点单位)上的综述;既有市委、市府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部署、  相似文献   

6.
这次北京市九届四次人代会,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关于大会的报道,及时、准确,内容丰富,有些短文还很生动,反映了记者勤奋的工作作风和较好的业务素质。总的说,关于这次大会的报道,是很成功的。但是,我以为记者在报道中还应该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现举数例说明。其一,4月18日北京日报《肩负一千万人民重托》中说:“昌平代表团一到会场,艾存义代表马上打电话给他的选区,传回他住的房间电话号码,告诉选民们,如有什么建议,会议期间可直接打电话来。”这位代表的作法是好的。但记者在文中用的“他的选区”是不妥当的。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和本市的实际情况,包括艾存义代表在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7.
前年秋天在我国北京召开了联合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这是一场全面竞争的会议。就新闻界来说,既有中外之争,也有国内之争,只是竞争的内容和性质不一样。国内参加报道的记者谈起“竞争”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语言障碍影响了采访报道,影响了宣传深度。 笔者所在新闻单位采访大会的一名年轻记者说:“许多记者最大的遗憾就是不懂外语,不仅不能同各国代表深入  相似文献   

8.
最近结束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总结了“六五”计划的经验,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这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扎扎实实地报道这次会议的精神,深入宣传“七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七五”计划的光荣任务而奋斗,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七五”计划是一个继续完成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计划,这就是说,是一个深入改革的计划。同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前后,我先后采访了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天津日报副总编辑邱允盛、北京日报总编辑刘虎山、光明日报总编辑姚锡华及解放军报社长吕梁,请他们谈谈去年“两会”以来新闻改革的情况。现将谈话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道组采用“实况录像剪辑”形式先后播出了《姚依林、李鹏、田纪云答中外记者问》、《赵紫阳总理会见港澳代表和委员》、《彭真会见港澳记者》等7个专题新闻。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小时26分钟,最短的35分钟。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广播电视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不仅体现了对外开放政策,而且也是领导和群众的对话。几位大学生评价说:看了中央电视台关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感到我们同中央领导同志的距离缩短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也是  相似文献   

11.
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采访的中外记者达1400多名,为历次“两会”之最。今年“两会”之所以如此吸引记者,不仅在于是一次换届的会,还在于这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加之,这次会议举办“新闻报道奖”,也吊起了记者们的胃口。因此,“两会”对新闻记者们来说是一次“全国写稿锦标赛”,而为了成为参赛的佼佼者,各路记者竞相亮出奇招、绝招,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两会”期间,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新闻中心,还是代表、委员住所,随处可见记者们步履匆匆采访的身影。如某位记者物色到一位采访对象,刚进行采访就有同行围拢过来。还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七八个话筒同时伸到某个被采访者面前,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各省、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也不甘示弱,充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 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由于代表们的民主要求而趋向生动、活跃。被国外舆论称之为“举手机器”的中国式人民代表中,开始有人对主席团已经通过的决议、议案有选择地赞成、反对、弃权,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高坐于主席台上的中央领导人陈述自己的反对意见,这标志着中国的人民代表正在走向真实、走向成熟。新闻本体的变化,使采访“两会”的中国记者也一反常态,变得愈加活跃和主动。我们曾为此而沾沾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两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后的一次重大会议,因而倍受各界人士关注。 据“两会”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共计1511人,其中1120人为国内记者,32名台湾记者和128名港澳记者来自台港澳50家新闻机构,还有分属于115家新闻单位的231名外国记者。 如此之多的记者集中采访这一重大会议,使新闻大战激烈、紧张。报道要出新、出彩,不仅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更要对自身以往的报道方式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高方 《传媒》2015,(5):8-10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尤其是专业期刊的记者,能参加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既是光荣的任务,也是从业的梦想.万物复苏之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政协的5000多位代表委员们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许为国家改革发展谋大计、出良策,为圆“中国梦”扬正气、传民声.本年度“两会”,《传媒》杂志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上会采访名额,特派本人上会,记录和报道此次“两会”的盛况.  相似文献   

16.
蔡赴朝1979年调入北京日报工商部任记者,1986年任编辑兼财贸部主任,1989年任总编室主任,1990年起任副总编辑,分管政法、工交、财贸、科教、农村、国际6个主要采访部门。他新闻龄20年,是北京市新闻战线最年轻的高级记者。近几年来,蔡赴朝参与策划、指挥了北京日报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性报道和典型报道。他认为,新闻工作者无“官”,副总编首先是一名记者,永远不能忘记党报记者应尽的“天职”,永远不能脱离采访第一线。他在做好领导工作的同时,坚持在采访第一线笔耕不辍,每年都亲自写出一些有相当影响的典型报道,取得较为突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5月30日下午,全国记协的小客厅里,人们时而娓娓细语,时而侃侃而谈,笑语欢声,此伏彼起。这是港澳来京采访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部分记者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电视部的记者在开座谈会。同行相见,分外亲热,难怪场面这样热烈。这次来京采访的港澳记者分属20个新闻单位。他们个个都很年轻,最大的不过35岁,最小的只有22岁。别看这些同行年纪轻轻,但他们已在新闻工作中崭露头角,否则怎么会被委此  相似文献   

18.
赞记者亮牌采访会议李成喜《新闻战线》第六期一则新闻界信息报道:泸州日报记者亮牌采访会议。文内介绍,泸州日报从去年11月实行记者采访会议须带一块长15厘米、宽6厘米、标有“泸州日报”的镀铜金属牌,放在记者席上。这样既可让会议主持者心中有数,又可使其他领...  相似文献   

19.
1986年9月26日19时35分,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出了一个特别节目:《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采访纪实》。不到一个星期,我们就收到全国各地上百封观众来信和数十人次的电话,赞扬这个节目。有的说,这次报道“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开了新闻改革之先河。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一次会议报道。它将在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一年一度的全体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首都各新闻单位竞相报道的一项重大活动,参加今年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采访的各新闻单位人员达340多人。同时,还有大批港澳记者来到会上采访。从实际到会的人数看,差不多每13名代表(包括委员),就可以摊上一名记者。这样一支庞大的新闻队伍,短时间内云集在同时举行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